第589章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万般带不走,(1/2)
第589章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人生有三大境界,
第一重,正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人云亦云罢了,也是肉眼凡胎的境界,如同网络刚刚兴起,对于热点事件,被人断章取义的引导,自以为了解。
而第二种境界,则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吃亏吃多了,再次看到似曾相识的热点事件,则会清醒的做出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的判断。
至于说第三重,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实则两种不同的境界,是自身的诸法实相,也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山水之间,山利于己则见山,水利于己则见水罢了,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对于山水进行定义。
而佛陀之流的大能则是超脱其上,本身就应该是裁判的身份,而不应该卷入其中。
大能和佛陀,会对这些因缘际会,放任自流,进行有限的引导,绝不会贸然插手,亲自涉身其中。
六王子和黑熊精等人,自是来向罗浮求助的。
只是,两方虽然所求一致,但目的却是截然不同。
黑熊精只是为了抓回金毛吼,免得自己在菩萨面前落下一个办事不利,疏忽大意的印象。
六王子则是想要斩妖除魔,光复狮驼国江山社稷。
对待二人所求,罗浮自然也要做出不同的应对来。
面对毕恭毕敬的跪在大殿之中的黑熊精和六王子,罗浮道:“黑熊精,你为南海珞珈山紫竹林守山大神,此事固然有玩忽职守,疏忽大意的责任,然则,金毛吼于观世音菩萨座下为坐骑,劫数已满,你不过是遭到了无妄之灾罢了,你可自行回返珞珈山,将一切禀明观世音菩萨,届时观世音菩萨自有决断。”
黑熊精眨眨眼,那双豆豆眼中闪过一抹迷惘。
虽然不太清楚罗浮的意思,但他却明白了,金毛吼因为自己守护山门不利,逃出紫竹林,下界为妖,好像自己这个守山大门,并没有什么责任。
就算是直接禀明观世音菩萨也不会受到什么责罚。
至于说什么劫数已满,黑熊精想不明白,他也不想想明白,实在是,在当初占山为王的时候,黑熊精就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妖怪。
他清楚什么自己可以知道,什么事情不该打探。
揣着明白装糊涂,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黑熊精一副懵懂的神色,朝着罗浮大礼参拜,口中道:“弟子多谢佛祖指点,弟子现在便返回紫竹林,向菩萨请罪。”
别的不知道,黑熊精在罗浮那看似含糊的话里,明白了一件事情。
狮驼岭的事情背后因果太大,根本不是自己能够沾染的。
作为观世音菩萨的坐骑,莫名其妙的劫数已满,还下界为妖,甚至都得到了罗浮这位中乘佛祖的背书,这里面的事情是他区区一个好不容易得了正果,但却只是观世音菩萨那里,说好听点叫做守山大神,难听点就一个看门大爷能够打探的吗?
此刻的黑熊精,巴不得自己从始至终都不知道狮驼岭的存在,更加没有在这个恐怖的地方出现过。
黑熊精对于恐怖的定义,可不是那被吃成了人间地狱的狮驼岭,而是这种种因缘际会之后的大能。
六王子显然没想到,之前还一口一个恩公的黑熊精,这么快就要和自己分道扬镳了。
不过对此,他虽有些惊讶,倒也不太在意。
谁让现在都求到了罗浮这个佛祖面前呢?
黑熊精离去之后,六王子愈发神色恳切起来,道:“佛祖,那狮驼国妖怪,手段非凡,神通广大,弟子不是对手,还望佛祖慈悲,垂怜弟子,救我狮驼国社稷于危难。”
即使是在如真禅寺,学艺数年,但六王子和其随从却是始终未曾忘却复国的执念。
罗浮叹息一声道:“痴儿。狮驼国由此劫难,乃是因缘际会,天数使然,你既为我中乘法脉弟子,自当知晓,众生平等,万物有灵,人亦为芸芸众生。”
“弟子愚钝,虽知我佛门经意,广大无边,然则弟子到底难脱凡俗,此生不求长生,唯愿能够光复狮驼国社稷,免我子民,遭遇这般惨痛。”六王子眼泪横流,恳切哀求着。
“你可知,你缘何在我门下,学艺多年,却只得其术,难得其法?正是你放不下这份分别心。”罗浮幽幽叹息。
但他却清楚,就算是六王子放下分别心,他此生也难成大道,摆脱生死轮回。
只是六王子到底是如真法脉,还是一个颇有悟性的弟子,算不上天资卓著,却也称得上是一个好苗子,罗浮倒也不介意,略微点拨一番。
可惜,六王子到底还是选择了执迷不悟,或者说,相比起得成大道,了断生死,他更在意能够光复狮驼国江山社稷。
这种分别也是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区分。
小乘佛法的声闻乘,自身了断生死,得成大道;但大乘佛法的菩萨乘,却是需要普度众生。
然则在罗浮看来,六王子根本就没有这个资质和能力。
他想要光复狮驼国社稷,救助子民的心,和自身实力,差距太大。
人人平等只是人格,可不管是后天的财富还是先天的智慧,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俨然是天渊之别了。
六王子的不为所动,早在罗浮的预料之中。他叹息过后,道:“罢了罢了,你需知晓,你之所求,需经历大磨难,可即便是你遭遇大磨难,却也难偿所愿。”
微微一顿,不给六王子思索的时间,罗浮径直道:“我赐予你法令一道,你可持此法令,前往地府,届时,自有分晓。”
话音落下的瞬间,罗浮衣袖一挥,一枚炼化法印,骤然飞向了六王子。
六王子慌忙双手接过法印。
但在他接触到法印的刹那,他眼前的景象却是瞬间斗转星移。
在电光火石之间,却是已经从如真禅寺的大殿之中,来到了山门之外,而他的身后,随从们赫然俱都在列。
“殿下。”
看到随从们一个个关心的围上来。
六王子深吸一口气,道:“佛祖赐予我莲法印,命我持此法印,前往地府,你们为我护法,我这便前往地府一行!”
在随从们躬身应诺的瞬间,六王子俨然已经盘膝而坐,激发莲法印的力量,一缕神魂在莲法印的加持下,径直破开了人间和地府的隔阂。
地府的景象迥异于人间,然则明明是第一次进入地府。
但六王子却是根本没有心思理会地府和人间的差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