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大将军(2/2)
“并不参政议政。”
他笑着说道:“陛下,或者各位相公,问下官国库的情况,国库还有多少余钱,下官就回答多少,至于如何决策。”
“户部不参与决策。”
卓尚书微微低头道:“下官只保证,哪怕今年国库不收入一粒粮食,也一定够今年的支用。”
“如果不够,下官…”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开口说道:“陛下前几天说,不久就要调下官去吏部了,到时候要是不够用。”
卓尚书笑着说道:“诸位相公,去找继任的薛尚书就是了,薛尚书这几天,已经在户部,跟下官交接户部事宜了。”
几位宰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脸无奈。
没办法,卓光瑞虽然名义上是政事堂的“下官”,但是他资历摆在这里,没有人能用强权逼迫他,况且人家这个老资格,已经一口一个下官了。
谁也挑不着什么错处。
几个宰相轮番劝了一轮,想让卓尚书帮着,一起让陛下改主意,这位户部尚书始终不肯松口,宰相们没有办法,只好将他送出了中书。
卓尚书离开之后,姚相公坐在政事堂的长桌边上,看着杜谦,有些无奈:“从章武七年一直到今年,这七八年时间,才好不容易攒下些钱,好不容易往后朝廷钱,不用束手束脚了,陛下倒好。”
“连个由头都没有,就要把这些钱给散出去了。”
姚相公说到这里,叹道:“要是今年,是陛下五十圣寿,这样普免天下钱粮,我等做臣子的,也就不说话了,但是陛下今年,也只四十五…”
“杜相,您昨天去见陛下,陛下到底是怎么说的?”
杜相公微微摇头,也有些无奈。
“陛下说,免税不需要什么理由…”
杜谦语气里,也充满了无奈:“陛下还说,朝廷的钱够就行了,攒太多没有用处。”
“陛下还说。”
说到这里,杜相公也有些疑惑,他开口说道:“陛下还说,朝廷存钱全无用处,若不是用铜钱,朝廷甚至应该适当举债。”
杜相公摇了摇头:“这些话,我一点也想不明白。”
姚相公无奈道:“罢罢罢,今年开始,往后几年时间,恐怕又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了。”
“卓安平这人。”
姚相公摇头道:“还是太顺着陛下了。”
杜相公神色平静:“他这个月就要去吏部接职了,他的儿子如今,已经负责整修全国的官道。”
“卓家在章武九年跌的跟头,如今不仅站了起来,相比较从前,除了失掉一个爵位之外,其余反而是得了天大的好处,他当然要顺着陛下。”
姚相公闻言,若有所思,他很快回过神来,看了看杜谦,问道:“杜相看新一期的官报了吗?”
杜谦闻言,摇了摇头:“如何能不看?”
姚相公低声道:“真是笔锋如刀啊。”
“嗯。”
杜谦默默说道:“一字不提陶文渊,却将陶家上下,都扒了个底朝天,陶先生辛苦几十年经营的名声。”
“恐怕都要毁在这些儿孙手里了。”
姚仲看着杜谦。
“难道不是毁在官报手里?”
杜相公起身离开,背着手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斜。”
…………
同时,甘露殿里。
风尘仆仆的陈大,跪在甘露殿里,热泪盈眶:“臣陈大,叩见陛下。”
皇帝陛下连忙站了起来,将陈大给搀扶起来,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打量了一番陈大的面庞,此时,就连皇帝陛下,也忍不住有些伤感。
“这才几年没见,怎么老了这许多?”
陈大擦了擦泪水,低头道:“西域风沙熬人,皮肤糙些,也不出奇。”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长叹了一口气:“这几年,着实辛苦你了,放心。”
皇帝正色道:“做哥哥的,亏不了你。”
平定西域诸国,贯通西域,而且几乎是重建了陇右道,种种功劳加在一起,虽然陈大这几年在西北耗费巨大,但是也足以让李唐王朝…
迎来第五位大将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