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1/2)
第499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
而在大都那边,和鲁锦‘料敌从宽’的预估不同,搠思监并不是在初六就派出了向大都预警的信使,而是初八,是在常遇春当天兵临太原城下之前!
不过送信的速度倒是被他猜对了,八百多里路真的是用了三天,也就是说,小铁锅是在九月十一才得知的圣武军主力兵临太原的消息,而这个消息,当场就让大都的元廷中枢炸开了锅。
由于天下局势崩坏的厉害,鲁锦已经基本扫平了南方和中原,北面也已经打下了山东,接下来圣武军北伐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因此小铁锅也早就没了玩乐的心思。
他从去年年底就在琢磨着迁都的事情,但他始终不愿意去上都,而是想去高丽,一是因为上都那边没兵没粮,去了也不可能再组织兵力打回来,这一去恐怕就再也回不到关内了,没了关内中原的土地,那大元也就名存实亡了。
二是他童年在高丽的经历,使他对高丽一直很有归属感,不然也不可能让一个高丽宫女当了皇后。
小铁锅最初的打算,其实是想迁都高丽的开城,把高丽王宫当成自己的行宫,而且高丽有不少兵马,粮食虽不算多,但好歹能自己自足,他还有希望借高丽的兵马再打回来,当然这只是他自己想的。
但是高丽的恭愍王王颛一听就不干了,好家伙,现在你在大都,我还可以远远的奉你为宗主,起码高丽这一块我还能说了算,还能继续当我的土皇帝。
可你要是来了开城,我再把王宫让给你,那我成什么了?手下那些臣子谁还会听我的?恐怕到时候都去巴结你这个大皇帝,就没人把我当回事了吧?
王颛又不傻,怎么可能答应这样的事情,不过他也不敢强硬拒绝,只能找各种理由,说如何困难,最后又表示,自己愿意在济州岛上给小铁锅修建行宫,那里居于大海中间,反贼一定打不到陛下,陛下则可以稳居岛内,遥控指挥天下各处兵马,岂不美哉?
甚至连建行宫的费都不用大元来出,王颛拍着胸脯表示,建宫殿的钱我出了,只求陛下别来开城跟我抢位置。
小铁锅心中当然是不满意的,但现在大元势弱,完全被红巾反贼压着打,甚至连大都的粮食都要‘方国珍’从南方偷运过来,稍微晚几个月,大都就得人吃人,国势如此,他就算想对高丽强硬也硬不起来,现在早已不是国朝之初,蒙古大军九征高丽的时候了,于是他只能咬牙同意了王颛的建议。
可以这么说,要不是情况实在危急,条件不允许的话,上都从来都不会成为小铁锅的选项,原历史上他跑到上都,那也是没办法而已。
但是现在嘛.
当圣武军出兵太原的消息传到大都,妥懽帖睦尔起初先是惊恐,随即又是愤怒,他立刻把哈麻召了过来,直接把搠思监的奏报甩到了他的脸上,当场质问道。
“你不是说那鲁贼今年要打福建和两广吗,为何搠思监却上报,贼军十数万大军突然兵临冀宁路(太原),而且出兵如此迅捷,搠思监甚至连贼军何时北上的消息都没收到,就被贼军打到了眼皮子底下?你如何解释?”
“这”哈麻此时也是有些懵的,他也是刚知道这个消息,立刻捡起地上的奏疏看了看,然后才叫冤道。
“陛下,这定是反贼使的计谋,那鲁贼惯会使计,狡诈如狐,现在想来,海路漕运万户方国珍能在江浙买到那么多粮食,鲁贼又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定是想留着这条线,好在关键时刻向朝廷传递假消息,误导朝廷判断。
“陛下,臣实在冤枉啊,这是鲁贼使的声南击北之计,实在不是臣有意隐瞒。”
好家伙,哈麻居然到现在还认为方国珍跟鲁锦没关系,而只是受了鲁锦的利用和欺骗。
当然就算他知道他也肯定不能承认,这两年哈麻做主卖给方国珍那么多马匹,方国珍也给他弄来不少粮食,两边是合作共赢的关系,如果承认自己知道方国珍有问题却仍旧放纵,那不就成了自己资敌了吗?
然而妥懽帖睦尔却只是一味的冷笑,再次质问道,“不是有意隐瞒?那你告诉我,这两个月南边都发生了什么?”
“这,臣实在不.”
“说!”
啪嚓一声,妥懽帖睦尔抄起面前的茶杯就摔到了哈麻面前,瓷片碎了一地,吓得他再不敢隐瞒,这才支支吾吾的说道,“回陛下,南边,鲁贼上个月在集庆路僭越登基,自称伪帝,建伪国号大明.”
妥懽帖睦尔面无表情的瞪着他,冷声道,“我今日若是不问,你还打算隐瞒到什么时候?!”
哈麻连忙为自己辩解,“陛下,南方先有徐贼建伪国,称伪帝,其余诸贼僭越称号者不知凡几,这鲁贼也不过是众贼之一而已,臣也是不想陛下太过担忧,这才没将此事报与陛下。”
见小铁锅冷着脸不说话,哈麻连忙再次说道,“陛下,如今贼军既然已经发大兵打到了冀宁路,而且还是刻意瞒天过海,声南击北,进兵又如此迅猛,令搠思监还未察觉便已兵临城下,说明他们对此次北伐早有准备,就是为了故意麻痹我们,让朝廷放松警惕。
“此时此刻,既然他们已经出兵山西道宣慰司,难保其不会兵分多路,肯定还有其他路的贼军正在北伐,大都虽然还未收到消息,可南面不比山西,根本无险可守,为了以防冀宁之事再次发生,让贼兵突然出现在大都城下。
“臣还是觉得,当务之急,陛下应该尽快巡幸上都,派得力之军把守各处关隘,然后于上都召集各路兵马,速速入京勤王。”
“入京勤王?说的好听,惟今之计,天下哪还有可战之兵能入京勤王?”妥懽帖睦尔顿时心灰意冷道。
哈麻连忙道,“那也先动身去上都再说,办法只要想总是能想出来的,就算贼军真的攻破了大都,可朝廷也还有岭北行省、陕西行省,辽阳行省,征东行省,尤其是辽阳和高丽,定能凑出兵马夺回大都!”
妥懽帖睦尔闻言顿时道,“那还去什么上都,不如直接去辽阳,然后再视情况去上都或高丽。”
哈麻想了想奇皇后这个政治盟友,奇皇后的母族,尤其是他兄长奇辙,在高丽也是权倾朝野,还是高丽亲元派的领袖。
如果能带着妥懽帖睦尔和太子去高丽,借着奇辙的影响,说不定真的可以逼妥懽帖睦尔退位,扶持爱猷识理答腊上位登基。
这样新皇帝的舅舅是高丽重臣,就可以调动高丽的全部力量,新皇帝本身还有大元的法统,还可以调集其他行省的一切军政力量,小皇帝登基又没什么经验,到时还不是自己这个丞相说了算?
想到此处,哈麻当即下定了决心,就去高丽!
之前因为形势紧迫,他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发动政变,现在鲁锦突然北伐,说不定还是他的一次机会呢!
元廷这条破船,皇帝和权臣的想法难得的取得了一致,等这个消息在皇宫内传开后,奇皇后和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居然也一致同意去高丽,这下好了,高层的想法全都一样。
于是哈麻立刻开始组织跑路,对外就说要去巡幸上都,反正大元两都巡幸制都传了那么久,去年没去上都只是因为形势紧张,今年皇帝又要恢复巡幸,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不过皇宫之内,人们则是惴惴不安的收拾起来,小铁锅这边也没闲着,他也在安排自己跑路之后,大都这边的留守情况。
如今这个时间,只有益王浑都帖木儿还在大都,于是小铁锅便命令益王留守大都监国。
军事方面,哈麻为了保住自己今后的地位,提升自己的筹码,也准备给自己留点后手,他向小铁锅建议,让自己的亲兄弟雪雪率领怯薛军,护送御驾,这样也好方便随时控制小铁锅。
然后让太尉月阔察儿镇守大都,若实在事不可为,就带兵弃大都,退守燕山中的各个关隘,一定要挡住贼军,不要让他们突进到燕山以北,打到上都或者辽阳去。
山东跟河北前线的各地兵马,则是交给了参军议事纳速剌丁全权指挥,只要尽量挡住贼军兵马,为中枢的转移争取时间即可。
但小铁锅又不傻,他一眼就看出哈麻这个安排心怀不轨,怯薛军这样的禁军怎么可能交给哈麻的兄弟把持?哈麻本来就是丞相,再把最重要的禁军兵权交给他兄弟,那自己这个皇帝不就成摆设了吗?
不过时局如此危急,他也不好在这个时候跟哈麻翻脸,于是只做了软处理,没有同意哈麻的建议。
小铁锅以雪雪如今还担任着知枢密院事为由,国朝有危难,正是用兵之际,知枢密院事怎么能离开大都?更应该留在大都全权指挥各路兵马,然后就把雪雪留在了大都,让他负责大都的防御。
而随驾护身的怯薛军,则是交给了他比较信得过的贺惟一。
贺惟一祖籍西安,这货是个汉人,不过他爹贺胜曾经却是元朝的亲军都指挥使,后卷入冤案被杀,但到了泰定帝的时候,又给贺胜翻了案,恢复了他的名誉,同时还让贺惟一承袭了他父亲贺胜的职位。
也就是说贺惟一本来就领着亲军,但和怯薛军这样的禁卫还不太一样,这次等于让他连禁军一块管着,算是给他升职了。
其实在原历史上,哈麻和雪雪被处死后,元顺帝就曾升贺惟一为中枢左丞相,但贺惟一以元朝有祖制,汉人不可为相为由,拒绝了元顺帝的提议,于是元顺帝就给他取了个蒙古名字‘太平’,然后贺惟一才当了丞相,不过也只当了三年而已。
现在相当于提前提拔了他一下,没想到贺惟一再次以历史上相同的理由拒绝了小铁锅,说汉人不可领怯薛禁军,然后小铁锅就给他赐了个蒙古名‘太平’,贺惟一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哈麻见小铁锅搞得这一番操作,恨得牙痒痒,决定等到了高丽就立刻动手发动政变,但暂时还要先忍一忍,毕竟他们还需要元顺帝这杆大旗才能号令四方。
九月十二日的晌午,元廷的中枢终于准备完毕,庞大的御驾队伍向着通州、玉田的方向,一路向东行去,准备从傍海道(辽西走廊)先去辽阳,然后再看情况决定去哪。
与此同时,同样是九月十二日,从登州出发,已经在渤海上逆风飘了快两天的俞通海第二集团军,也终于看到了锦州的海岸线。
锦州军民见到海上数不清的大船蔽海而来,顿时惊恐万分,百姓纷纷向城内逃跑,而城里的守军见到这情况后也立刻关闭了城门,将许多百姓挡在了外面。
不过他们也不忘派出信使,向大都那边汇报锦州这里遇敌的情况。
锦州码头,就在所有人都在往城里跑的时候,也有一伙人在人群中逆行来到了码头,看到船队到来,立刻竖起一面鲜红的红旗,在码头上摇动,指引着大军的方向,码头的红旗之下,正是情报局派来的辽东情报站站长,关天杰。
关天杰以沈氏掌柜,买马商贾的名义,早就在辽东活动了一年时间,潜伏这长时间,就等着现在这天呢,当然经营了那么久,他在辽东做的准备也不少,不仅早早的在码头盘下了一处商铺和转运牲畜的马场,还在锦州城中也安插了不少细作,完全有能力配合主力大军内外夹击,夺取城池。
俞通海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看到码头上突然竖起的红旗,立刻大喊道,“一定是辽东情报站负责接应我们的人,传我军令,立刻靠过去,各船注意,码头在我们手中,要按顺序轮流登岸,不要搞乱了编制!”
“是!”
轰~,旗舰上一声变令炮响,立刻有旗手打出旗语,指挥各支队依次靠岸,其他船只不要离得太近,先在海边等候。
片刻之后,咣当一声,随着旗舰靠上锦州的码头,俞通海顿时一个箭步跳上岸去,关天杰立刻上前问道,“可是三方面军的俞总兵,俞将军当面?”
“正是,你是辽东情报站站长关天杰?”
“正是下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