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没有元史,只有后五代史(2/2)
浑都帖木儿惶恐的抬起头,不知鲁锦是什么意思,鲁锦看着这小子惊慌的眼神,再次问道,“你这个益王,跟铁木真是什么关系,哪一支的宗室?”
浑都帖木儿当即回答道,“回陛下,小臣先祖是太祖铁木真的幼弟铁木哥斡赤斤。”
“哦,原来如此,拉下去毙了。”鲁锦继续面无表情道。
廖永安闻言当即摆了摆手,立刻有士卒就要将浑都拉下去,但就在此时,却听到李善长喊出一声‘且慢’,叫住了正要行刑的几人。
鲁锦立刻用疑惑的目光看过去,李善长当即上前解释道,“陛下,二王三恪不可废啊,须知始作俑者之典故。
“再说如今漠北和东北还有许多元廷宗室未附,西北也有许多残元势力等待招抚,陛下今日杀此人痛快,但于今后招抚其余残元势力却十分不利,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鲁锦想了想才说道,“之前的登基诏书写的很清楚,先生应该已经明白了朕的态度,胡元窃据中华,非中国之主,朕是不承认元廷法统的,既非中国之君,那又何必守什么二王三恪?
“更何况我已经抓了妥雚帖木儿父子,留他二人已是大恩,至于其他的胡元宗室,不留也罢。
“还有招抚残元势力,也跟这益王无关,如今东北只剩一个辽王阿扎失里,云南还有一个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此二人都是无法招抚的,非用兵不可。
“至于西北和宣政院,都是些旧元官员,招抚他们也不用拉拢宗室,所以这益王留之何益?”
李善长没想到鲁锦对那些地方早有打算,可是听鲁锦还是执意要杀元廷宗室,尤其是鲁锦不承认元廷的合法地位,于是他再次问道。
“那如今元廷已灭,陛下又不承认其为正统,那史书该如何来修?”
鲁锦对这个问题,其实也早有打算,闻言当即说道,“前面已经有了五代史,新五代史,那就依旧制,把宋、金、辽、西夏、元、这五国放在一起,再修一部《后五代史》即可。”
李善长闻言,下巴都差点掉在地上,连忙道,“陛下,这有些不妥吧,难道宋朝史书也要重修?那宋朝究竟是不是正统?还有胡元虽是外族,但毕竟也曾大一统,合编五代,是否合适?”
鲁锦却说道,“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宋、金、辽、西夏都不曾一统,皆为割据政权,亦如五代时的梁、南陈、北齐、北周一样,有何区别?
“至于大一统,隋朝也曾大一统,却是个短命王朝,二世而亡,一如胡元一般,国祚未及百载。
“若非要从前代找先例,北齐是异族汉化,与元相同,短暂大一统,又与隋朝类似,大一统的隋朝都可以并入五代史,为何元不行?
“我大明承袭大唐的法统,宋、金、辽、元、西夏,不过是又一个五代,元末便如隋末乱世,群雄割据,天下逐鹿,新朝再次一统天下,亦如大唐,有何不可?”
“这”李善长闻言呆了呆。
这说的好有道理啊,要是这么比的话,还真就是一个五代,只不过这个五代比上一个五代要长上那么亿点,但要真这么算的话,倒也能说得过去。
见李善长无话可说,鲁锦再次问道,“先生可还要反驳?”
李善长连忙道,“臣自是愿意听陛下的,不认胡元的正统,也无大碍,但把前宋看作割据,只怕天下儒生不认啊。”
“呵呵。”鲁锦当即笑道,“宋金辽史书拖到那么晚,直到元廷都要亡了,也没争论出究竟三国谁是正统,还是脱脱拍板,言三国皆为正统,这才止住了纷争,结果这三国史书才编出没几年,大元就亡了。
“若新朝还有争议,我看也不用争了,三朝都未一统天下,全是割据政权,没什么可争的。
“至于儒生不认.”
鲁锦看了看跟在身边的包毓和夏煜,“汝二人也是儒生,尔等以为朕说的对吗?”
“陛下明鉴,宋金辽皆未一统,确如残唐五代。”包毓和夏煜,这两个鲁锦在枢密院的铁杆心腹,当即拱手力挺道。
李善长见状,便知鲁锦心意已决,至于儒生不认?你爱认不认,鲁锦需要儒生承认吗?还真不一定。等新式教育办起来,哪里还有旧儒生的话语权?
见李善长终于说不出话来,鲁锦这才再次看向廖永忠,“拉下去毙了,别再让我说第三遍!”
“是!”
廖永忠摆了摆手,几个士卒立刻将浑都帖木儿拖走,才刚转过街角,就听到远处嘭的一声枪响,铁木真小兄弟的这支血脉,当场了断,见此情况,李善长再也不敢反驳。
继续往前走,绕过枢密院,才刚走到棂星门,也即皇城的外城门,几个先前攻入皇城的禁卫军士卒就赶来汇报。
“陛下,宫里那个鞑子婆娘性情刚烈,不愿投降,悬梁自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