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北部防御兵力部署(1/2)
第508章 北部防御兵力部署
十月初一,收拾完了被俘的高丽众人,以及那些元朝乱臣贼子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群大元国子监的学生,以及一些元廷官员了。
对于这些人,除了涉及宣政院(青藏高原)和高丽的,其他人鲁锦也懒得再审了,全部押回建康,准备编管南洋苏拉威西岛的新斤府为民。
编管是宋朝的一种刑罚,和流放类似,但跟流放还有一定的区别。
两者虽然都是强制移民,但流放相对自由一些,不仅可以保留散官的官职和俸禄(前提本身就有的话),还能自己选择居住地,户籍也没强制要求,你只要不跑回去,到了流放地基本爱干什么干什么。
但编管就不一样了,到了流放地立刻就要在当地落户,或是拿来充军,或是录入当地户口,反正这辈子你是别想回去了,顺便还要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许当官吏,不许考科举,还要定期到当地官府报到,证明你没跑,相当于流放的升级版。
对于这个决定,李善长还对鲁锦劝谏道,“陛下,这些元廷旧官和国子监生,不乏有能力出众者,全部编管南洋,是否有些浪费人才?”
鲁锦闻言却说道,“都到了这个时候,宁愿留下做俘虏,也要与大都的元廷共存亡的,即便是人才,也都是心向蒙元的铁杆汉奸,留下只会败坏风气。
“反而流放南洋,让他们身处异族中间,他们才能想起自己是中国之人,正好南洋那些华人多是移民一两代的后裔,早已对中国没了多大感情,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来过母国,把这些人流放过去和那些南洋华人混居,也能加强南洋华人对母国的向心力。”
“这,却也有些道理.”李善长闻言这才点了点头。
鲁锦见状又说道,“国朝初立,朝廷现在确实缺人才,但不要紧,咱们还可以接着办科举,自己选人才嘛。
“之前的几次科举,录的都是安徽、江苏、浙江籍贯的士子,他们已经连考了两届,占了太多官位,不能让他们全占了。
“这样,先生帮我拟一道诏书,明年继续办科举,但安徽、江苏、浙江三省的学子罢考两年,明年后年的秋闱,只许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辽宁、江西、两湖的世子参考。
“先这样考两届,平衡一下朝中官员的籍贯,之后的以后再说。”
李善长连忙拱手称赞道,“陛下英明,臣也正想说这件事来着,此举不仅可以平衡朝廷官员的籍贯,还可以收新附之地的人心,实乃一举两得的良政,臣这就去拟诏书。
“只是还有一事,如今北伐之战已经收官,陛下何时班师回京?”
鲁锦想了想当即道,“燕云打是打下来了,但怎么防守也是个问题,等朕调整完塞北的兵力布防,然后再回去。
“而且现在朝廷的五个方面军主力,有四个都在北方,北方用不了那么多兵,驻兵太多的话,补给也困难,南方还有福建、两广、云南等地还未收复,也需要大量兵力,我先看看如何调兵布防吧。”
“明白,那臣先去草拟科举诏书?”
“嗯,去吧。”
接下来几日,鲁锦一直留在北京收取北伐各路大军的进兵报告,然后和夏煜、包毓两人拿着地图商量调兵布防的问题。
大都皇宫旁边的枢密院,鲁锦和夏煜、包毓三人正凑在一起分析布防。
夏煜当即说道,“南方还有福建和两广、以及四川、云南未附,四川现在没什么敌军,只需缪大亨的第四集团军,一个集团军足以平定四川,那么就只剩福建和两广,还有云南了。”
鲁锦闻言也说道,“两广并不难打,甚至可以传檄而定,但福建必须真刀真枪的犁一遍,那里是色目人的大本营,尤其是泉州的蒲氏,还有福建的各种外藩邪教,遍地淫祀,必须用雷霆手段狠狠的清理一遍,如此一来,福建就至少需要一个方面军的兵力。”
包毓和夏煜两人闻言皱了皱眉,然后夏煜才说道,“那就至少要调两个方面军回去。”
包毓也立刻说道,“五方面军只有一半在北方,可以让常司令的第九集团军调去江西,跟廖永坚廖总兵的第十集团军会合,然后一起去打两广,这样就不用调动太多兵力了。”
鲁锦闻言点了点头,现在的北伐前线已经占据了整个漠南,短时间内鲁锦并没有继续北伐漠北的打算,把常遇春这样的猛将留在塞北看门,实在是一种浪费,还不如让他继续去南方发光发热呢。
然后他想了想才说道,“要不这样,让廖永安的第三集团军守山西及河套地区。
“其中徐达的47军镇守山西,晋南的晋宁路改为临汾府,张良的121师三个团,分别镇守临汾、太原、大同三府,山西的三个盆地,一个盆地放一个团,兵力不用太多,用来稳定后方即可。
“徐达亲率119师,驻守丰州(呼和浩特)、云内州(土默特左旗)、以及东胜州(托克托县),负责山西西北部,及河套东部的防御。
“殷从道率120师,镇守平地、集宁、威宁三城(乌兰察布地区)。
“廖永安和101师新任督师侯正,率101师,镇守宝昌州(太仆寺旗西南),恒州和上都开平(正蓝旗),以及云需府(沽源县)。
“顾成的禁卫第五师,驻兴和府(张北),留作山西跟河套方面的机动力量,哪边有警,就从兴和(张北)赶去哪边支援。”
两人一边听,一边把鲁锦说的布防标在地图上,然后夏煜立刻问道,“陛下,据前线军报所说,应昌路也已经被俞总兵的第二集团军攻克,应昌不留兵驻守了吗?”
包毓也说道,“不仅应昌要守,而且只有禁卫第五师,一个师的兵力当作机动救援力量,是否有些少,河套与漠南这边地广人稀,各城之间相距甚远,禁卫师是纯步兵,如果周边预警,禁卫师赶去支援是否来得及?
“依臣之见,应该再加强一些骑兵才是。”
鲁锦闻言点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守塞北没有骑兵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朕准备把郑用的独立骑兵师,放到开平,交给廖永安指挥,用于加强河套及漠南地区的防御能力。
“至于应昌.”鲁锦想了想才说道。
“这次中路军打山西,不是还俘虏了不少元军吗,既有骑兵又有步兵,再编出两个农垦师来,移民到应昌和开平周边,负责驻守应昌,再编出一个骑兵团,交给郑用率领,负责支援各方。
“这样整个山西、河套、漠南,就有八个师加一个团的兵力了,短时间内应是无虞。
“至于以后,肯定要不停的向河套、漠南地区移民筑城屯垦,慢慢完善防线,再加上对漠北的蒙古残余势力持续打击,才有可能使北方长治久安,不过这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两人点了点头,夏煜再次指着地图问道。
“陛下,阴山以北还有德宁路、净州路、和砂井总管府,这些地方不要了吗?”
鲁锦看了看那三座城,仔细思考半天才说道,“先派人招抚,暂时就不驻军了,如果有敌人要过来强占,我们再派骑兵和禁卫师去打一下,短时间内还是应该先以经营河套和开平周边为主,那三个地方,实在守不住的话,暂时可以放弃。”
两人闻言都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非要守的话。
鲁锦以前不知道北方的情况,还在想原历史上的明朝为什么放弃了河套,直到他亲自北伐了解了情况,才明白过来。
目前元朝在河套地区的统治,基本只覆盖到丰州(呼和浩特)和东胜州(托克托县)一带,只占了河套平原最东边的一个边。
而呼和浩特以西,陕西的榆林以北,宁夏的银川以北,也即阴山以南的大片河套地区,再加上库布奇沙漠、鄂尔多斯高原,这一整片地区都是无人区。
换言之,河套除了最东边靠近山西的地方,西边基本一个人没有,连人都没有,还怎么守?那就只能放弃了呗。
而夏煜提到的阴山以北的德宁路、砂井总管府和净州路,这三个地方就在后世的白云鄂博矿区,以及四子王旗一带,现在连河套都没占领完呢,阴山北面的草原就更顾不上了,鲁锦现在也是没办法,就算要往河套移民,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总之目前先把河套实控了,再考虑阴山以北的草原吧。
布置完漠南跟河套的防御,三人的目光又转向东侧。
“辽东这边,一事不烦二主,就交给杨司令的第三方面军吧,这样他们一整个方面军就不用往回调了。”夏煜当即建议道。
鲁锦闻言点了点头,然后指着西拉木伦河河谷说道,“这个地方要建一座城,此处是燕山与大兴安岭的交界处,封锁了这里,就能让漠南和漠北的游牧,与东北的渔猎女真分隔开来,使二者无法合流,朝廷分而治之,边防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你们说,这座城应该叫什么名字?”
包毓当即道,“臣记得这里是一条河谷,此处的河流,西汉时称‘作乐水’,东汉时称‘饶乐水’,后来因河水渐黄,简称‘潢水’,蒙语将其称作西拉木伦河,也是黄色的河流之意,元廷还在该地以北设了个镇子,称作临潢。
“臣以为可以将临潢的地名搬过来,新城就叫临潢县,或者依汉朝旧称,叫饶乐县,陛下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