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036 保和殿赐宴(下)(2/2)
索洛维约夫一听,认为嘉庆并不糊涂,而且他多少是见过乾隆晚年对英国的操作,前不久又被阿美士德大大的恶心了一把,现在他要给的“恩赐”,每一条都是对着无礼的英夷来的。
传教的事情,一向都是法国关心的,哪怕是现在坐在宝座上的拿破仑二世还是个小孩,而且是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但传教和租界两个事,此时的清朝还是免谈的,通商和外交使团的事情,前者可以通融,后者就完全看谈的怎么样了。
索洛维约夫从嘉庆皇帝的口风当中判断,还是很有机会的。
他安排的这个谈判组合,就对各国使者比较宽容。
首席军机大臣董诰虽然名字在列,但是他年纪大了,只是涉及到一些重要事务才会参与进来。
主要负责的是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兼领理藩院事托津;
以及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兼礼部汉尚书章煦;
帮办大臣三人
理藩院尚书庆溥;
礼部满尚书成宁;
工部侍郎苏楞额;
至于庆溥和苏楞额这都是老熟人了,一路上他们都陪着呢。
更要紧的,就是后面还跟着一群王公大臣旁听。
为首的自然是智亲王绵宁,贝勒绵志代替父亲仪亲王永璇出席,成亲王永瑆,庆郡王永璘。
这旁听的阵容,看起来都很强大的。
此外还有些皇亲国戚,已经算是嘉庆末年拿出来最好的一套阵容了。
甚至连被贬为贝子的福康安之子德麟,以散秩大臣分管火器营,他都跟着来了。
至于他从世袭贝勒的位置上被降级下来,还是自己不太中用。
这可是乾隆破格追封的郡王,哪怕是嘉庆最初也是给了世袭贝勒,在满洲贵族当中算是个特例。
谈判规格是真的高,只是索洛维约夫总是觉得,这搞的跟解剖台上看围观一句沿着腹部切开的尸体来讲解剖课一样。
但好处也是有的,在清朝皇帝的皇城根底下,这些满洲贵族又在,里面还带着个汉官军机,背后还有个领班军机的汉臣,一贯能整出来大活的那些满洲官员们,倒是可以消停一阵了。
索额图和佟国纲去尼布楚谈判,老多子当初也没丢份,但马中堂大概是收了银子的。
不过以后乾隆在位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折子呈上来,最后欺上瞒下的那些人,现在也没有了什么空间。
但是这个皇帝的水平,要是再坍缩到嘉庆的水平,这就比较麻烦了。
嘉庆好歹还能够发现问题,整天对着宗室和旗人折腾,道光还知道海运和盐务,以后都是什么水平,这就不好说了,有些人确实也不太合格。
说的就是咸丰两口子.
而这么多满洲王公大臣接下来要在谈判中到现场来,索洛维约夫也知道,一定要精神点,别丢份儿。
朝贡的部分结束了以后,嘉庆还是要继续批奏折,处理政务,接待各地进京的大臣,还有就是抽出那么一点时间,在御园里遛弯。
当皇帝可是很辛苦很忙的,要是再有点什么个人爱好,那时间就更紧张了。
有人喜欢唱戏,有人喜欢盖章,有人喜欢当木匠,还有人喜欢开水陆道场,甚至还有人在修仙呢。
其实有的帝王业余爱好是艺术,反而是好事,只是不要搞的那么劳民伤财。
嘉庆回宫以后,又看了一遍礼单,多少还是有些兴趣的。
这个时候,兄弟们当中,能够讨论下艺术的,还是成亲王永瑆。
“十一哥啊,记得皇阿玛还在的时候,英夷进贡的那些东西里面,就有天像仪和望远镜,这个俄国和法国,也是如此贡献的,而且还说诸天星辰,都是围绕着太阳旋转,那么夸父逐日,不就一直都追不到了么?”
“皇上,以臣所见,倒是世间万物,无穷无尽,不可尽知。”
“对啊,不可尽知。要是圣祖仁皇帝,还有咱们的皇太爷,世宗宪皇帝那会儿,洋人的这些教士,在京城的还是极多的。南弥德取的名字,大概就和南怀仁有些关系。现在看来,圣祖那个时候,还有皇阿玛在的时候,都防范着泰西各国。圣祖时和俄国打了几仗,北疆也就安定下来。这英夷呢.朕以为,皇阿玛那个时候对他们严加防范,还是对的。可是现在呢,又尾大不掉,粤海关每年上供的银子,多少都是从英夷手上得来的。英夷一事,还是要计较一番的。”
“皇上自有见地.”
“十一哥啊,你也不要总是说,朕自有见地。这英夷的事情,朕在臣工当中,听不到几句真心话,也就是咱们兄弟几个,还有这些子侄,能说上几句体己话。”
永瑆见到这样,也不得不说了。
他们兄弟四个之间,因为永璇的古怪,永瑆的吝啬和永璘的不着调,在乾隆最后一次更新传位诏书之前,胜负就已经分出来了,而且兄弟四个之间关系特别好。
永瑆这个时候呢,脑子也不太清楚,大概是从母妃金佳氏那里带来的什么问题。
老八和老十一,经常也会有些奇怪的举动。
但他脑子清楚的时候,办事还算是得力的,于是这会儿也就说了话。
“皇上,以臣之见。英夷通商,虽然能够得利,但也不是长久之策,若有一日英夷来犯,那就是先帝担忧之事,不得不防,又不得不通商。过去臣僚所言,不少还是假话,对皇上说真话的人,还是少了一些。然而臣也年老,不能替皇上分忧,只能见事,却不能决事。”
“这就够了,朕要的也是几句真话。十七弟上的折子里面,就有俄国使臣所言,讲的倒也是肺腑之言。”
“皇上不如过几日再行召见,或许也能见些章程?”
“这样.似有不妥吧?”
“以臣所见,伊既然为和好而来,自然也是有话要讲的。能对十七弟知无不言,对皇上倒也能讲很多话。”
永瑆虽然也是个挂机的王爷,但事情总是明白的。
他岁数也不小了,这些事情可是不想掺和。
提了一嘴,就完事了。
倒是对上了嘉庆的想法,他就是想单独召见一下俄国使臣,这种能够无障碍交流的洋人,年轻又精力充沛,而且还知无不言,知道的又很多,和传教士相比,是个更方便的了解西夷的渠道。
就是这种使者,来的次数也比较少,下次再来大概还要换人。
另外,就是要谈事,显然俄国人这是懂规矩的。
换成乾隆,先让福康安去看看他们要干啥,要签约?而且这条件提的,还相当的不懂规矩,就这还想通商,还要给个岛方便居住?
那就关门,放和大人,话讲的很好,英夷使者很满意,但是事情一概不办。
而俄国人懂规矩,而且还主动提供情报,提出来的要求,除了要在京城开个大使馆以外,别的都还能够接受。
那索性就谈一谈吧,正好索洛维约夫给嘉庆的印象就是活字典.(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