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黄砬之难(2/2)
紫寺,又称大紫寺,是大西北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地位最高的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初期,后经清代乾隆和清代光绪年间两次大修,建国后、改开中期两次扩建,总占地数万平米,主体礼拜殿就能容纳两万人同时做礼拜,若将其它建筑算进去四五万人不在话下。
每逢墨族传统节日,几十万教民从四面八方云集大紫寺,大街小巷全都是念经祷告声,还有成群结队黑压压身影,但他们当中富豪多,也舍得花钱,紫寺东面的墨族文化用品一条街,南面的墨族学校,西面的清真古典建筑群,北面的清真一条街等等,都由他们精心设计并重金投资打造,不考虑经济效益和回报,纯粹着眼于塑造纯粹的墨族文化氛围。
为争取地方正府支持,墨族成功人士多年来不遗余力大手笔赞助城市建设,捐资助学,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和慈善事业,同时推动墨族企业家回乡办厂,切实改变教民光吃救济无所事事的现状。
看似好事,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影响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文化产业多少包含墨族风格或元素;墨族通过教育、慈善、企业大力宣扬其教义,在基层特别广茂贫困的农村居然比党建工作更有效果!
因此不单单文化渗透,而是各个层面、天罗地网无所不在的渗透,最终导致的局面便是此前爆出的汉人饭店被砸,市民正局副局长直言不讳活该,派出所无视而不作为。
紫寺市的繁荣建立在代表墨族势力的大紫寺繁荣基础上,换而言之只有默许、容忍墨族日益强盛,紫寺市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对萧柏梓和蓝京来说,工作之难,难就难在这里。
第一站先到省.委组织部报到,第二站向省.委、省正府主要领导报到,黄砬方面很给面子,排名前四位的都会见了蓝京:
省.委书计王锐锋,人如其名充满锐利、话语藏锋,说话直来直去丝毫不给面子,黄砬官场自省领导以降都怕向他汇报工作,最经典的一段是刚刚上任召开座谈会——“尊敬的王书计”,才六个字就被打断,诘问道“我哪里值得你尊敬?不尊敬就不汇报工作?党内同志人人平等,叫声王锐锋同志难道我能砍你的头?”弄得参加座谈人员如坐针毡。但官场又传闻他也就刚来时横冲直撞,随着逐渐掌握黄砬真实状况和家底,意识到凭个人能力无法改变现状,也就慢慢变得温和了。
省.长段海杰是从沿海发达省份交流过来的,原是朝明省.委常委兼省城市.委书计,京都方面希望借助他在经济工作方面的特长和商界人脉,有效拉动提升黄砬经济发展,一年多来他着实多次组团飞往沿海省份牵线搭桥,并且热情邀请那边财团、企业家到黄砬考察,前前后后签了几十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也有十多个短期内便落地开建,然而经过一段时间或撤资,或中止,或烂尾,或陷入无休止的诉讼和扯皮,段海杰心灰意冷再也不做这方面努力。
省.委副书计兼省城万泉市.委书计李素喆、省.委组织部长袁华都是本土系,对他俩而言现任职务即到了天花板,后面最好的结果也就退二线时弄个正协主.席享受正省待遇,故而言行和心态均有很大不同。
段海杰经济出身,谈工作也围绕抓项目和办企业,直截了当说紫寺不比七泽和三相那些地方,没法搞旅游,开厂也费劲,早听说蓝京同志点子多、有创意,希望到紫寺认真调研后琢磨出真正的经济增长点。
王锐锋则紧扣民族团结和*两大主题,强调紫寺不能再出乱子,不能再发生汉人与少数民族特别墨族纠纷,继续探讨“商贸区域专营”新路子,强化治安和社会秩序管控云云。
“商贸区域专营”是什么意思,以前怎么没听过类似提法?
蓝京把这个问题捂在心里,随即由袁华陪同前往紫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