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4章 属于楚国海洋前所未有版图伟业即将开始(2/2)
据《明史》和《郑和传》记载,最大的郑和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装载上千人,包括船员、水手、官员、士兵、医护人员、工匠、翻译等多种角色,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远航团队。
按照古代度量衡换算(一尺相当于31.3厘米,十尺为一丈),这艘宝船的长度约为151.18米,宽度约为61.6米。而他这个巨型海船,则是长约三十二丈(约一百零八米),宽约十五丈(约五十二米),差不多有郑和宝船的七、八成的样子了。
对于此,刘武已经很满意了,毕竟让黄月英当造船厂厂长,这才是下水的第一艘海船。
“非常不错,先去甲板上看看。”
刘武笑着赞了一句。
随之众人一起登上了巨型海船襄阳号,上了甲板之后,视野更加宽阔。
伴随着黄月英一声令下,襄阳号立即开始运动了起来,以一种奇快的速度快速前进着,长江之上横行如履平地格外的平稳。
“大王,这船真是水上巨无霸啊,有此勇猛海船,江东水军定不堪一击了,你可要给末将多配几艘啊。”
最显激动的无疑还是黄祖。
只是,刘武听着黄祖的话,却是微微一笑,黄祖的目光还是局限于大汉之内的江河之上,如今这海船足以横渡大洋了,打造属于楚国的海军战船足以提上日程了,对海外大洲,美洲大陆、欧洲大陆乃至非洲大陆的攻略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黄夫人,想要加快,再建造如此大船,需要多久?”刘武对黄月英问道。
黄月英显然早有准备,说道:“就算造船材料与样式确定,若想再打造如此巨型大船,也需要近一年时间。”
“一年!”刘武听着黄月英的回答,却是有些不满意。
尽管刘武知道这时间已经很快了,但是,仍然慢啊。
刘武微微皱眉,又问道:
“若是建造楼船那样大小的中型海船,但是内部动力以及稳定结构,皆使用这襄阳号一样,半年时间,你能够打造几艘?”
此时,刘武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派遣人到其他大陆了。
刘武最先想到的就是用这个襄阳号作为主战舰,然后再搭配几个小型战船,便可以形成一个小型战斗群了。
黄月英听着刘武问话,微微犹豫,便道:
“若是材料充足情况下,半年时间,足以打造两艘出来。”
“两艘?不错了,就如此,孤王会调集大量人力物力,全力助你打造海船!”刘武听着黄月英这话已经很满意了,当即说道。
既然海军战船已经成型,那么,便可以大规模制造海船了。
一个属于楚国海洋前所未有版图伟业时代即将开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