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变化 当下与下一个10年(2/2)
2015年的时候,卡梅隆表示电影《阿凡达2》上映时间从2016年12月推迟到次年12月,《阿凡达3》和《阿凡达4》顺延一年。
然后是2017年《阿凡达2》正式开拍,2019年这片子完成在纽西兰的真人拍摄。
之后因为大流感拍摄进度暂停,去年9月卡梅隆才宣布该片的真人实景拍摄已经完成。
接著是后期製作,经过多次调整,该片最终確定会在明年,也就是2022年的12月上映。
这个数字,比他们最早的计划推迟了挣扎八年8年。
若是从前面卡梅隆表达意向开始算,整整12年的时间,投资3.5亿美元,他们才拍出一部《阿凡达2》,这换做是在国內,他当年立项时用的技术,等电影上映时都落伍了。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詹姆斯精益求精,但考虑到美利坚13年的时间都没能修成一条高铁,我只能说——这就是差距!”
“所以新时代的中国全產业链工业体系为我国的电影產业带来了什么影响和改变?
它不仅仅是大大降低了我们拍摄製作电影作品的成本,加快了电影拍摄製作的时间,降低了影视製作的难度,同时还帮助创作者拓展了探索新题材、新內容、新故事的边界。
在过去,我刚毕业那会儿,国內还没有一台数字摄影机,大伙用的都是胶片,得精打细算的用,导演系和摄影系的学生练手时间严重不足,製片经验匱乏,就连拍gg都是很好的机会。
如今你们隨隨便便就能拍一部小成本电影,发到网际网路平台上就能收回成本。
而且你们也不用仅仅局限於现实题材和小范围简单布景,【星河影都】专门和北影、上戏合作的『青年摄影棚』,能让你们以极小的费,就体验到特效背景拍摄的魅力。
科幻、动作、玄幻、都市异能,这些你们都能一一去尝试。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就今年我们北影导演系大四学生的毕业作品申请,其中就有三部科幻、两部玄幻和一部仙侠短片吧?”
王皓这最后一句话,是看嚮导演系的系主任问的,而这位也是立刻就点了点头,表示王皓说的没错。
“看,当中国能以全球最低成本稳定供应220多种工业製成品时,电影產业和你们,自然就能享受到这样的红利。
而有了这种工业基础的革新和提升,更棒的创意以及题材,也才会从童话变成现实。”
“那么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改变,你们又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觉得你们最重要的就是得先意识到这一点,得意识到整个行业正在进行飞速的改变。
校园里的生活是美好的,也是迟缓的,虽然新校区这边和我们星河集团也建立起了深厚的联繫,但外界的变化传导到学校內部,依旧还是有所延迟。
作为一名创作者,意识到外界的变化,才能让你们始终保持敏锐的嗅觉。
这种嗅觉不仅仅是关注行业动態、前沿技术、最新理念,还有市场风向、政策法规、大眾喜好。
好在如今网际网路和信息技术发达,这应该能帮助你们大大降低获取相关信息的难度。”
“至於说在学校里的是该专注基础还是该追逐新技术新方法。
就我个人的看法,还是得根据你们每个人的情况来。
比如说大一、大二,那肯定是得把基础打扎实,大三、大四,就可以考虑加大实习频率,多多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和理论。
当然,要是学习能力强,这种节奏加快一些也未尝不可。
唯一要注意的是,如今行业內部已经没什么艺术、商业之类的划分了。
仅就星河影业內部来说,我们对於一名导演的要求,是远超过去所谓的艺术导演或者商业导演的要求的。
理论水平、审美水平、实操水平、认知水平,甚至是物理化学、歷史政治等知识,这些都是我们要考量的。
目前星河集团招收的助理导演,起步就得是顶尖院校的硕士水平,而且最好是有跨专业的、文理兼备的求学经歷。
比如说你们在硕士阶段,起码得选择我们和学校联合开设影视特效技术、新媒体、影视动画等专业,而不是纯影视理论研究一条路走到头。
更具体的情况,你们也可以关注星河影业每年的校招信息。”
“好啦,时间不早了,”王皓抬手看了看手錶,“最后一个问题吧,谁来?好,这位同学。”
“王师兄您好,我是新媒体艺术系的大二学生,我想请问一下,对於影视行业的未来您怎么看?”
“这个问题就有些大了,具体是哪方面?”王皓笑笑。
“嗯……技术方面吧,我比较关注这些,前沿科技,比如时下比较火的元宇宙、虚擬实境这些。”
王皓点点头,示意那名学生坐下,然后说道:
“这位同学问到行业內的前沿科技方向,却是,仅就我们集团公司而言,当前你们所看到的,也仅仅只是个开始。
基於现有的中国工业化根基,我们正在尝试著把最前沿的科技注入到影视製作的每一个环节。
这,才是中国电影引领全球的真正底气。
在【星河影都】的新片场,我们正在尝试著落地一种多角度多机位全自动数控立体摄影系统。
这套系统基於秦川工具机的五轴技术和大疆的无人机技术升级而来,12台摄影机能通过智能ai算法全方位多角度实时捕捉演员动作和表演,配合国產的控制系统,响应延迟低至0.01秒。
以往需要6个摄影师轮班操作的动作戏,现在1个人就能监控全场,拍摄效率提升3倍以上。
机位切换?正反打?多次拍摄?不存在的,到时候直接力大砖飞,直接一次解决!
还有3d列印,这是当前最前沿的生產製造技术,我们联合珠三角的3d列印產业集群,赋能道具造景等步骤,实现了“设计即生產”的闭环。”
王皓一边说,还一边隨手將手机里的视频照片投影到大屏幕上。
“这是我当初拍摄的《火星救援》里面的火星基地建筑群,其中40%的实体道具都是由工业级3d印表机製作的,用的是国產光敏树脂材料,成本比传统手工建模后的开模生產降低了50%,列印精度却能达到0.1毫米,连墙面的风化纹理都能一次成型。
对比好莱坞还在依赖人工製作的传统工艺,我们的造景周期从3个月直接压缩到28天,这些节省的时间和成本,最终都转化为创作的自由度。
目前【星河影都】的道具生產工厂有三台这样的设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凭藉学生身份在厂区app上提交申请然后参观。
当然,以上这些还是基於当前前沿科技进行的行业设备更新升级。
事实上,我们星河集团不仅在投资当下,也在大力布局国產影视行业的下一个10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