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中国电影引领世界(2/2)
孙大圣用的什么武器?
如意金箍棒!
它有多重?
书里写了,“定海神针铁,一万三千五百斤。
按中国目前的钢產量,不含瞒报,一年能產一亿五千万根如意金箍棒!
这是什么概念呢?灾难级的供大於求,在我国甚至都匹配不到这么多猴。
但他们绝对没想到,仅仅是六年之后的今天,我党百岁生日的时候,献礼的保留节目居然是环保奇观,社会主义灯塔!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就是位於敦煌的光热电站,纯绿色能源。
作为亚洲最大的熔岩塔式发电站,敦煌光热电站有14500面反射镜,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相当於造林1万亩。
如此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產业,放眼全世界,绿色能源几乎都是我国,过去是西方逼著我们搞节能减排和碳交易,如今你看他们还说吗?
所以不知不觉,我们中国的工业水平,以及发展到了一个全球领先,甚至是难以揣测的层次。
像是这几年里,在中文互联上,不少人提到中国製造,喜欢用一个新词。
工业克苏鲁!
我最开始是不喜欢这种叫法的,为什么?
凭什么形容中国工业的强大要用“克苏鲁”这个陌生且小眾的西方词汇,克苏鲁是什么我都不知道。
但在了解了“克苏鲁”的意思后,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个形容简直是绝了。
不理解?
不理解就对了!
克苏鲁就不是用来让你理解的,而是用来让你害怕的,即便你已经从网上了解了不少中国工业的方方面面,依旧也不清楚这玩意到底是什么?甚至在脑子里不能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图景来对应它。
只在心底留下了几个模糊的印象:巨大、不可名状、怪物!
这就够了,这个概念的正確理解方式就是这样,中国工业无法理解、不可认知。
中国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恐怖的工业巨兽,还真就是这样,巨大的规模叠加全產业链优势,足以顛覆一切现有的逻辑模式。
如今,这种顛覆性的力量不过是渗透到了电影產业。
王皓导演很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並积极与之交融,以实现对好莱坞和欧美影视產业的超越。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王导的这番举动,成果还是不小的,希望王导能在这种中国工业的加持下,继续拍出好看又卖座的电影作品吧。】
类似这样的评论文章,在知乎上还有不少,而隨著王皓讲课视频的进一步火爆以及影响力的扩大,就连官媒也都开始纷纷下场。
首先就是王皓在课堂上所提到过的那些公司。
原本在各大媒体平台上默默无闻的这些公司,比如说秦川工具机、洲明科技、七维科技,纷纷转发了王皓的视频,而他们的股票,也都迎来了一波上涨。
然后是官媒开始下场,先是转发、引用王皓的课程发言,然后开始介绍中国的电影工业化体系。
当然说是中国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实际上国內这方面真正成熟的,也就有且只有星河集团一家。
所以官媒的报导大多都是围绕星河集团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包括他们家的上下游所涉及到的公司。
而在这之后,官媒又再进一步,开始借著这股风潮,从电影工业化体系引申扩充到“中国工业”,对其大加宣传。
关於这方面,宣传部门那边还特意通过文化部门諮询过王皓。
毕竟风潮是由他带起来的,而且要说宣传,王皓的手段也並不简单。
在王皓的建议下,宣传部门並未像过去一样放一些超级工程的宣传片,而是选择了更接地气的手法。
他们直接拉著工业部门的领导,同时邀请了王皓以及抖音的负责人团队,一起开了一个会。
然后那些网友们很快便发现,他们所刷的抖音,看的b站中,一些粉丝数量不少的博主,纷纷加入了一个#身边的工业化#的活动。
他们有的是根据自身所接触过的些许工业產品,探寻它们的生產过程,追溯那些隱藏在工业化背景下不为人知的秘密。
比如一名科技类博主,就探寻了大名鼎鼎的华强北,带大家看看中国工业是如何將电子產品打成白菜价。
还有一名旅游博主,之前一直不温不火,结果安定下来找个班上之后,因为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段有关於超大件工业品转运的视频后,恰好赶上抖音宣传中国工业化的活动,视频事业立刻就迎来了春天。。
“今天要运送400吨的核电低压转子。”
仅仅是这样的一句话,就吸引了百万观眾前来围观。
大家看著视频里,那几百吨的“老铁”一点点被挪上车,慢慢运往目的地工厂,一路上不仅是视频创作者航拍的技术解说风趣幽默,网友们对於大件运输过程中拆红绿灯、路牌、收费站的过程也感到十分新奇。
他们戏称这是新型的解压视频,足以和修牛蹄、锻刀大赛以及洗地毯相媲美。
而这背后所隱藏的,实际上是广大人民群眾在了解到我国工业蓬勃发展和强大后的心潮澎湃,那些工业奇观,確实是极大地提振了民族自信。
当然在这个过程,很多接到工业部指示的大型国企也在发力。
比如说知名的財经博主“直男財经”就接受到了中国核电公司的邀请,参观了秦山核电站並將整个过程都发到了网上。
观眾们通过他的介绍,也是首次极其直观地了解到核电站內部是个什么模样,这大大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可以说经过这样一番活动,大量的中国群眾对於自家工业化体系的强大,总算是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