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08884:猎人与猎物的逆转(求月票!(2/2)
两艘庞大的帝国战舰迅速调整姿态,建立了紧急接驳通道。
随着舱门液压机构发出整齐划一的嘶嘶声,“东方”号的海军武装部队早已整装待发。
他们身着深蓝色防弹甲,手持激光卡宾枪,在军官的号令下,如潮水般涌入“迅捷天鹰”号的舰内,与舰上原本扼守着核心舱室的官兵们汇合,对残余的异形登舰部队形成了前后包夹之势。
这高效的协同作战,得益于人类帝国广袤疆域内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基石:标准通用建造模板(stc)。
无论是卡利西斯舰队,还是哥特舰队,乃至银河中任何一支悬挂着双头鹰徽记的帝国海军舰队,其主力舰船的设计都可谓大同小异。
她们大多源自同一套古老的stc模板,再根据战术需求进行同比例的放大或缩小,演变为战列舰、巡洋舰或护卫舰。
因此,即便帝国海军的战舰内部结构庞大且错综复杂如迷宫,但只要有通晓古老技术的高阶技术神甫在场,总能根据其设计上的总体一致性,迅速梳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增援与防御方案。
这极大地提升了卡利西斯舰队官兵驰援“迅捷天鹰”号,解除内部威胁的效率。
“东方”号作为一艘满员的高速战列舰,其兵员数量远超轻巡洋舰。
仅这一艘舰船所带来的临时人员补充,理论上就足以让遭受重创的“迅捷天鹰”号恢复八成以上的战斗力。
两舰的指挥舰桥上,通讯频道被密集而急促的数据流与语音指令所占据。
“‘东方’号呼叫‘迅捷天鹰’号,我舰已压制住敌舰残部,贵舰损伤情况如何?”
“‘迅捷天鹰’回报,舰体结构稳定,但多个炮组人员损失惨重。请求人员支援,优先补充左舷宏炮甲板。”
虽然双方军官的口音与方言各不相同。
但帝国海军的军官们都必须学习艰涩而古老的高哥特语作为通用指挥语言。
正是基于这个共同的语言基础,双方指挥层的沟通得以顺畅进行。
很快,那些因为船员被异形屠戮殆尽但武器系统尚完好的宏炮炮位,开始通过重新调度的备用船员恢复运作。
然而,在底层的炮手和水兵之间,沟通的顺畅程度就远不如军官了。
在“迅捷天鹰”号宽阔但昏暗的左舷宏炮甲板上,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血腥味的混合气息。
紧急照明灯忽明忽灭,将巨大的炮弹装填机构投射出摇曳的、怪物般的影子。
这里是舰船的肌肉与骨骼,是成千上万名水兵用生命与汗水驱动这艘钢铁巨兽搏动的地方。
一群来自“东方”号的卡利西斯水手,在一名哥特舰队军士长的带领下,正手忙脚乱地试图让一座沉寂的宏炮炮组重新运作起来。
这些支援而来的水手,他们操着一口对于哥特星区土著而言几乎无法听懂的低哥特语方言。
“把那个压力阀拧开,快!”军士长大吼着,用手指着一个布满管线的复杂控制台。
一名年轻的卡利西斯水手愣了一下,随即用他那浓重的口音回答:“oui, chef?”
“什么‘喂’?是‘拧开’!拧开那个该死的阀门!”
军士长气得胡子直抖。
对于听惯了本土粗砺发音的哥特人来说,“oui”这种发音听起来就像是某种软绵绵的、毫无力气的咕哝,犹如巢都下水道中叫唤的青蛙。
语言的隔阂,如同舰体上看不见的裂痕,困扰着双方的协作。
然而,尽管磨合的过程充满了误解与困难,但他们毕竟都是在冰冷舰船上度过了大半生的老练水手。
在“以哥特舰队船员为核心,卡利西斯舰队船员为辅助”的临时补员思路下,协作的雏形开始显现。
更熟悉本舰操作的哥特舰队老兵,自然而然地担任起了发令者与指挥者的角色。
当语言不通时,他们便开始使用最原始也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一名哥特炮长放弃了喊叫,他直接抓住一名卡利西斯水手的肩膀,将他推到一个巨大的杠杆前,然后用手做出一个用尽全力的下拉动作,同时嘴里发出“嗬——嘿!”的号子声。
那名卡利西斯水手瞬间领悟,他咧嘴一笑,露出被劣质营养膏染黄的牙齿,然后用同样的号子声回应,与两名同伴合力将沉重的杠杆猛地压下。
随着一声巨响,巨大的炮弹被送入了装填轨道。
另一边,一名哥特工程师指着一排闪烁着红色警报灯的仪表盘,对着几名卡利西斯同僚比划着拧动和关闭的手势。
卡利西斯船员们心领神会,立刻娴熟地操作起来。
他们母舰上的设备,虽然外观细节不同,但其工程原理和操作逻辑几乎完全一致——这便是stc的伟大之处。
作为长期服役的水手,舰上的操作在stc模板下皆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在‘东方’号上会的,在‘迅捷天鹰’号上也一样派得上用场。
整个炮组的运作,充满了一种“凑合着过”的混乱美感。
命令靠吼,沟通靠比划,协作靠的是水手间长年累月形成的肌肉记忆和对机械的本能直觉。
但这套看似粗糙的体系,却奇迹般地运转了起来。
伴随着第一声迟来的怒吼,这座沉寂已久的宏炮终于重新喷吐出毁灭的火焰。
“迅捷天鹰”号,这艘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战舰,以一种伤痕累累但顽强的姿态,重新加入了战斗。
两艘帝国战舰,一左一右,加入了太空野狼对那艘被困的黑色方舟的围剿。
它们与“冰霜之牙”号等阿斯塔特战舰形成了完美的交叉火力网,将毁灭性的炮火倾泻在异形的舰体之上。
针对黑色方舟的围猎,开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