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2章 无攻不破之雄城(中)(2/2)
残阳日落英雄血。
男儿自有百万兵,
纵是雄城亦等闲。
这首诗反映出莲大可汗的自信:在自己的“百万雄师”面前,天下间没有攻不破的雄关。
绝对的自信来源于绝对的实力,除掉派去阻击的卫军,攻城的卫军足有四十万,而城里的守军只有四万六七千而已。
章水和贡水会合而成赣江,高大雄伟的赣州城建于赣江边上,周十三里,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共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五座城门。除了镇南门不靠江,其他四门皆建于江边,从西北部的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再从八境台沿贡江经涌金门、建春门至东边的百胜门。可谓三面环水、易守难攻。
莫看大可汗在诗中吹嘘自己有百万兵马,似乎未将小小的赣州放在眼里,可半生都在马背上度过的他,又岂会真如此浅薄?刚扎完营,便带着大学士刘好古在侍卫的保护下绕城巡视敌情。
绕城一周后,大可汗的脸色阴沉起来,“此城着实不易攻!五座城门四座靠江,南边的镇南门虽不靠江,却有两重瓮城、三座城门。不好打呀不好打!”
“陛下口中虽说不好打,可依老臣看,分明是胸有成竹哩”,知徒莫若师,刘好古平静地说。
望着白发苍苍的刘好古,两鬓斑白的苏勒坦心生感慨,对自己的这位启蒙恩师,他一直有种莫名的情愫。呵呵一笑,“还是刘师傅了解朕!朕观察了一番,镇南门虽然最坚固,毕竟不靠江,可主攻此门;其他靠江的城门,西津门、百胜门设有瓮城,可辅攻。建春门、涌金门无瓮城,可主攻。尤其是涌金门,既是城门又是码头,船只靠岸便捷,若用战船载炮驶近轰之,必有奇效!”
“陛下英明睿智、眼界高明!涌金门自宋以来,便一直是赣州繁华码头之一,除此之外,西津门外便是渡江津口,亦是繁华的大码头”刘好古听罢连声恭维,为皇帝陛下讲解起赣州的历史来,恰如四十多年前那个诲人不倦的青年。
五十多岁的大可汗垂头受教,亦如四十多年那个活泼可爱又淘气的孩童。猛然,老孩童扬起马鞭,指着东北隅城墙上的一座石楼问道:“刘师傅可知那是什么?”
“此乃八境台,相传是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所建。当年孔宗翰任赣州知州,为解除江水年年灌城的灾害,用铁水浇固城墙石基,把土城墙改砌成砖石城墙,还特意在三水交汇处的城墙上砌建了一座石楼,又将登楼所见的美景绘成‘虔州八境图’,故名‘八境台’”,刘好古笑着解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