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不革命 > 第462章 天工七十二年

第462章 天工七十二年(1/2)

目录
好书推荐: 俏丫头与校草同居 光宗耀明 从海岛领主开始 末世:我的物品无限升级 农门替婚之庄园夫人逆袭 非正常美食文 法师之上! 穿成年代文重生女主的对照组 三大拽公主PK三校草 转职成为女大枪的我姓斯塔克?

第462章 天工七十二年

朱简烜给朱靖圭安排好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

在正式的皇太子册封典礼之前,朱靖圭就已经开始按照朱简烜的安排干活了。

册封典礼需要的东西,在去年就已经准备好了。

现在朱靖圭在熟悉整个典礼的流程之余,已经可以了解内阁和尚书台的其他常规事务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到了二月一日,正式的皇太子册封大典顺利完成。

在大明主要宗室、皇子、勋贵、藩君、朝臣的见证下,朱简烜让皇长子朱靖坤站出来宣读圣旨。

正式册封朱靖圭为大明的皇太子,成为大明皇室未来的继承人。

朱靖圭先拜朱简烜,然后反过来站在朱简烜的御座下方,接受所有臣子的朝拜。

册封大典结束之后,大明今年的大朝觐也终于结束了。

海外的藩国君主们开始准备返航,大明朝廷上下即将恢复平时的状态。

紧张了大半年的衙门和公司,现在可以稍微放松一些精神了。

朱简烜就这样选定了一个毫不起眼的皇子当太子。

其他落选的皇子里面,显然有很多人是不甘心的,但都不敢有什么额外的动作,也都没有条件做什么额外的动作。

按照朱简烜的安排,皇子们实习完成之后,都去经营各种产业了,都没有直接进入中央朝廷做事。

组织各种产业投资的皇子们,与中央朝廷和地方的某些官僚当然会有“合作”。

但是在朱简烜这个大帝的威压下,这种合作基本都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难以形成荣辱与共的党羽。

中央朝廷的局势,仍然是皇帝完全主导的,没有人敢挑战皇帝的权威。

绝大部分中央朝廷的官员,对于某个优秀的还想要跟自己合作的皇子,通常都是不得罪也不过于接近的姿态。

他们很多人考虑过下注,但却几乎没有人考虑下重注。

绝大部分官僚都在等着皇帝选定太子,然后好转向去追随太子,这是最安全的选择。

普通皇子们在朝廷和地方上,当然也有一些可靠程度不同的亲信,但都不足以协助他们干成比较大的事情。

他们在太子的竞争上落选了,这些官员大多也都是劝说对应的皇子,事已至此也不要多想了。

所以朱简烜这次立太子之后,虽然大量的皇子、宗室、勋贵、官僚们心中惊愕,但是朝廷上的各种事务却异常平稳。

朱靖圭成为太子之后,就开始每日在内阁、尚书台来回跑,同时还要去皇家产业集团开会。

然后在每天傍晚进宫,去陪朱简烜吃饭聊天,讨论白天的事情。

朱靖圭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这个世界上仅次于大明皇帝的权力。

因为他可以同时参与内阁建议,还能直接与皇帝讨论决策方法。

如果是普通皇子,这样的安排当然特殊,但朱靖圭当了太子的话,这种安排就完全合情合理了。

在朱靖圭基本适应了这种生活之后,朱简烜就继续给他“加担子”。

也就是直接授予他更多的重要权力。

朱简烜很快就决定,在皇家产业公司设立一个总裁职务,由皇太子朱靖圭担任。

总裁目前的权力,就是皇家产业集团事务上的一票否决权。

暂时不让朱靖圭直接决定皇家产业集团的所有事情,但让他通过否决权来控制所有不符合朱靖圭设想的计划。

接下来几年,朱简烜开始一边引导皇太子做事,一边按部就班的给他放权。

首先将内阁的常规政务批复权给朱靖圭,不过朱靖圭批示之后,仍然要拿给朱简烜看。

朱简烜挑比较重要的事情,或者说自认为需要专门叮嘱的事情,专门拿出来跟朱靖圭现场讨论和教导。

普通事务,或者朱简烜觉得没必要说什么的,就直接让通政司下发执行了。

朱靖圭批的越来越多,朱简烜的提醒越来越少。

到了天工六十二年,朱简烜八十五岁生日的时候,大部分常规政务都是朱靖圭在处理了。

只有几个比较特殊的类型,仍然是朱简烜和相应机构人员直接处理。

首先是财政预算和决算,早就被朱简烜授权给了议政院去审议,审议之后报朱简烜批后执行。

然后是律法修订,由刑部负责编撰,由议政院审议修订,经朱简烜审批后执行。

接下来是都察院和御史台以及所有监督审查事务,对应部门拟定方案,由朱简烜批准后执行。

最后是常规都督府和禁军都督府的事务,仍然由枢密院和禁军参谋部审议规划,递交皇帝朱批后执行。

除此之外的常规政务中,还有从三品及以上的公职的任免,仍然需要由朱简烜亲自审阅批准。

也就是说,朱简烜将国家的常规行政权力,基本都交给了皇太子朱靖圭去行使。

朱简烜作为皇帝继续掌握财政、立法、司法、监督、军务权力,以及最上层的人事权。

朱靖圭实际上已经得到了近似于丞相的权力。

因为朱简烜真的老了,八十岁之后当个顾问还行,直接亲自处理常规政务,精神上根本跟不上了。

只能做一些关键决策了。

大部分常规事务,都直接放给儿子去决定,让儿子逐步得到行政权力,也能逐步分担自己的压力。

朱简烜八十五岁生日的大朝觐之后,朱简烜让朱靖圭陪着自己回后宫休息。

朱简烜坐在自己的躺椅上,让朱靖圭坐在自己身边,然后有一搭没一搭的跟他聊天:

“太子,你觉得,现在大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朱靖圭日常就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但是看了看周围之后才开始说话:

“儿臣觉得,大明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区域差异。

“生活在不同区域的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巨大的差异,关键是百姓拥有的和能够获得的收入和资产有巨大的差异。

“这应该是任何国家都会存在的问题,也是大明一直以来都存在的问题。

“但是因为大明现在真正的统一了全世界,直接和间接掌控的区域前所未有的巨大,这些问题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巨大了。

“且不说白夷生活的欧洲与大明的差异,就算是不同区域的大明省份之间差异也越来越大了。”

朱简烜听罢沉默了几秒钟,然后尝试给他一个建议:

“这些确实都是个问题,但是你反过来看的话,这些问题也都是潜在的功绩。

“你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不同地区的差异,我觉得这种差异的原因,还是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不要说那些最先进的各种技术和设备,现在其实都只在很小的范围和很少的机构中运用。

“就算是最为基础性的各种基础设施,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也是巨大的。

“顺天府的百姓大多都用上智能手机随时看影视剧了,而非洲内陆的百姓可能还在天天跟泥土打交道。

“大明本土的主要府城基本都有铁路和公路了,所有县城都普及柏油路了,电力、网络、自来水也都在迅速普及。

“而非洲内陆的很多居民点,除了有一些基本的机械设备之外,生活方式跟一百年前可能都没有太大的差异。

“那你有没有考虑过,让非洲内陆的移民子弟,也都能用上智能手机上网呢?

“让让全世界的所有县城甚至村庄全都连接柏油路?

“把现在我们拥有的最好的技术、设施、商品,都普及到全世界的话。

“不但是一项重大的政绩,也能让大明继续繁荣几十年。”

大明的工业化和科技发展,是朱简烜直接提升了大量的具体方向,然后利用大明朝廷的巨大能量,生拉硬拽着进行的。

朱简烜创造的大量新产业,早期都是通过朝廷力量迅速落实,并在本地产生实际效益。

但是并没有动用朝廷力量将他们普及到全球。

朱简烜要集中力量,继续向上攀最关键的那些科技树,在自己生前把能搞出来的技术都搞出来。

普及的问题可以交给自己的后代。

现在大部分高新技术都在大明本土,甚至集中在中央朝廷机构乃至是科学院里面使用。

澳洲还能稍微跟上本土的技术进度,其他地方都落后一大截。

大明本土几个重要工业区,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和朱简烜前世的二十一世纪非常类似了。

其他大洲人口较多的地方,差不多才进入二战时代的样子。

非洲内陆很多偏远开拓区还处于农业时代,只是已经得到了外部的工业产业的支援而已。

全世界不同地区的发展极端不平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北美暴警:从抓捕吹牛老爹开始!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神鳞记:碧落黄泉之行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