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446章 让子弹飞一会

第446章 让子弹飞一会(1/2)

目录
好书推荐: 绝色毒妃之冷面寒王傲娇宠 余先生,你老婆又逃跑了 完美宠婚:老公,早上好 吞噬星空之我没有外挂 斗罗:绝世唐门之写轮眼截胡天梦 柯学:太太,我喜欢你啊 如意娇宠 诛仙:师承大盈仙,再造三一门 福孕旺夫:重生九零小辣妻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446章 让子弹飞一会

东宫书房的烛火亮至深夜,李承乾指尖捏着朱笔,在江南道的《农桑考绩册》上批注。

册页上“湖州新修水车百二十架,亩产增两成”的朱批还带着墨香,他抬头时,见内侍文忠引着李勣进来,便放下笔笑道:“英国公深夜到访,定是有要事?”

李勣躬身行礼,将密疏双手奉上:“老臣参见太子殿下。侯君集勾结党羽,欲撺掇陛下复辟,此事已禀明陛下,特来向殿下禀报。”

李承乾接过密疏,漫不经心地翻开,目光扫过“玄武门旧事”“复辟勤王”等字眼时,嘴角竟噙着一丝淡笑。

烛火在他眼中跳跃,映出的不是惊讶,而是了然,这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侯将军倒是……念旧。”李承乾放下密疏,指尖轻叩案面,案上堆迭的奏章大多是州县呈报的新政成效。

陇右的水泥厂日产突破千石,安西的商税三月翻番,河南道的流民已尽数安置。

这些墨迹未干的政绩,与密疏上的阴谋形成鲜明对比。

李勣垂首道:“侯君集自恃定策之功,不满殿下重用实务能臣,早已心怀怨怼。此次勾结老臣不成,恐还有后招,殿下需早做防备。”

他偷眼打量李承乾,见太子神色平静,心中越发笃定,太子对侯君集的异动,怕是早已知晓。

“防备?”李承乾拿起一本《稽查司密报》,随手递给李勣:“英国公看看这个。”

密报上详细记录着侯君集近半年的行踪。

西市酗酒闹事、私会旧部、截留吏部任免文书……每一笔都标注着日期与证人,末尾还有稽查司校尉的签字。

李勣越看越心惊,这些事竟都在太子的掌控之中。

不由开口道:“殿下早已知晓?”

李承乾淡笑道:“一个总在眼前晃悠的‘功臣’,若连他的小动作都看不清,这新政怕是也推行不下去了。”

“侯君集跟着父皇夺过权,跟着孤也夺过权,他以为权力是走马灯,谁拳头硬谁就能坐上去。却忘了,如今的大唐,早已不是靠刀光剑影能说了算的。”

李承乾余光扫过密报上“私会王伏胜,谋议复辟”的字样,语气轻得像在说一件寻常事:“他想要权,孤便给了他左金吾卫大将军、吏部尚书;他想挑事,孤便让稽查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的尾巴露得再长些。”

李勣这才恍然大悟。太子哪是冷落侯君集,分明是在刻意放任。

故意让他感受到权力被边缘化的焦虑,故意让他的怨怼发酵,故意让他的阴谋浮出水面。这般不动声色的布局,比直接打压更显高明。

李勣下意识问道:“殿下是想.”

李承乾打断他,语气陡然转沉:“父皇退居大安宫,天下需安稳。”

“侯君集若安安分分,左金吾卫的俸禄能养他到老;可他偏要做乱臣贼子,那就怪不得孤了。”

看向李勣,李承乾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英国公将密疏呈给父皇,又来告知孤,这份心意,孤记下了。”

李勣躬身道:“老臣不敢居功,只求殿下安稳,大唐安稳。”他此刻彻底明白,太子对侯君集的处置早已胸有成竹,自己这趟禀报,既是表忠心,也是踏入了太子早已布好的局。

李承乾重新拿起朱笔,目光落回江南道的考绩册上,仿佛刚才的密谋不过是插曲:“侯君集的事,孤知道了。”

“英国公早些回去歇息吧。”

李勣告退时,回头望了一眼书房。烛火下,李承乾正专注地批注奏章。

那背影沉稳得像座山,让他忽然想起当年的李世民。

却又比李世民多了几分不动声色的掌控力。

“不是孤容不下功臣,是功臣容不下这盛世。”

李承乾轻声呢喃。

其实从最开始的时候,他就明白侯君集这人不能长久。

起初是无奈,毕竟那时还没成气候,更何况早就跟贺兰楚石有所勾结。

但现在则不同,原以为牢狱之灾会让其幡然醒悟。

但终究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从性格缺陷到品性污点,从历史劣迹到现实能力的全面错位,这位曾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从一开始就注定与李承乾的新政朝堂格格不入。

侯君集的性格底色里,藏着致命的“武夫式短视”。

习惯了用刀光剑影解决问题,却从未学会朝堂博弈的沉稳与权衡。

治理天下需要的是房玄龄般精于算计的能臣、长孙无忌般擅长制衡的谋臣、魏征般敢于直谏的净臣,而非侯君集这种只会“打打杀杀”的武夫。

在密室中被王伏胜三言两语煽动,就敢策划“复辟”这种灭顶之罪,足见其政治智慧的匮乏。

对李承乾而言,重用这样一个情绪失控、极易被挑唆的人,无异于在新政根基旁埋雷。

侯君集的品性,早已被历史和现实反复印证为“不忠不信”。

“忠诚”是底线。无论是房玄龄的“鞠躬尽瘁”、长孙无忌的“谨守本分”,还是魏征的“以谏为忠”,本质上都是对大唐、对治世的忠诚。

而侯君集的“忠诚”是有条件的,当权力未达预期时,他便会立刻反噬。

这种“三姓家奴”式的品性,让深知其历史轨迹的李承乾从不敢委以重任。

更何况,李承乾推行的实务科选官制度,本就旨在打破功臣特权,侯君集这种以功要权的心态,从根本上就与新政理念冲突。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侯君集的能力与新政需求完全错位。他是合格的夺权工具,敢冲锋、敢杀人、敢在玄武门的刀光中赌命,但绝非合格的治国能臣。

作为吏部尚书,新政推行了这么久,却连吏部的三维单都弄不明白。

而不让其进入军队发挥能力,本质是对权力风险的精准规避。

李承乾深知,侯君集在原本的历史中,正是凭借军权与野心走到叛乱一步。

他早年随李世民征战,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与军中人脉,甚至在攻灭高昌时独当一面,展现出将才的绝对实力。

但这种实力在侯君集身上,从未与忠诚绑定。

历史上他因私藏高昌战利品被弹劾后心生怨怼,转头就撺掇太子李承乾谋反,试图借拥立之功再登权力巅峰。

对拥有上帝视角的李承乾而言,侯君集的军事能力越强,意味着他一旦心生异志,手中的兵权就越可能成为叛乱资本。

军队是政权的根基,若让侯君集进入军队,等于将最锋利的刀递到一个已知会背叛的人手中。

与其赌他这次会不一样,不如从源头切断风险,绝不让他触碰军权核心。

侯君集的性格缺陷,在军队环境中会被无限放大。

他本就好大喜功,对功劳的执念近乎偏执,早年随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因封赏未达预期便牢骚满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综武写日记,领取万界奖励 斗罗:武魂黄泉,芽衣和雷电将军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大哥说我天下无敌 异界骨龙操作指南 状元郎 半岛:从躲在idol衣柜里开始 霍格沃兹:血脉传奇 神印:我,白玲轩,强娶魔神皇 支教老师出道怎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