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到处都是限制(1/2)
吉尔卡车设计之初,优先考虑的是它的越野性能。
设计师当初就是着重于,让这个型号的卡车,倾向去拉矿石这种体积小、但很重的货物之时的通过性。
所以用这个型号的车来拉粮食的话,其实装不了多少麻袋。
就这,王师傅还要求粮站的搬运工师傅们,尽可能的把麻包往车箱前面装,从而好把车厢的后半截尽量的空出来。
为了让前面装的太高的麻袋不至于坍塌。
王师傅还很贴心的,在货车车厢中部,请人专门焊接的两截大钢管。
然后将早就准备好的木棒,往管子里一插,接下来再横上几根细一些的棍子。
于是一道可拆可用的木桩隔离栏,很快就搭建好了。
或许,他这是出于给货车配重的考虑?
韩晓康是这样猜测的。
要求搬运工师傅们,把堆积如山的装着粮食的麻袋,尽量往车厢前部往高摞?
这种做法,无疑会极大提高搬运工的劳动强度和难度。
而粮站里的这些搬运工,都是粮站从附近找来的临时工,他们按天算钱,并不是论麻袋数量。
这是因为按照粮站领导他那狗屁不通.不是,是出于他那朴实、无私的想法来看:
要是给工人们按照计件来发工资,这和旧社会的那些丧心病狂的资某家,又有什么区别?
靠着让工人们多干,才多给人家三瓜两枣?干不动的群众,那岂不就得饿死?
那种做法,实在是太恶毒了!
现在人人平等,不兴这个.
货车驾驶员王师傅的要求,明显会增加搬运工师傅的劳动强度。
这显然与搬运工们“一点也不想磨洋工”的那颗赤诚之心,产生了原则性的冲突。
深谙人心的王师傅,自然不会冲着这些膀大腰圆、但心地溜尖的农民,亮出他那把1米3的车钥匙,教他们怎么才做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下力人。
而是选择了冲着搬运工们,很是大方的甩出去一条“春耕牌”香烟。
于是。
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双方皆大欢喜。
等到把粮食装好。
王师傅连同他的助手,将绿色的篷布遮好之后,又拿出3条大红绸,开始在货车车厢两边忙活开了。
等到红绸拉好,韩晓康一看上面的字,不由很是诧异:
只见其中一条红绸写着:【坚决支持广大亚非拉的同志,将民xx放事业进行到底!】
而车身另一侧的红绸上面的内容则是:【xx人民人人献爱心,粒粒粮食含真情!】
另外,
王师傅还不忘在篷布顶、最前方的醒目位置挂上一条横幅:【支援阿巴阿巴巴兄弟运输车】。
“这是.几个意思?”
韩晓康不解:“王师傅,你们这是接到了支援非非兄弟的运输任务么?”
“是也不是。小韩同志你别问,现在我也不会跟你解释.有些东西呀,可以做,但是不能说。
出发吧,一路上走着走着,慢慢你就会懂。”
王师傅诡异一笑,“走喽!忙活了一大早上,老子还没吃饭呢!走走走,咱们赶紧去餐饮服务社,整上几个油饼再说。”
既然师傅发话,他的助手兼徒弟自然得有眼色,赶紧跳下车准备开工。
要不然,只要那家伙稍有迟疑,王师傅赏给他的一顿爆栗子,恐怕就是那个徒弟今天的早饭了。
只见助手跑到车鼻子跟前。
随后抽他那支1米3的超大、超级拉风的车钥匙,强行塞进吉尔卡车的侧面、大约相当于人的耳朵位置的小孔之中。
扎稳马步,人与车钥匙合二为一。
助手冲着吉尔卡车就是一阵狂叼!
烂的,同时也懒一批的卡车,随即打了几个不痛不痒的喷嚏,吭哧吭哧哼了几声。
黑烟袅袅,汽油味扑鼻。
这种卡车,它是以汽油小马达点火,随即带动柴油发动机开始工作。
就在韩晓康以为它快要断气的时候,没成想,货车却忽然在剧烈的咳嗽声里,迸发出一股强烈的求生欲。
“轰,轰轰——”
着了!
在让轮胎滚动之前,吉尔卡车习惯性的猛地咳嗽几声、整个车身抖上几下,这才不紧不慢的开动起来。
留给那些站在石台上,正在忙着分春耕牌香烟的搬运工们,一团乌漆嘛黑的青烟,算是感谢他们刚才的辛苦。
货车开到餐饮辐社门口停下。
韩晓康和王师傅,以及助手小马下车吃饭。
有雄赳赳,气昂昂跨进门槛的王师傅带队,这次先交钱交粮票买早餐自然不用排队。
而那些原本排队等着开票的顾客,看着门口停着的那辆货车,当然知道来人是什么身份。
是大家都很有觉悟的避让在一边:“驾驶员同志辛苦了,您先请.”
在这个时期,
驾驶员的地位高,不仅仅体现在这些软实力上,而且他们腰包里的钞票和粮票,也锦上添的给驾驶员,又增添了几分底气。
不过这些家伙,素来是吃拿卡要惯了的。
他们大到一筐菜,小到一颗针,只要能白拿别人的,这些驾驶员是绝对不会自掏腰包的。
一进门。
王师傅叼着烟斜靠着柜台,抖动着腿,就那么斜眼看着韩晓康。
韩晓康不理那家伙装逼,而是在开票员胡茵似笑非笑的注视下,红着脸躲在一边。
见韩晓康不上道。
王师傅正准备依照他以前收拾客户的习惯,冲着韩晓康来一顿含枪夹棒的冷嘲热讽。
正在此时。
餐饮服务社门市后面的桌子上,传来刘合作的声音,“三儿!皮痒了?你一个月60多块钱的工资,咋好意思吃人家一个没收入的农民?”
王师傅听了,脸颊抽抽。
但也没敢吭声,而是伸手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大钱包:“啪——”
“这2块钱、5斤粮票先搁柜台上,吃完再算.够不够?”
“油条来10根,大白馒头来5个.不要杂面的!豆浆来3碗.大表哥,您还要点啥?”
正在吃杂面馒头的刘合作摇摇头,“吃你的,赶紧吃完,好抓紧时间发车。”
与专门在这里等韩晓康和王师傅的刘合作,拼桌坐在一起。刘合作看一眼王师傅,随后压低声音道,“三儿,这位韩晓康兄弟,你就把他看做是我,可懂?”
“啊?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