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游历天下,蛟龙成道(1/2)
第368章 游历天下,蛟龙成道
翌日清晨,熹微的晨光透过窗棂照在宋书航脸上。
宋书航缓缓睁开双眼,只觉得浑身舒爽,整个人好似突然‘活’了过来。
唰!
宋书航猛地坐起身活动着手脚,只觉精力充沛。
“好了,真的好了!”宋书航脸上忍不住浮现出喜意。
他连忙环顾四周,卧房内静悄悄的,空气中还氤氲着淡淡的檀香味,却不见那真人的身影。
见状,宋书航急忙披衣下床,赤脚奔出卧房。
刚至前厅,便撞见一脸忧虑,正在来回踱步的父亲宋伯甫。
“父亲!”宋书航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丝毫没有昨日的病态。
宋伯甫闻声猛地转身,看到儿子红润的脸色,顿时浑身一颤。
旋即,宋伯甫几步抢上前,双手紧紧抓住儿子的肩膀,脸色涨红:“航儿,你……你真的好了,可有什么不适?”
“是,父亲,孩儿从未感觉如此浑身自在。”
宋书航连忙,有些激动的说道:“父亲,真人呢?孩儿要去叩谢真人救命之恩。”
宋伯甫这才想起周承,连忙道:“为父也是刚起,正欲去拜谢真人。下人们说,真人似乎不在客房……”
正说话间,一名管家模样的人急匆匆跑来,面带敬畏,压低声音禀报。
“老爷,少爷,真人……真人在后园,他……他盘膝坐在半空中,周身有法光涌动,我等不敢靠近,更不敢打扰。”
父子二人闻言不敢怠慢,连忙整理衣冠,怀着一丝忐忑,快步向后园赶去。
宋府后园,奇石迭翠,木扶疏。晨雾尚未散尽,氤氲如纱。
此时,在那莲池中央的假山之上,一道青衫身影正凌空虚坐,离地约莫三尺。
周承双眸半阖,面容平静,周身笼罩着一层若有若无的清辉,仿佛与这方天地自然都融为一体。
宋伯甫与宋书航踏入园门,见此情景,更是屏息凝神,连脚步都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周承。
然而,就在父子二人踏足这园中的时候,那盘坐虚空的周承,却缓缓睁开了双眼。
双眸清澈,倒映着晨光与水色,无悲无喜,望向宋书航父子,早已洞悉他们的到来。
“宋员外,书航小友。”周承的声音平和,蕴含着一种难言的道韵,恍若微风拂过的声音。
父子二人闻言,连忙深深一揖到底:“惊扰真人清修,万望恕罪。”
周承身形微动,而后落在那池畔之上,轻笑道:“无妨。是我感知二位前来,非是惊扰。”
旋即,周承脸上浮现出淡淡笑意,目光落在宋书航身上,微微颔首。
“看来小友已无大碍,精气神足,甚好。”
宋书航闻言,再次躬身行礼:“全赖真人神通,驱除邪魔。晚辈斗胆,敢问真人……那纠缠我的魔物,是否已被真人彻底解决,弟子日后是否还会……”
周承轻轻摇头,直言道:“缠上你的魔物已然伏诛,不过……小友身负特殊天命,乃是一种无形造化。”
“此造化非凡,对小友而言亦福亦祸,它能引来昨夜那等魔物觊觎,未来,亦可能引来其他存在的觊觎。”
“这……”宋书航闻言,神色有些纠结。
旁边的宋伯甫也是忧心忡忡地看着他。
片刻之后,宋书航深吸一口气,忽然抬起头看向周承,而后拱手道:“真人,晚辈不想要这天命造化了。”
“晚辈此生只愿做个普通人,侍奉双亲,平安度日,求真人慈悲,将这所谓的天命收走吧。”
说罢,宋书航再次躬身拜下拜。
周承略有意外,饶有兴致地问道:“天命在身,未来或可有一番常人难以企及的大成就,小友当真舍得?”
宋书航没有丝毫犹豫,连连点头,语气恳切:“晚辈舍得!”
“晚辈生于宋家,锦衣玉食,父母慈爱,已是天大的福分。”
“晚辈所求,不过是阖家安康,平安喜乐。有道是稚子无罪,怀璧其罪,晚辈恳请真人将这所谓的天命收走。”
闻言,周承缓缓颔首,目运神光,再次看向宋书航。
此刻,在周承的视野中,天地万物仿佛都虚幻透明了起来,只见眼前这十六岁的少年体内,一点微光沉寂。
这微光便是那天命和造化,是那真魔口中的天道碎片,也是宿命入梦大神通的源头。
“也罢,既是你所求,我便收走你这造化。”
周承不再多言,抬手虚虚一引。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有一股柔和的灵蕴,随着他指尖的牵引,无声无息地笼罩住宋书航。
宋书航只觉得身体微微一颤,仿佛有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被轻柔而彻底地从灵魂最深处剥离出去。
没有难受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卸下了万钧重担的轻松感。
宋书航下意识地摸了摸心口,感觉似乎少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好了。”
周承收回手指,掌心之中,一点肉眼凡胎无法看见、无形无质却真实存在的微光悄然隐没。
“你身上的造化,我已取走。从今往后,你便是一个真正的普通人,不会再引来那等存在的目光了。”
宋书航父子闻言,连忙再次大礼拜谢。
宋伯甫更是连人抬上早已备好的厚礼,各种金银器物、绫罗绸缎等,堆积满满十座大箱。
“真人恩同再造,区区薄礼,聊表心意,万望真人笑纳。”宋伯甫连忙躬身说道。
周承轻笑着摇头,伸手一招,只见两张面额百两的银票飘出,被他收入袖中。
“此去游历人间,些许盘缠足矣。余者,宋员外留作善用,广积福德吧。”周承笑着开口,声音蕴含着一股特殊的韵味,令那宋伯甫不敢再劝。
“真人不收,小老儿实不知如何回报真人恩德……”宋伯甫拱手苦笑道。
周承摇了摇头,刚打算开口告辞。便看到那宋府前院管家又匆匆而来,身后还跟着一位身着朴素灰布长袍的老者。
这老者身形清癯,面容古拙,须发皆白,手持一根寻常竹杖,步履从容,仿佛一个寻常的邻家老翁。
宋家父子乍看之下,只觉老者气度不凡,而且隐隐感觉有些面熟,却想不起在何处见过。
然而,在周承眼中,这老者周身却笼罩着一层常人无法看见的香火金光。
那金光凝练如实质,构筑成一尊高逾十丈的香火金身法相。其香火金光旺盛到在这青天白日之下,亦能光耀数十里。
那老者行至近前,无视了宋家父子,目光径直落在周承身上,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拱手一揖:“老朽王景明,添为定兴府城隍,见过真人。”
“昨夜天象异动,道韵流转,老朽心有所感,知是真人在此显露威仪,出手降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