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身兼三项!备战美国大满贯!(2/2)
同时,也带着些许自己职业生涯未能圆满的遗憾。
“在洛奥之前,你参加的每一场比赛,无论大小,都像是一把重锤,不断锤炼你的技战术和心态,让你在高压下也能稳定发挥。”
王浩语重心长,“千万不要学我,每到关键时候,心态就突然垮掉。”
三次杀进奥运决赛,却又三次与冠军擦肩而过。
无疑是成了王浩职业生涯的最大心魔。
也正因如此,他才更能懂得,心态对于选手的重要性。
“陈金,现在的你,距离大满贯,只差一个奥运单打冠军了。”
王浩提醒道,“这口心气,千万不能卸掉。”
“咱们直板,已经很多年没出过大满贯了。”
上一个斩获大满贯的直板选手,已是三十六年前的刘国良。
也是唯一一个。
随着器材改革和技术演进,横板打法占据绝对主流。
直板打法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
而王浩自己,作为直板横打的集大成者,职业生涯却与奥运单打冠军和大满贯荣誉失之交臂。
这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希望在我退休之前,能够亲眼看到,直板选手,再次登上世界之巅,成为大满贯,甚至是超级全满贯。”
王浩的目光,望向远处,又很快收回,落在陈金身上,“陈金,加油。”
“嗯。”
陈金重重地点了点头。
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握紧了手中的球拍。
“休息够了没?”
王浩突然一拍手掌,“继续?”
“继续!”
陈金活动了一下手脚。
“十分钟死亡摆速,敢不敢尝试一下?”
王浩笑道。
“不是我敢不敢,我是怕王指导你坚持不了。”
陈金一挑眉。
“好小子!”
王浩抓起一把训练球,“我舍命陪你。”
“准备!”
“开始——
话音未落。
一个个白色训练球,裹挟着破空般的力量和旋转,如狂风骤雨般,朝着陈金,奔袭而去。
……
下午训练,更多的是双打。
由李谦负责,王浩则是在旁监督。
陈金和张嘉豪的双打配合,无需多说什么。
一个新加坡大满贯赛的男双冠军,两块多哈世乒赛的男双金牌,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不过,再好的成绩,也是属于过去。
“嘉豪,注意你的保护范围,一定要多准备一板,尤其是在陈金侧身爆冲,不能站在原地不动,必须立马补位,衔接下一板。”
“嘉豪,你发球之后,如果对方摆短,陈金你直接劈长,逼迫对手直接起板,这时候对手只能挂起来,质量不会很高,嘉豪你就准备冲……对对对,就是这样,一定要形成我们自己的得分套路。”
如今的李谦,也是今非昔比。
球台前。
陈金和张嘉豪不断跑位,低声交流,死抠细节。
在乒超联赛时,陈金与许炘搭配,收获了不少双打的经验心得。
此番训练,正好可以融入与张嘉豪的配合中。
发球后的第三板抢攻套路,接发球时的拧拉与摆短控制,相持中的连续性和落点变化,以及在被动防守时的转换与反击……
两人反复琢磨交流,锤炼着每一个细节。
……
晚上七点,体能训练。
在体能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核心力量、下肢爆发力以及耐力训练。
杠铃深蹲、卧推、腹肌轮、跳绳、折返跑……每一项训练,都在挑战陈金的体能极限。
身兼三项,对体能的要求,更为苛刻。
其是在赛程密集的大满贯赛事中,没有充沛的体能储备,一切技战术都是空谈。
训练时多流一滴汗,赛场上就多一分底气。
体能训练后,往往已是九点。
但,陈金的训练,仍未结束。
匆匆补充了些能量,便再次回到训练馆。
而他的混双搭档叶思佳,已经热身完毕,等候多时。
看到陈金满头大汗地跑来,叶思佳笑了笑,递过一条毛巾:“陈金,终于又能跟你搭配混双了,多多指教。”
两人同期,都是去年u16选拔赛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叶思佳的成绩,虽然不如陈金那般耀眼,但也令人欣喜。
多哈世乒赛上,单打四强的战绩,足以证明叶思佳的实力。
这次美国大满贯,教练组让陈金和叶思佳搭配混双,显然也是在为国乒的将来铺路。
叶思佳的打法,同样是男子化。
力量足,旋转强,摆速快,球风刚猛凶狠。
与陈金的风格,相得益彰。
唯一的问题就是,两人都是右手持拍。
跑位问题,以及中间位的处理,成为两人训练配合的关键。
训练甫一开始,问题果然显现。
由于两人走的都是刚猛路子,连续相持能力极强。
因此,搭档配合,无法像之前陈金和李玲涵那样,前后站位,一攻一守。
虽然两人曾搭档过世青赛混双,但自从世青赛以后,叶思佳便再也没参加过双打。
而且,大满贯的混双对手,与世青赛的对手,不可同日而语。
对双打的要求更高。
与陈金相比,叶思佳的双打经验,明显不足,跑位补位,意识稍差。
有时候,一些偏她正手的球,球速太快,来不及反应,她会下意识伸手去接。
甚至,忘记跑位。
中间位的球,更是如此。
两人的球拍,几次撞在一起,差点把捏不住。
“叶思佳,你拉完之后,不要站在原地,赶紧跑位。”
混双教练大声喝道,“你要相信陈金,及时让出位置,同时做好补板和衔接的准备。”
“对不起。”
叶思佳一脸歉仄,“我的,我的。”
“没关系,慢慢来。”
陈金安慰道。
见叶思佳的双打意识,确实相对弱了些,在混双教练的指导下,两人开始有针对性地练习。
从最简单的定点摆速,到复杂的全台不定点跑位。
好在,叶思佳的球商和调整能力极强,很快便已适应双打的节奏。
一旦跑位补位的问题得到解决,两人的火力就能充分发挥。
陈金的正反手暴力弧圈,结合直板的台内控制,再加上叶思佳的强大相持能力,只要阵势拉开,便如摧枯拉朽,威力惊人。
“哎哟,不错哦。”
看着两人越来越默契的配合,混双教练的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虽然在跑位上,两人还需要更多的磨合。
但,在进攻的侵略性和节奏上,陈金和叶思佳却很合拍。
……
晚上十点半。
大部分队员都已结束训练,回宿舍休息。
训练馆,逐渐安静下来。
只剩下几道身影,仍在加练。
而陈金便是其中之一。
针对当天训练中暴露出的某个特定技术环节进行强化,或者是练习一些新的技战术套路。
有时候,王浩也会跟陈金一起,陪他进行多球训练。
或者,观看比赛录像,拆解对手的技术特点。
“你看雨果的反手拧拉那一板,突然性很强,落点也能刁钻,注意他出手瞬间,手腕的变化……”
“菲利克斯的握拍方式,虽然跟推挡差不多,但他的反手横打,在发力的时候,手指有细微的调整……”
灯光下。
一老一少,两颗脑袋,凑在平板电脑前,仔细观看,认真分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