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团长来了(求月票)(2/2)
……
畹町,是滇西最南端的一座小镇。
1932年开始设镇。
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后,成为国内公路的终点。
用石头建成的畹町桥目前成了唯一一座在西南边陲重要的交通运输大桥。
以桥为界,因此畹町也是“国门”。
同古保卫战已经结束了,而虞师却刚刚走出国门。
虞啸卿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唐叔,为什么全师都闹肚子了?是不是伙食出现了问题?”
唐基笑眯眯地道:“虞侄,这都是水土不服的正常现象。你看我,昨天晚上不也是拉了四五次吗?”
为了拖缓行军速度,唐基让人在饭菜里下了泻药,一个师吃了全拉肚子,上面派军医来查,汇报上去的结果是虞师的士兵体弱,水土不服,引起闹肚子。
这样的部队就算运到前线,也拿不动枪,加上虞震天有人脉,稍微疏通一下,上面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虞啸卿怒气冲冲:“同古正在打仗,200师正在浴血奋战,我们虞师却在这里整天晒太阳,你们的良心不疼吗?”
唐基依旧笑眯眯:“虞侄,你还是太年轻了,我问你,这次远征一共有几个师?”
“十个。”
“打仗的有几个?”
“戴安澜的200师算一个,廖耀湘的新22师,还有刚调过去的孙立人的新38师,一共三个!”
“这就对喽!”
唐基指着桌子上的一份地图:“虞侄,难道你就没有发现吗?跟日军作战的十之有三,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很多师都处于防守观望的态度!我这么说你明白吗?”
虞啸卿气道:“保存实力,各自为战?”
“虞侄,话不能这么说,人只有活着,才有机会。死了,一切都没了。就说同古保卫战吧,你觉得200师是死守同古好,还是突围保留实力好呢?”
虞啸卿沉默着,不想回答。
“我来告诉你吧,200师如果早点撤退的话就不会元气大伤,或许还能在平满纳进行一次会战,可现在日军已经有第33师团、第55师团,另外还有56师团不知所踪,据我所知,日军第18师团已经从仰光登陆。这可是整整四个师团的兵力,大概七八万人,虞侄觉得,我们十万人能对抗八万小鬼子吗?”
按照以前的算法,三对一甚至五对一或许才有胜算。
现在几乎是一比一,唐基已经预料到了,腊戌失守,很可能会引发一次溃败。
当然,他同样也想过,这次或许是一次机会,一次让虞师脱胎换骨、重新壮大的机会!
因为溃兵多,他们虞师就可以趁机收编,而且如果能够凭借怒江天险守住最后一道防线,那么虞师就是功不可没的大功臣!
虞师自然而然发展成为虞军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得不说,唐基老谋深算,把每一步都看的很清楚。
但这些全都是为了给虞师谋福利,而不是为了杀鬼子。
虞啸卿实在憋不住了,咆哮出声:“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什么都不做吗?”
唐基道:“虞侄,如果有兴趣,你可以陪我下棋。”
虞啸卿气得把桌子上的棋盘掀翻了,厉声喝道:“余治,李冰,张立宪,何书光,你们传我的命令,集合川军团,准备出发,迎战倭寇!”
可是他这一声令下,就像是晴天打了一声雷。
只打雷,没下雨。
“你们四个,快去!”
“我在这里,我看谁敢动?”
这时门口传来一个声音,接着走进来一个人。
正是他的父亲,虞师的师长——虞震天。
此人虽然已经五十八岁的人了,身材挺拔,笔直地如同一把利剑一样。
虞震天看着自己的儿子这么不精通人情世故,厉声说道:“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到现在都不明白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好吧,假设我指挥虞师出战迎敌,敌我兵力悬殊,恐怕到最后连裤衩都输掉了!然后日军一路北上,长驱直入,最后还会跨过怒江,直捣黄龙!”
他指着沙盘继续说:“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退守禅达,保住怒江最后的这条防线!而不是意气用事,拼个鱼死网破,这对战局没有任何意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