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357章 站在1987,再看写给孩子的信

第357章 站在1987,再看写给孩子的信(1/2)

目录
好书推荐: 偷来的仙术有点神 重生之切割机 重明仙宗 游戏旅途 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武极破神传 仙荒劫 我们的崛起时代 九天神凰 轮回空间,但画风不对

第357章 站在1987,再看写给孩子的信

众编辑一时间沉默无话。

余切以后来人的经验肯定道:“难道你们没有总结过吗?”

刘白宇苦笑道:“总结当然是总结过。但是谁敢说这句话?万一以后越写越短,难不成又改回来?”

余切一听就无语了:小说怎么可能越写越短?

你高估了作家的节操!

他道:“写短是不可能的!《联合文学》那边开始接受大陆小说,以字数甚至行数算钱。写的越多,钱越多。”

“另外,确立著作权的呼声一直相当高,一旦草案出来,就要按字数来给版税,你们《人民文学》要做表率!”

原时空,诗人查海生家里,就是靠版税带来的稿酬重新修建了楼房。查海生死后,他的母亲每次都要感谢来拜访她的编辑。

余切如数家珍:“我们再看看,实验文学刹车后会怎么样?字数会变多,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的界限变模糊。通俗文学自然要写的更长。”

“物价飞涨,杂志也涨价,怎么让读者接受?多刊登长篇小说,让杂志变厚……方方面面来看,小说必然是要越写越长的。”

编辑们楞了片刻,有人抄出笔在纸上复述余切刚才的话。

还有的人,用惊讶的眼光看着余切。

这几个月《人民文学》来了不少新编辑,他们大多听过一些余切眼光准的传闻,没想到竟一点儿没夸张。

传闻中,“融冰之旅”此事几乎是余切促成的,其他人不要看岁数大、资历老,却判断不了局势。王濛一开始以为访问团不过是“做一些有益的文学探讨”,没想到几场辩论后,竟然牵扯到了认祖归宗的问题。

作家们都嗨了,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越聊越深入,顿时成为华人圈的大事!两岸三地的华人作家们,纷纷写文登报替他们隔空应援。

此时,又有消息传来——宝岛那边长期禁锢的探亲政策,已有解冻的预兆,那些发出声音的老兵们,不再被阻拦,岛内的报刊又反常的宣传起了“余则成”这个人……

这一切指向数十年坚冰的融化。

王濛才如梦初醒,半道飞往美国,要参加这一场文学盛事。

如今王濛因“实验性文学”被批评,要是放在之前,他怕是要主动辞职了。正是因为“融冰之旅”的光环,让王濛还能再坚持干几年。

洞悉力啊!

刘白宇哈哈大笑,转过去对全体编辑道:“自从《钟山》和《京城文学》那两篇稿子出来后,现在流行起‘余学’,果然没有流行错!洞悉力是作家的关键!”

“这些话扩展下来,不又是一篇研究稿?”

随后的审稿会上,《背起爸爸去上学》获得通过。

刘白宇问余切,为什么不在《十月》投稿?

余切道:“因为要让更多人看到。《十月》虽好,毕竟不能深入到每一个地方。”

刘白宇顿时明白了:怪不得这小说写的很质朴。

《背起爸爸去上学》行文用语很有《小鞋子》的风格,像儿童作家写的小说。小学生读来是希望和鼓励,成年人读来,他们知道其中的艰辛,心里只觉得很酸楚啊。

“那我和王编商量一下,尽量把这一篇小说放在首页,封面上也特意突出。”

“劳烦你了。”

……

另一边,金介甫晃荡几天,终于到了大地湾遗址所在的宁县。

此地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平均海拔达到一千多米,因为地形崎岖,无论是国道还是铁路成本都远高于平原地区。

然而在农业时代,这里却是个物产丰盈之地,是北疆和中原地区的必经之处。

秦太子扶苏当年在这做项目经理,修筑“秦直道”,唐朝时,宰相狄仁杰在这里做宁州刺史;后来范仲淹路过这里,特地留下祭表赞扬狄仁杰……历朝历代都有名人,只是在近代落伍了。

上一次有文人在这留下足迹,已经要追溯到明代。

金介甫胸怀壮志,他心里想:中国的处处都有历史,哪怕是这么一个小地方。我要把余先生的名字,写在这里。

衣着考究的洋教授来了咱宁县!

金介甫一下车就受到了热烈欢迎,当地以为金介甫来投资的,全来找金介甫商量。没想到金介甫却是来见一个农村娃,大家就有点失望,考虑到金介甫的安全,安排了一个司机带他过去。

金介甫又拒绝了。

一些人认为金介甫是国际主义战士,诚恳的对他说:“你要找的那个娃,还在宁县下面的小山村,你要到那里,还要走上一天一夜。”

“山里面的人没见过白人,恐怕你会被围起来,当猴子来看。《小学生准则》里面有一条规定——不要尾随、围观外国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因为现实是反着的。”

又有人警告他:“金教授,你被围观还算是好的,万一被当成猎物打死了怎么办。山里面的人有枪。”

金介甫也算是个硬汉,啥啥特殊安排都不要。

你说这里危险,难道比湘西的寨子里更危险?

当年金介甫一路奔波终入凤凰城,犹如探险家闯进了香格里拉,那里是人间罕有的仙境,只要我不故意招惹别人,对人事事客气,怎么会被为难呢?

一天一夜后,金介甫如愿见到李永,亲眼看到李永拿走了那五百块钱。

这是一个真诚朴实的小男孩。他只有七岁,还没学会撒谎,整个农村学校的教师都为了“余切”和金介甫感到激动,但李永不知道作家余切是谁,他班上的人也不知道。

他长得太矮小,看上去比同龄人岁数更小。

对于余切,学生们只知道这是一种三角函数。

巴老、马识途,他们都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从嫌疑人开始的密教人生 创世纪超能鹿战队 半岛:被做票的我不再躺平 二周目,她们的救世剧本是假的 重生后,她们抢着给娃当妈 华娱从忽悠富贵花开始 说好合租群友,咋成了可爱学姐? 请公主称父皇! 完蛋!我把反派大佬撩红温了 恶婆婆穿成小奶团,擼起袖子揍全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