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我笑杨一清无谋,边宪少智(2/2)
“以杨阁老的强势性格,只怕眼里更在乎输赢,并不计较张凤贪了多少。”
毕竟,连金献民那种证据确凿的贪官,都能因为政治正确被平反了,何况一桩还没开始查的案子。
萧翀闻言,再次有拂袖而走的意思。
好在裴元及时说到了正题,“这次卑职过来,就是担心杨阁老会行差踏错,落入别人的算计。”
说着,将衣袖中的卷宗放在桌子上。
萧翀见状,狐疑的问道,“这是什么?”
裴元看着萧翀正色道,“这是我意外从别人手中截获的一些档案,里面记载了许多张凤贪渎的证据。”
萧翀听了吃了一惊,连忙欠身将那卷宗拿到手中,随后借着烛光快速的翻阅起来。
萧翀跳着看了几页,将那卷宗仍回案上,故作轻松的说道,“这些东西只要识字的人就能写,能证明什么东西?”
裴元听了笑了笑,将那卷宗拿回,直接凑在灯烛上将那卷宗点燃,看着那卷宗慢慢燃烧起来。
萧翀惊疑的看着裴元,“你这是?”
原本萧翀还以为裴元是拿了这些东西,跑来谈什么条件,现在这一手,倒让萧翀有些看不清他的立场了。
裴元见那卷宗烧的很快,将它扔在地上,也不理会,随即对萧翀道,“这东西不重要,卑职也不是拿来要挟右副都御史或者杨阁老的。”
“卑职想提醒你们的是,无缘无故的,怎么会出现这么一个东西?而且,我手上这点,就是全部吗?”
萧翀被裴元这一点,也很快悚然而惊起来。
“你的意思是说,有人已经提前围绕张凤做好了局,就等着杨阁老往里跳?”
裴元摇头,“这个嘛,卑职也说不清楚。”
“只不过想着这些日子一直被边宪骂,实在是被骂烦了,索性就来当杨阁老的同党算了。”
“正好卑职又听说萧副都御使要南下山东查案,就把截获的这东西拿来借献佛了。”
萧翀闻言,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杨廷和给他的指示,确实是保一保张凤。
就算张凤确实不清白,也最好是让张凤和之前平安落地的何鉴一样,争取一个体面收场。
结果没想到,区区一个贪腐案,里面的水竟然这么深。
萧翀仔细一想,裴元刚才提醒的事情,非常的有道理。
裴元刚才拿来的卷宗,大部分是牵扯到张凤在苏松巡抚任上的,只有小部分是张凤去山东上任后的事情。
可是这次山东按察司弹劾,主要就是弹劾的张凤在山东的所作所为。
由此可见,还有猛料在后面呢。
甚至别人早就准备好了,就虎视眈眈的等着杨廷和往下跳呢。
裴元今日此来,简直堪比在官渡之战前,携带关键情报跑来投效的许攸许子远啊。
若不是杨一清无谋,边宪少智,捏着青签案不放,逼得裴元只能投效杨阁老这边,只怕杨阁老在这事儿的角力上就得吃一记暗亏。
杨阁老皮糙血厚还好说,弄不好出来背锅的,就是萧翀这个直接经手的人。
想到这里,萧翀忍不住一改对裴元的态度,对他感激的说道,“子远,你来的正是时候!”
裴元:“?”
不等裴元回过味来,萧翀又问道,“那子远对此有何高见呢?”
裴元有些懵逼,“右副都御史是不是弄错了,卑职叫做裴元。”
“哦,对。”萧翀连忙拍了拍头。
转而道,“那裴千户对此有何高见呢?”
裴元下意识就想展开谈谈,但是忽然意识到,自己不是来干这个活的。
于是只能说道,“卑职能有什么高见,这次跑来,也无非是想借献佛,卖右副都御史一个人情罢了。”
萧翀显然很领情,立刻对之前的事情许诺道,“等萧某从山东回来,对裴千户必有回报。”
裴元闻言连忙查看自己的系统。
然后从一串“99+”的提示中,找到了自己想看到的那一条。
人情债:
应收债务(0/1):萧翀欠了你一个人情。对方会视山东之行的成果,给予回报。(等萧翀从山东回来时,人情债生效。)
裴元看着那一串“99+”忍不住也点开看了一眼各种各样的提示。
前一段时间,裴元沉迷于抽被动,了很多的精力在调整各种各样的债务组合上。
被动虽然又被试出来几个,只不过看效果,着实有些坑爹。
裴元这些天有许多大事要做,实在不敢在这时候瞎浪,又把债务组合调整到了心态最稳定的“债多不愁”上。
——特殊状态:债多不愁(你现在处于莫名的冷静之中)。
裴元看到了想要的结果,很满意自己此行的成效。
萧翀又旁敲侧击了好几次,见实在问不出别的,只能接受了裴元偶然得到这卷宗的说法。
只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临走前还得和杨阁老好好计议一番。
萧翀问不出别的事情,顺势就问起了让杨廷和有些麻烦的科举弊案的事情。
这次的科举舞弊,简直到了离谱的程度。
居然有人能在科举还未开始,就为人许下一甲的名次,最后开出的结果还严丝合缝,让人瞠目结舌。
其后,这裴元上辩,说单纯是为了鼓舞士子,所以才信口开河。
可是别说别人不信了,就连萧翀自己都不信。
开始的时候,萧翀甚至认为这是杨廷和在下一盘大棋,故意营造出的这等局面。
一直等看到杨廷和应付那些弹劾时的羞恼和百口莫辩,萧翀才有点相信,莫非真的是凑巧?
这会儿裴元就在跟前,萧翀自然很有兴趣问一问。
裴元听萧翀问起科举弊案的事情,想了想,很真诚的回答道,“有些事情牵扯太多,我也不好说什么。”
“不过既然萧副都御使问了,等到过几天,我一定会满足萧副都御使的好奇,把真相原原本本的告诉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