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第161章 于有光带走的资料(2/2)
这洞里的前一段还比较干燥,到了后面却变得异常的潮湿。而且,洞顶不时有水往下滴,地面也湿滑了不少,但一路走来他并没有什么发现。既然于友光带走的是资料,而这资料又和那岩画有关,那么,相同的那张照片及很可能就是岩画的那张!!
大约往前追了一百多米后,他就发现一个被荆棘和野生藤蔓遮掩的岩洞,而这里,恰恰是磁场最强的地方。
当然,我的话题还是围绕着于友光的那些发现。
我说没事,还是等等吧,再说我也住得不远,早点晚点都没所谓的。
于友光很快就明白了,这附近肯定有着什么天然的磁场,而且磁场的强度很高!这立刻就引起了于友光的注意。因为他不光是个考古迷,同样也是个自然迷,对于这种异常的现象,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洞道的两侧壁上,居然有着许多的岩画,因为环境的关系,这些岩画保存得相当完好!
在扯完了于友光的赤峰之行后,我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作为一个博士生,这些简单的物理法则,于友光淡然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很明显,这里由于磁场太强,没有动物来过。于友光想了一会,就决定进去看看。
走了半天,他就来到了东南角的那条小山沟。
他先拿着指南针在原地转了一个圆,很快就发现其中的一个方位上,指针的反应明显不同。于是,他便一路追了过去。
一开始,于友光并未有什么发现,直到他在山上转了很久以后,准备下山时,发现自己居然找不到下山的路了。那里手机又没有信号,无奈之下,他只得掏出了指南针。
略一思索,于友光便爬上了左侧的那个洞道。
当时的于友光心情是降至了冰点,不得已,他只好退了回去。
于友光欣喜若狂,他先大概地看了一遍,发现岩画的内容相当的丰富,而且丰富的成都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些岩画上画着许多在天上飞行的东西,各种形状都有,看外形,于友光却找不到与之类似的生物。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要将某种资料带出去和别人交流,那么,我肯定会将所有与之相关的东西一起带走,否则资料就会变得不完整,也会因此失去了交流的意义。既然那岩画的照片有两张,那么留下一张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弄完之后,就将那些东西又交还给了于老伯,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于婶还是没回来,我有些无聊,又见于老伯已经忙完了,于是就开始主动和他聊天。
想了一会,我又对于老伯道:“于伯伯,这些东西我能拍下来吗?”其实,他刚才在厨房忙活的时候,我已经拍了一些,现在当着他的面来做这种事终究有些不妥。
于老伯呵呵一笑:“等她回来饭菜都凉了!”
洞口总共有五颗大树,他每一棵都削了个记号。
因为山上树木较多,根本就没有路,他只能走一段就核对一下方向。大约又走了十来分钟后,他忽然发现指南针居然失灵了,而且像发了疯一样,胡乱的转动。
接着,他有了更多的发现。
和外面的洞穴不同,这条洞道很干燥,随着他的深入,那洞道的深处变得更加干燥了。
于老伯本来也极少问起他的事,那天中午父子俩一起喝酒时,趁着酒兴于老伯就问起了于友光最近忙活的内容。于友光性格怪异,他基本不愿和不相关的人聊起自己的工作,即便是他的父母也不例外。
惊喜之余,于友光马上放下背包,准备将这些东西全部给拍下来。
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他的疑问太多,他居然回答了他父亲的一些问题。
为了能再多看一些岩画的内容,他就继续用手电慢慢地观看。
我站起来,朝于老伯笑道:“于伯伯,有光的这些照片就这么多吗?”
现在这里有四张,到底是哪两张是一样的呢?我立刻就开始思索。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而且,岩画的发现时间要早于于友光的赤峰之行。
从包里找出数码相机后,他立刻就打开了,准备逐一拍照,以作为资料。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了:他们带走于友光,不是为了那块伏羲之爻!!或者说,于友光找他们也不是为了告诉他们关于伏羲之爻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
后来,他又了差不多两个多小时,才找到了下山的路。
回来后,他根据自己所见,对洞内的情景所了详细的描述记录。
听完于老伯的话,我心里的疑问却有增无减。又问了他几个问题,但于老伯基本上就答不上来,最后,只得作罢。
两人又闲聊一会,于友光的母亲就回来了。
二位老人都很热情,我也觉得开心,当然,除了当时的氛围,最重要的是,我在这里获得了大量的信息。
虽然目前我还不知道这些信息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