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达成共识(1/2)
听了程远的话,绕是吴鸿飞阅历不浅,轻易不会激动,也开始为此动容了。
很明显,程远说的话如果是真的,那就等于是对华国开了一个军售的口子,而且是先进武器的军售口子。
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很多人都说,华国的武器装备一直走的是自力更生,自主研发的道路,很少进口国外武器,所以才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让世人瞩目,并且很多人也为此自豪。
但身为一个资深的武器专家,或者说资深的技术官僚,吴鸿飞却知道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无奈。
实际上,华国在武器科研方面,到目前为止,没有多少真正的自力更生,或者说独立自主创新过,华国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在借鉴跟偷学中前行,而这个借鉴或者说偷学的对象,主要就是俄罗斯以及欧美。
俄罗斯武器不说了,苏联解体后,华国一直在吸收前苏联的遗产,为此借机进口了一批俄罗斯飞机,并在此基础上,让本国的战机研制有了一个重大的飞跃。
但实际上,俄罗斯的武器虽然先进,但毕竟前苏联解体受创过重,在质量上,已经不如欧美等国了,特别是在飞机发动机,飞机航电系统等方面,跟欧美已经拉开了差距。
“其实也不是你想的那样。”程远笑了笑,“之所以一定要私人公司办厂,是因为跟私人公司合作,阻碍会少很多。毕竟他们也想把这事情当作一个探路石,来试探一下欧美各国的反应。如果欧美政府的反弹没那么激烈,那么他们就可以对进一步的合作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至于为什么要我来办厂,也是因为一来是无党派认识,二来我一直都在替奥斯坦公司做事,是外界公认的奥斯坦集团在华的代理人,所以有我这层身份,做事也容易的多。”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嗯,这个想法很好。”吴鸿飞点点头,“现在已经是全球经济时代了,只有互相合作。才能取得共赢,而华国跟瑞典的关系一向良好,对于这种投资,我们是绝对欢迎的。”
“还有一个问题。”程远接着道,“合资办厂的技术,可以让他们提供,但资金方面,必须你们全额支付,而且只能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给我们,不能以入股的方式进来,这一点,你能做主同意吗?”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明白就好。”程远也跟着笑了笑,“另外。这种乌鸦式飞机只是试验机,并且也不打算装备瑞典空军,所以……”
“这……应该的。”吴鸿飞笑眯眯的道,“程董付出了这么多,总要有点回报,这是恰当的,也是合理的。你放心,只要你能把技术引进过来,我保证没有别人过来跟你来摘桃子。”
“放心,这一点我们都明白的。”吴鸿飞接着点头,“这点隐忍功夫,我们华国还是有的。”
现在。瑞典著名的萨博公司推出了世界超一流的飞机,却回过头来跟他们说,可以出口给你们,还能授权部分技术,让你们自己在本国代工……这,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因此,国际上真正先进武器的代表,就是欧美货。
这是因为,自主研发不等于闭门造车,如果能够进口到别国先进武器。再进行逆向研发的话,可以节省很多弯路跟时间。华国一直对欧美等国的先进武器以及先进设备跟技术垂涎三尺,只可惜,人家不给你,你就进口不到,顶多偷运点东西回来借鉴,对整个产业升级来说,影响不大。
“明白明白,非常明白。”吴鸿飞咧嘴笑了起来。
正是因为进口不到好东西。华国才开始了艰难的自力更生道路,期间有多少辛酸,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王鸿飞自然十分清楚。
“很好,看来我们算是达成共识了。”程远点头道,“这样,你可以赶紧跟上级请示,如果同意我说的那些条件,那么我就回复萨博集团,让他们尽快派出人手,来这边设厂。我想,如果一切就绪,或者说,如果你们的资金到位的话,我们可以在一个月内就把工厂给建立出来,并且生产出第一架飞机。”
美国就不说了,一直对华禁运,国际上算一下武器先进的国家。除开俄罗斯,就只有欧洲还比较上档次了,不过欧洲对华的态度也不怎么样。早先的巴统禁令就不说了,后来巴统虽然解散,但欧盟依然在实行严格的对华武器禁售政策,并要求欧共体成员国严格执行。所以说,欧洲国家从八十年代末之后,就再也不怎么对华国出口先进武器,或者说先进设备了。
“呵呵,我还是说说他们基本的打算。”程远继续道,“这种乌鸦飞机,肯定不能明着卖给你们,只能是拆除武器装备以及部分航电设备后,改成教练机卖给华国的私人公司,这一点。你们应该明白?”
“等一下,容我打断一下。”吴鸿飞忽然问。“这么好的飞机,瑞典空军居然不要?为什么?”
“技术投资,设厂……你的意思是,办合资公司?”
“一个月?”吴鸿飞惊道,“你是说一个月就能把工厂建成,并且出成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