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别闹了,穷人真的那么多吗?(1/2)
第371章 别闹了,穷人真的那么多吗?
从正月初三开始,兴邦的本地员工,都尽可能地提前上了班,就算是外地员工,有很多也把返回时间提前了。
为了感谢员工们如此卖力的支持,杨不凡自然是提前将食堂大厨请来了,然后每天杀两只羊,一只猪,就是为了款待大家。
兴邦的加班费是按照正常工资算的,而不是像很多工厂那样按照壹城最低工资来算,这也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士气。
兴邦集团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了起来。
所有人都很忙。
夏文文虽然现在正式搬到了杨不凡房间,但两个人明明在一个工厂,竟然聚少离多,都是在各忙各的。
兴邦线缆工厂这帮人,更是忙到脚打后脑勺,一方面要面对大量新客户的交付压力,一方面还要筹备建造液冷线缆车间。
潘霄直接喊了一声,然后把车直接开进了院子停好,又快步跑了回来,拉开商务车的车门就坐了下来。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杨不凡三人都愣住了。
一瞬间,潘霄感觉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
潘霄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一户人家怎么就能把日子过得这么惨!
小女孩一愣,马上就问道:“年前不是送过了吗?一袋米,一袋面,还有一桶油。”
听到来到是慈善基金会,里面的奶奶当时就有些激动了:“快,快请进来!”
潘霄无所谓地摆了摆手:“恩,刚买的,以后就扔你这儿了,我什么时候来壹城什么时候开,好好给我保养着啊!”
杨不凡选择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四环外的一片平房区,这里其实已经出城了,但是从辖区上来说,依然归开发区管理。
他真的只是随口一说,顺便跟前排的这位美女打个招呼,没想到这个叫谢诺的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连口气都没喘。
杨不凡看了看地址,觉得想找到这第一家贫困户,好像还要往里面开,但是显然货车是进不去了,只能在外面等了。
很难想象,一个小女孩和一个老人在这种温度下是怎么渡过这个冬天的!
显然,小女孩还是有些戒心的。
说完这话,潘霄和谢诺也都对火炕上的老太太打了声招呼。
“不凡,这些名单准不准啊?一个街道竟然有这么多的贫困户和低保户吗?我可听网上说,很多低保户都是骗人的,甚至住廉租房的也有很多富人,故意去占国家便宜的,别到时候咱们的爱心都喂了狗。”
这个时候,杨不凡终于忍不住了,直接咳嗽了一声。
原因很简单,春联上还带落款呢,上面写着开发区农村信用社,显然这春联连买的都不是,一看就是免费送的。
一进门。
一瞬间,他就感觉到一阵冰寒顺着自己的大腿和屁股传了上来,他随手一抹火炕表面,发现上面冷冰冰的。
因为他们很明显的感觉到,房间里的温度绝对不超过五度,他们甚至看到门口的一个水缸里面漂浮着一大块冰!
里屋火炕上,一个面容枯槁的老太太正半倚在被垛上咳嗽,哪怕她就坐在火炕上,身下依然铺了两三层褥子,还披了一件墨黑色的军大衣。
潘霄闻言接过名单,眉头直接皱了起来。
“妮妮,谁啊?”
不过具体怎么做呢?
但是这个小姑娘的家,却根本无法和杨不凡家里相提并论,院墙快要倒了的样子,房子也是歪歪斜斜,看上去缺砖少瓦的。
有这能耐去说相声啊,在兴邦混什么!
事实证明,叶主任在人情世故方面可算是登峰造极,他接到杨不凡的电话,当时就问是不是企业开办有什么困难了,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帮忙。
“你们找谁?”
杨不凡笑呵呵地走了过去,摆出了自以为最和煦的笑容:“小妹妹,请问这里是刘建刚家吗?”
杨不凡笑着打了一声招呼,顺势坐在了火炕边缘上。
杨不凡笑了笑,直接解释道:“这个你放心,这是我跟开发区一个大哥要的,都是确认过真正有困难的家庭。”
这位因为叶市长来访的事情,跟杨不凡有了接触,也算结了一个善缘。
两辆车的车头交汇,杨不凡打开车窗,看了看潘霄开着的路虎:“这车新买的?”
小女孩又上下打量了一下杨不凡和潘霄,可能是觉得他们两个好像也没有什么危险,这才推开门,把几人让进了房子。
潘霄当时大为惊奇,现在兴邦集团的上下尊卑这么严重了嘛?
小武虽然很不好意思,但想想家里卧病的父亲,也接受了这个安排。
这搞得杨不凡十分无奈,赶快摆手说不用,然后试探问道:“大姨,您儿子是刘建刚吧?没在家吗?”
杨不凡此时正拿着名单和地址一个个看着,发现潘霄上来了,上下打量了一下这货:“你干什么?”
但此时,谢诺的手竟然在抖,她一个专业人士竟然连保持手机的稳定都做不到了,可想而知她心里有多震撼了!
潘霄听得哈哈大笑了半天,调侃道:“你们玩的真,还是声控的呢。对了,不凡,我们去哪个贫困家庭啊,有意向吗?”
谢诺听到竟然有人主动跟自己说话,直接转过头来,眼神发亮地开聊:“对对对!没想到潘总你竟然记得我呀,真是太荣幸了,我是广告部的谢诺,平时也负责跟拍集团内部的大事小情,然后把这些内容剪辑发到短视频平台。潘总,你甭小看这个短视频啊,现在我们兴邦集团的短视频账号已经有了几十万粉丝了,我就是发一个兴邦大门的照片配上点音乐,点赞都是十万起……”
“你好?请问是刘建刚家吗?”
潘霄更想到刚才杨不凡的表情,心说不凡刚才在心里一定骂自己傻逼了吧,要不是大家关系这么好,如果是其他人说出来这种屁话,以杨不凡的性格可能就直接开怼了。
说来也奇怪,这帮人什么也不怕,就怕让杨总失望,以至于杨不凡下了一个命令,往往都能够获得非常高效的执行。
不过想一想潘霄的身份和经历,他也无法指责他什么,毕竟他一出生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的,不了解民间疾苦并不是他的错,只是他的阅历不足。
不过这一次杨不凡决定不在办公室摸鱼了,他准备也出去做点事情。
杨不凡还好一点,毕竟他曾经去过农村,家里面也住过多年的平房,对于一些贫困家庭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谢诺此时手里拿着手机,正开启着拍摄功能,她是全程录像的,这样回去征得户主同意后,回去就可以剪辑小视频了。
杨不凡当然很理解,甚至直接让武元璋休息到正月十五以后再说,具体哪天回来让他自己安排。
听到这话,这老太太有些浑浊的眼睛里一下子有泪光闪动,然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杨不凡闻言告诉司机开车,一辆商务车,一辆货车就往开发区四环外开去。
结果一听竟然是杨不凡希望得到开发区各街道的贫困户名单,当时就乐了,不但一口答应下来,还大大称赞了杨不凡一番,甚至提议让电视台跟着杨不凡拍摄,可以搞一个慈善新闻出来。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
这院子只有两扇木门,连铁门都没有,在木门的两个支撑木柱子上面,草草地贴了春联。
进了平房区就没有正经的路了,都是弯弯绕绕的小路,路上还都是积雪。
潘霄对杨不凡比了一个中指:“鸡贼!一会喝点啊,大过年的你带着这么多人还有一辆货车,这是自己去送货?你有毛病?”
就拿杨不凡在迎河镇家里的房子来说,虽然是平房,但那平房可是杨建河当年了不少钱盖的,从屋顶房盖到暖气烟囱,从院子里的水泥地到齐整的院墙和大门,都是了不少钱的。
可以说,杨不凡家里虽然住的是平房,但因为老爸经营的好,杨不凡两兄妹是从来没受过冻的,甚至冬天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炕头边吃雪糕边看电视,除了没有室内卫生间,和楼房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看上去,这小女孩也就八九岁的样子,或者真实年纪可能大一点,但长的确实很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