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空军不支持国产, 要买F16?(1/2)
第300章 空军不支持国产, 要买f16?
“首长,即使不采用鸭翼,数字信号的电传操作系统也是我们必须研制的……随着技术的发展,战机对操控系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宋总解释着。
歼-9当时如果有现在的配套跟充足的资金,指不定就搞出了合适的飞行控制系统。
要搞鸭翼,飞行控制系统就绝对不能差。
“首长,鸭翼是目前我们能做出的最好选择!”
谢威听到那名空军首长问为什么非得要鸭翼,顿时就不乐意了。
发动机技术不过关,大推重比发动机没有,如果只靠着目前国内能生产出来的发动机,制造出来的战机最大起飞重量能有多少?
要是发动机动力足够强劲,用得着么?
什么气动设计技术跟经验储备不足,只能说有这方面的原因,却不是主要原因。
要是发动机真的强悍,外形设计成砖头,都能被强劲的动力送上天。
“咱们的发动机技术不够强,尤其是涡扇发动机……鸭翼能显著增加升力和瞬时盘旋能力,低速下更好控制。可以极大地提升战机的机动性能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在发动机推力不足的情况把更多的燃油跟弹药送上天!”
“谢威究竟学什么专业的?好像不只是熟悉导弹技术,战机方面的技术也很了解啊。”
龙耀华小声地询问身边跟着的李瑞。
此刻的他,有些好奇谢威学什么专业的。
来之前就通过李瑞了解到了谢威在学校的特殊地位,知道不能以看寻常大学生的目光看谢威,即使龙耀华觉得已经非常重视谢威了,目前谢威的表现却让他觉得依然有些不足。
“首长,你不会想让他进部队系统吧?这可不行!”
李瑞一脸警惕。
生怕龙耀华挖人。
“瞧瞧你!好歹你现在也算部队的人了。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呢!”
龙耀华本身没有挖谢威进入部队系统的想法,李瑞这话让他觉得,让谢威去部队应该最合适的,不管是总后还是总装,或是总参的技术部门,都能给谢威提供更大发展平台。
“……”
李瑞尴尬了起来。
此刻他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
总不能告诉龙耀华,谢威是他在学校时期就选好的校长继承人,目前一切都按照原本他给谢威安排好的路线在发展,加上谢威能力表现得越来越强,未来的潜力,绝对不会仅仅局限在哈工大。
“瞧瞧你那嘴脸,我不过是开开玩笑。”
“……接下来咱们还是听宋总向大家介绍战机项目情况吧。”
这会儿,谢威又把话题给拉了回来。
本来想要详细给大佬们介绍一番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结果就因为一位首长问为什么非得是鸭翼,导致话题扯远了。
谢威这才意识到,八十年代的空军首长们,作战经验应该不算差,可文化水平跟战略目光嘛……
为了不耽误时间,他主动把话题转回来,让宋总继续介绍。
宋老总正要拒绝,他算是看出来了,谢威虽然年轻,比他更胜任眼前的场合。
谢威凑过去,小声地说道:“宋总,介绍完了,可是向上级提出三代机的好机会,不一定现在就能被批准立项,空军重视后结果完全不一样。”
空军没钱?
那不是问题,空军有人啊。
何况,作为过来人的谢威非常清楚,83年9月跟拉斐尔公司签订怪蛇-3空空导弹引进合同时,空军可是准备了5亿美元的经费!
龙耀华也表示为了不让谢威把改进的pl-4卖出去所给的支持,是空军为引进先进技术所筹集的经费。
这笔钱,指不定就是引进怪蛇-3的。
那就说明空军手里肯定是不止这8000万的。
至于空军凑不齐改进后的歼-7b的经费?
闹呢!
空军从一开始就没想要歼-7,不只是歼-7生产质量差,故障率高,更主要国际上的三代机都已经服役了多年,空军却没有任何别的选择。
从尼克松访华后,中西方关系就逐渐解冻,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也多了。
空军可是一直都想要引进国外先进战机的。
听到谢威的话,宋老总顿时就不再拒绝。
“目前我们的所有技术项目,都是以歼-9的技术成果为基础,解决歼-9研制过程中的问题……操控系统只是一方面,雷达跟航电系统,也是目前投入非常大的方向……”
宋总带着众人到了雷达跟航电等项目所在楼层。
他对雷达项目的技术进度虽然了解,却只是介绍了大概后,直接把学校负责雷达的魏国松教授推了出来。
专业的负责人,介绍的更专业。
介绍的不一定让不懂专业的领导听明白,却绝对能应对外行问出的刁钻问题。
“……技术情况就是如此,目前理论设计已经完成,缺乏经费,尚未开始样机的试制工作……”
魏国松把跟607合作的情况介绍了,直接把问题摆了出来。
“新的雷达探测距离真能达到50~70公里?还是拥有下视功能的脉冲多普勒雷达?”
一名首长皱着眉头提出了质疑。
他总觉得魏国松介绍的数据太过夸大了。
“首长,50~70公里的探测距离,只是设计方案理论上可以达到的探测距离。实际上如何,需要生产出样机后进行测试,如果无法达到再进行设计修改。”
魏国松直接给怼了回去,“是否能实现,没有样品进行测试,我们不知道。反正通过模拟计算,是可以达到的,但是各种电子零部件的性能水平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也关系到探测距离……”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开始样品的试制呢?”
又有人开口了。
刚说完,就发现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了他。
“怎么?方案论证没有问题,设计工作也完成了,下一阶段不就是进行样机的试制了么?这项目不是哈工大的自主项目?”
开口的首长可不认为自己的说辞有什么问题。
经过他的提醒,众多的大佬都想起了哈工大手里握着项目自主权跟自主经营权。
他们的项目肯定得自己投资搞下去,而不是等着空军或是上级给经费。
这问题为难到了魏国松,他不得不向谢威投去求助的目光。
总不能说,学校给雷达项目的经费在今年才追加到500万的总额,而大部分又投入到了相控阵雷达这种更先进、更前沿的战机雷达上了吧?
“首长,您说得对!”
谢威丝毫不怵地站了出来,笑眯眯地看着那个提出问题的领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