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再战的号角(1/2)
第388章 再战的号角
俞邵和苏以明之间有比赛吗?
好像是没有的。
但是,这个问题立刻不约而同的被所有记者瞬间抛在了脑后!
如今俞邵刚刚拿下国手战头衔,本就注定是劲爆的头条,更何况这三盘棋,俞邵的表现如此惊艳,这个话题的热度必然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
在俞邵刚刚拿下国手战头衔这个时间节点,苏以明这话……相当于是当着所有人的面递交了战书!
而且苏以明还放言说自己一定会拿下大棋士头衔,这话如果报道出来,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大的噱头了!
更何况,苏以明还是说拿下头衔之后,再和俞邵去下棋,在记者们听来,这无异于是宣战!
因为,这相当于是在说……十七岁拿到国内围棋七大荣誉之一的国手头衔,确实惊才绝艳,但是,我也同样可以做到!
如果我也做到了如你一般的事情,那么,我们之间也是时候再次一争高低了!
“大新闻!”
一帮记者激动的脸色涨红,立刻举起手中的照相机,对准俞邵和苏以明,疯狂按动快门。
有不少记者心中隐隐有种预感,如果这件事情报道出去,引起的关注和热度,甚至恐怕不会比俞邵拿到国手头衔这件事低!
顿时,“咔擦”、“咔擦”的快门按动声,不断在棋院的长廊上响起,不绝于耳。
“都说萤火之光,岂可与日月争辉!”
一个记者通过单反取景框看着仿若对峙而战的俞邵和苏以明二人,竟然仿佛看到了一种宿命感,心中控制不住的想着——
“但是,如果他们真的双双拿到了头衔,那么毫无疑问,如果二人之间再有一战,那必将是日与月的争辉!”
“一个又一个高手,接连败倒在他们手下。”
“而他们,最终会在顶峰相见!”
“日与月,胜与败,明与暗……正如围棋的黑与白!”
他忍不住长吐一口浊气,目光明亮。
“这些年来,在国际赛事上,中国棋手的战绩不算差,但是也不尽如人意,立于围棋界最前列的几个人,多半还是日韩棋手。”
“不过,如今,新的浪潮涌来了!”
“俞邵和苏以明!”
“俞邵已经拿到了国手头衔,跻身超一流棋手的行列,而苏以明距此也仅有一步之遥!”
他内心满怀期待,一时间思绪万千,难以平静。
这时,俞邵望着对面的苏以明,表情渐渐变得郑重起来,凝眸望着苏以明,终于开口道:“我也在等待着我们再次交手的那一天!”
……
……
国手战,彻底落幕。
哪怕国手战最后一盘棋,已经结束了好久,但是网上国手战的热度仿佛才刚刚开始发酵一般,居然越来越高,甚至比压过了国手战决战开始之时。
特别是当国手战结束后,俞邵和苏以明那一番交谈被各个媒体的记者报道出来后,无疑是给着本来就烧的更旺的火,再度浇了一大盆油!
“既生明,何生俞?国手战赛后,苏以明向俞邵宣战!”
“苏以明放言一定会拿下大棋士头衔,难道又一个十七岁的头衔持有者即将出现?”
“傅书楠大棋士独家采访!对于苏以明的豪言,傅书楠大棋士淡淡一笑,表示拭目以待!”
“苏以明究竟是胸有成竹?抑或是大言不惭?”
“中国围棋界或将出现新格局!张东辰、祝怀安、俞邵三名未满三十岁的棋手,已经尽收四大头衔,如果苏以明能拿下大棋士,那么七大头衔持有者,绝大部份都将是年轻棋手!新的时代真将到来?”
“日本著名棋手土谷将彦王座,下午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俞邵虽然年轻,却已经是一个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棋士,他看完了国手战挑战赛三盘棋,也不禁为之动容,非常期待未来能和俞邵交手!”
“欧洲棋手安德大师接受欧洲媒体采访时坦言,俞邵将是未来世界赛上所有棋手的大敌。”
“……”
网上一片热议,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关于“国手战”的帖子冒出,即便是那些关于“大棋士战”的话题,都是跟着国手战一起被提及。
此时,江陵,一间普通的居民房内。
苏以明坐在一张四脚棋桌前,专注的望着面前的棋盘,上面赫然摆着俞邵和蒋昌东之间这最后一盘棋。
思索片刻后,苏以明伸出手,摆出了另一路变化,摆着摆着,手一下子顿时,眉头微微皱起。
“不行,这里即便提吃,黑棋也可以转身,除非白棋要扑进去对攻真的能一举击溃黑棋,否则后路会被黑棋彻底截断。”
苏以明默默望着这一盘棋,这盘棋下到中盘之时,当他终于洞察了俞邵的意图,连他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下法,藏锋守拙,大巧不工,每一手都不强,但每一手的意境都深远到了极点,超乎他的想象。
他第一次在看一盘棋时,竟然有了一种无比遥远的差距的感觉,那简直是境界上的差距,让人有种无力感。
“这一盘棋,他从始至终,都只是不动声色的观察,然后再后发制人,以侵消和转换的手段围地于无形。”
“他的大局观,结合这种谋而后动的手法,最终弈出了这一盘棋局……”
“这种大局,不拘泥于一空一目,不着眼于局部胜负,就好像从第一手棋,就在为全局设伏。”
苏以明望着棋盘,稍微有些失神:“怎么会有人能看的这么远?怎么会有人,完全不计较一时的得失……”
从理性来看,不计较一时得失是对的,但是,人终究是人,人无法做到真的顾全大局,无法真正的无视眼前的得失。
就好像有很多棋局,有大弃子的手段,而且大弃子之后,是明显是可以走出棋来的,但是,因为顾虑到大弃子的风险,很多人是不敢这么去下的。
正因如此,顾全大局,往往就代表着不争局部的得失,但是人总会顾虑到这里让对方占便宜了,又会不会影响后面盘面的发展,从而与对方相争。
所以苏以明并不觉得,能有人真正能做到放眼全盘。
但是,这一盘棋……
他见到了。
真的有人,能放眼全盘,以令人惊悚的大局观,结合那绵密细腻的棋风,不断顺水推舟,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赢下棋局。
兵不血刃。
这就可能就是最锋利的血刃。
片刻后,苏以明平复了一下心情,再度望向棋盘,神情专注且认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