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其它布局(2/2)
还有,为了以防万一,必须跟阳和长公主府和明府保持良好关系,真遇到什么事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
冯不疾练完太极拳和弹手指,来东厢看姐姐。
冯初晨刚穿好衣裳。
“姐姐怎么了?”
“夜里没睡好。”
“又做恶梦了?”
“不是,做的美梦。”
“什么美梦?”
“梦到娘了。”
冯不疾以为梦到他和姐姐的娘亲,问道,“我已经忘了娘亲长什么样,姐姐还记得?”
冯初晨道,“等姐身体好些了,就把大姑和爹娘的相貌画出来。”
她前世不是美术生,这一世也没学过丹青,不可能画得顶像,但用墨条画个大概轮廓还是做的到。
这几个人她必须记住,冯不疾也必须记住。
冯初晨用手捧捧小少年的脸,小家伙胖多了,因刚打完拳脸色绯红,一点不像病秧子。
冯不疾心里像灌了蜜,眼睛笑成了弯弯的小月牙。
她心里无限怜惜这个小豆丁。
这一家人包括原主,命运都是那么悲惨和不同寻常。
眼前这根几乎枯萎的“小豆芽”,也是因为她的到来,生命才重新旺盛起来。
她暗暗发誓,定会倾尽全力,护他平安长大,看他走过青葱岁月,迈过壮年时光,最后儿孙绕膝,寿终正寝。
唯有如此,才不负大姑一家对原主的深恩厚泽,也才不枉她占据了这个身体。
她还要给王婶一份好生活,以报答她为自己和这个家付出的一切。
目前家里不算富裕,给钱王婶肯定不会要,冯初晨为她想了一条更好的路。
其实,王婶还不到四十岁,还有月信呢。若她愿意找个好男人嫁了,再生个孩子最好。
但冯初晨看出王婶不会再嫁人。
早饭后,冯初晨牵着冯不疾把他送去私塾。
回家后把王婶请到东厢。
“王婶,我想放了你的奴籍,你再收养一个男孩当儿子。让那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能考个功名最好,不成我出钱让他做生意。”
想着能有那种美好日子,王婶笑起来,一脸幸福。
“谢谢姑娘为我着想。现在日子好过,认个干儿子当然更好。当良民还是算了,我娘家那几个好兄弟一直没断念想,总想把他们的儿子过继给我。
“哼,说得好听是给我养老,我知道他们是看中我兜里的钱。若我恢复自由身,他们无事就来家里闹,烦人。”
冯初晨知道王婶几个兄弟难缠,等将来自家腰杆硬些再说。
又道,“王婶抽空就去牙行看看,买个岁数小又机灵的小子,最好孩子是孤儿,没人吸血。以后医馆挣多了钱,我单给你们母子买座宅子。”
王婶大乐,“哈哈哈,北大街有家卖人的牙行,我无事过去转转。”
王婶走后,冯初晨把门插上。
她回忆了一下,打开装手札的箱子,把太朔十年至十二年的一本手札拿出来。
这本手札里讲了如何制此生香,她记得这里加夹着她不太懂的几句话,还用横线划下来,与此生香无关,又不知何意。
翻到那一页,找到那几句话,写的是六种药名,六个穴位。
再在记忆里搜寻,大姑在原主学上阴神针前,施针的穴位正是这六个,先后顺序也一样。
冯初晨一阵欣喜,这就是培养施针人前必须做的事。
给她泡药浴和施针,体质过了就能教她施神针了。
她又去柜子前把铜匣拿出来。
铜匣匾长,黑黄中泛着红光。
把里面的此生香拿出来,拿着铜匣上看下看,再敲一敲,晃一晃。
她终于有了发现,这个匣子底部内外有半厘米之差。
乾坤应该在这里。
可不管她如何费劲,也无法把底部打开。
她不明白大姑为何要如此,有什么秘密,明明白白跟原主说清楚不行吗?
一直忙到晌午冯不疾下学,也没有打开铜匣。
她只得暂时放弃。
知道了原主的身世,诏狱里留下的阴影反倒不那么明显了,也算好事一桩。
下晌,初冬的阳光洒下来,把窗纸映得金灿灿的。
大头蹲在房檐下打着盹,庭院里寂静无声。
冯初晨正坐在桌前画画像,外面传来木槿的禀报声,“姑娘,端爷来了。”
冯初晨现在特别不想看见明山月和上官如玉,他们的下人也不待见。
她走出去,冷脸把端砚请进上房。
“端爷有何贵干?”
端砚看出冯初晨不高兴,猜到一定是自家公子得罪了她。以公子对冯姑娘的看重,他不敢得罪她。
端砚陪着笑脸,“哈哈,冯姑娘说笑了,我就一个奴才,还什么爷。”
屋里没有其他人了,他拿出两张银票给冯初晨,各六百两银子。
“我家公子这段时间忙,心情也不好,让我送给冯姑娘,说是他和明大人的谢意。”
冯初晨不客气地接过,那个大忙值这个价。
端砚连口茶都不敢喝,起身告辞。
走到庭院里遇到芍药,芍药叫住他问道,“端爷,那天跟你一起来我家的黑大个叫什么名字?”
端砚笑道,“黑哥是明大人的亲兵,叫郭黑。他人很好,你们有些误会,说开就好了。”
芍药怒目圆睁,“他好个屁,黑不溜秋,嘴又臭。”
“芍药,不许胡说。”
冯初晨走出来喝止道。
芍药才愤愤闭了嘴。
冯初晨把冯姑婆和冯求恩夫妇的容貌都画了下来。
冯求恩夫妇的样子她有些记不清,问了王婶,画了三次才画完。
她画得比某些古代画师好得多,没有那么写意,至少有六七分相像。
王婶笑道,“画得真像。姑娘有才,连丹青都这么好。”
冯不疾捧着画十分激动,眼里有了泪,“原来爹爹娘亲长这样,爹爹俊俏,娘亲和大姑一样美丽。我要保管好,当传家宝传给我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