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 122、真的只是谈谈话?(2/2)
说起来美术学院学生的文化课程真的比普通大学差很多。石涧仁其实也有点小回味:“嗯,是比较有趣,这是我第一次遇见其他略懂相面术的人,原来这世上还是有人在学习这个,我还以为真的再没有人相信我会观人呢,以后我们再也别提这事了……但是这里他有个漏洞值得说一下,他对我的评价用的词语,还是来自那本书,那是一本不太入流的相面书,更多游方术士都是以这本书为基础,学些一鳞半爪的三脚猫功夫,本来如果多交流几句,套套话,也许就能判断他是不是只学过这本书,但是看着那墨镜真的很不舒服,就好像他躲在角落里暗暗的瞄着我,我却身在明处没法躲藏,就真的不想跟他多说了,这种气势格局的人,不说也罢。”
耿妹子也真的同意赵倩跟洪巧云去办理了港澳通行证,大概放假以后七月中旬就会过去参观展会并学习香港奶茶店的铺面设计,估计会用到江州大学的那家店里,所以感觉被天上馅饼砸中的赵倩这些天对耿妹子简直感恩戴德,连期末考试复习都坐在店里帮忙吸引人气,结果林岳娜还能给她指点一些课程!
这时候他的移动电话响了,是詹浩思打过来再次客气的道歉自己错漏了消息,然后兴奋:“刚刚一位来自北美的华裔收藏家,开出了六十万港币的价格,卖不卖?”
但詹浩思有点节外生枝:“你不考虑再等等增值?现在砚台的行情不算很好,但是日本、新加坡和韩国有人在炒作这个,要不我先借贷投资给你,这块砚台你再持有几年,说不定能遇见什么机会拍卖出高价来!”上百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根据石涧仁和林岳娜的分别核算,开一家类似二十多平米的带有几个茶座的奶茶店,他俩都认为在江州十二万左右是比较靠谱的投资金额,这包含了三个月的房租、设备、装修、员工三个月的工资以及其他乱七八糟足够三个月支撑的各种费用,甚至还有两三万块的转让费,已经经历过这玩意儿的石涧仁都忍不住牙疼想骂人,这都是谁捣鼓出来的惯例啊,完全莫名其妙嘛。
石涧仁却分明经得起金钱诱惑:“我现在是正做的事情需要资金,而不是待价而沽炒作砚台,那不是我的目的。”
不过这时候石涧仁提前买辆面包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杨德光以后每天给两家店配送原料,然后接送营业员,来自码头的小姑娘们还是下班以后都回到这边来住在一起,这样不但安全有保障,员工住宿费用也省了。
洪巧云看石涧仁挂上电话:“我第一张卖出五万元的画时候,疯狂的在画室里面尖叫狂笑……可你就这样若无其事的把钱收了。”
夏季真是饮料的销售高峰期,火热的销售一直持续到期末,缴了定金的店面要到暑假才能接过来装修,但是林岳娜比较有前瞻性的开始囤积奶茶原料以备两个月以后的不时之需。
这笔钱当然就是用到开新店了。
耿妹子悄悄注视着他,很专注,洪巧云看见了暗叹一声把注意力带走:“然后呢?他评价你的面相呢?”
在一6一9书一吧一看!
耿妹子就一直坐在旁边看,等两个“经理”都有点心惊是不是上班时间不该这么干的时候,老板发话了:“走吧,到我那边去清理一下库存,我也有些话要跟你们说。”
赵倩下意识的就抬头想看看石涧仁在不在,下午三四点过,一贯都是他又不知道溜达到哪里去的时间段,特别是最近多了个单反相机,更喜欢拎着到处拍拍拍。
但一胖一瘦俩“经理”还是相互看看,跟着一脸没表情的耿妹子穿过夏日炎炎的马路,从对面一个很不起眼的巷子口穿进去。
那些囤积的库存基本都是石涧仁和杨德光自己用棒棒搬运到库房的。
他们还真会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