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156章 科学问世,大明翻开崭新的一页!

第156章 科学问世,大明翻开崭新的一页!(1/2)

目录
好书推荐: 豪门狩猎:金主独捧小萌妻 山巅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豪门盛宠:爵爷的萌萌小心肝 妖奴滚上榻:太子,哪里逃 我的军功能加点 凤箫鸳梦 邻家雪姨 爱上千年老妖 混血BOSS的刁蛮妻

第156章 科学问世,大明翻开崭新的一页!

科学?

下方的众多国子监监生,包括祭酒,教习等人,皆是一脸茫然。

科学是什么?

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与“理学”一样的另一学派。

程朱理学在这个时代影响极广。

如果太孙殿下要“代圣立言”,在理学之外,再开“科学”,这就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了。

整个大明儒林,都将因此而改变。

想到这里,台下许多人顿时心跳加速,连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

“代圣立言”是每一个儒家学子的毕生追究。

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无一不是名动一时的大儒。

某种意义上,它虽然与皇权有些关系,但关系又不是很大。

比如说,如今大明文人最推崇的朱熹。

在世的时候,虽然也算得上是朝廷高官,可也还称不上“权臣”。

后期更是受到打击,被罢官免职。

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他在儒林中的崇高声望。

反而被数不清的文人推为“至圣先贤”。

朱熹所提倡的“理学”,也成为了明初的第一显学。

太孙殿下虽然有才名,身份地位更是尊贵无比,权倾天下,可是他毕竟只是一个少年,并非当世大儒。

他要自立门派,儒林中能有多少人响应支持呢?

当然,来趋炎附势的人,肯定不少。

可抵制者呢?

文人以清高孤傲自居的,数不胜数。

若是单纯以帝王之尊,就能彻底压制整个儒林,那历代皇帝也不用推什么“孔圣人”来维护统治,直接将自己封为圣人,岂不是更好?

任谁想想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儒家思想及其影响已深入社会里面的每一个角落,根本不是一代帝王能取代的。

真要这样做,也只会让帝王沦为笑柄。

或者像“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一样,纵是横扫六国的千古一帝,也要受到后世最严厉的批判。

朱允熥看他们的表情变化,也猜到了他们的心中所想。

“科学”这个词,对后世的人来说是常识。

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很新奇,难以理解。

他们当然会将“科学”与“理学”,“心学”或者其他儒家八派之类的联想到一起。

不过,他们这样想也好,正好可以减少自己推广“科学”的难度。

在国子监提出“科学”的理念,是朱允熥反复思考了许久才做的决定。

仅靠自己一人脑海中记得的那点零零散散的知识,要推动大明迈入工业时代,迈入科技文明时代,太困难了。

发展也会非常之慢。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虽然接受过系统化的现代教育,但此时能记起来的知识,却不成系统。

很多关键知识点,都遗忘了。

比如说,作为念过理工科大学的人,朱允熥清楚记得微积分的公式和原理。

可当他想将微积分写出来,将其传授给这个时代的人时,却发现了另一个致命的问题。

要学习掌握微积分,必须要先学习小学、初中、高中的初等数学。

也就是说,朱允熥需要先编写出小学,初中,高中的数学教材。

这一下便将他给难住了。

如果是在后世,可以在网上搜资料,可以查阅参考别人写的东西,让他去编写小初高基础教材,他有自信能完成这项工作。

毕竟,天下文章一大抄。

编教材嘛,其实也一样。

这里查点资料,那里抄一点,一本教材就编出来了。

可这里是大明,他不仅查阅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甚至身旁连一个能与之讨论,帮助他发现缺陷和漏洞的人都没有。

仅凭借零散的记忆,将曾经学过,现在已经归还给老师的知识,全部整理一遍,再编写成知识系统齐备完整的教材,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反复思考之后,朱允熥觉得,与其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不如将“科学”的思想带入大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让天下学子得到一次思想上的洗礼,从而使其中一部分人跟着踏入科学的世界。

欧洲能诞生牛顿这样的人物,大明也一定可以!

所需要做的,只是解放学子们的思想,帮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在此之前,朱允熥已经做了许多铺垫,时机已接近成熟,今日便是点燃这把火的关键时刻。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为了让监生们能更好的听懂,他直接引进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观念。

事实上,这也是历史上清末洋务运动时对“科学”通行的说法。

格物即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这一点说,与科学确实是相通的。

问题是,千百年来,儒家学者都将格物往人文哲学上引,而不是从往自然科学上面发展。

即用自然现象为自己的观点背书,而不是去分析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听到“格物”两个字,台下众人果然一个个尽皆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毕竟,程朱理学同样强调格物致知,他们自然熟悉无比。

只是不知道,太孙殿下的“科学”,与程朱理学,又有何不同?

朱允熥淡淡一笑,向外面挥了挥手,立即有侍卫带进来一台滚筒式油印机。

他笑问道:“大家应该见过此物吧?”

“见过!”监生们纷纷回答。

时至今日,滚筒式油印机的生产数量已极多。

国子监身为大明的最高学府,也早就配备了滚筒式油印机。

用于给学生印刷一些教习的讲义,或其他学习资料。

国子监的教习们,都对此物赞不绝口,认为这是“神器”。

因为用滚筒式油印机印刷书籍,讲义,实在是太方便快捷了。

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事。

由此亦可看出,发明滚筒式油印机的太孙殿下,是何等天才横溢了。

此际朱允熥一说起来,众人亦皆是纷纷露出崇拜之色。

“太孙殿下发明此物,功莫大焉,纵千秋万载之后,史书上仍会重重记上一笔。”有监生奉承道。

朱允熥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缓缓道:“本宫能发明出滚筒式油印机,正是格物致知的结果,亦是科学的精妙所在。”

轰!

这句话便如一道惊雷,在众人脑海内猛然炸响。

一时间,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满脸写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格物致知他们都知道。

但是,通过格物致知,发明出滚筒式油印机,这……这……这未免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朱允熥却并不急着解释,又接着道:“水泥,想必你们也都见过了。”

前不久,国子监里面的一处广场,用水泥修建了一块地,供监生们课余活动。

此事在国子监内激起了极大的反响,监生们对此都惊奇不已。

不少人还写了文章,探讨水泥。

这当然也是朱允熥的有意安排。

让学子们接触新鲜事物,以此来刺激他们。

“水泥亦是本宫格物致知,再运用科学之方法,与工匠们一起研究出来的。”

“你们不用觉得奇怪。”

“本宫今日所讲的科学,正是一门穷究事物至理与本质的学问。”

“谁若是掌握了这一门学问,谁就能运用它,发明各种新的东西,或改进已有的器件。”

“比如说,跑得更快的马车,或是不需要马拉人推的木牛流马。”

“比如说,耕田更得更快的器具。”

“再比如说,能让粮食亩产量增加两倍的法子。”

“这些都能通过学习科学,穷究事物至理来实现。”

“这正是科学的精髓所在。”

朱允熥侃侃而谈,当然也结合了一些必要的“改进”,以便“科学”两个字更易于为世人所接受。

“科学,实际上自古即有。”

“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种五谷,仓颉造字,嫘祖养蚕织帛,有巢氏构木为巢。”

“他们所运用的,都是科学。”

“及至后来,古贤尽去,科学则慢慢失传。”

“再往后世懂科学的,仅有鲁班、墨子等寥寥数人。”

“故而,在他们的手中,有了许多传之万世的发明。”

“圣人之学包罗万象,‘格物致知’乃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学问,亦为科学。”

“然后世学者,流于表明,不深究其理,清谈而误学,反使科学失传,可谓是数千载以来,最大的憾事。”

朱允熥目光从众人身上缓缓扫过。无论是国子监的官吏,教习,还是监生,此际都已是震撼万分。

学会了科学,就能发明出能够流传万世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诸天模拟:从莽荒纪开始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文明试炼:从华夏永昌开始 同穿:速通诸天从打爆大筒木开始 霍格沃茨:别叫我制杖师 人在箱庭,从落地成神开始 超级财阀,从差点失业开始 我真的是正经法师啊 北美暴警:从抓捕吹牛老爹开始! 重生后再也不当破碎的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