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壮大基地(第一更)(2/2)
得知装甲列车是幽燕抗日支队的,而且是从小鬼子手中缴获,在嫩江桥上大显神威的部队,万福麟就算再眼红,也只能让手下放行,沒办法,小鬼子最精锐的第二师团都在他们手中吃瘪,自己的130师只怕纯粹是送菜。
白书杰让这三列装甲列车过來,就是要增强第四大队的防空力量,装甲列车早就重新改装过了,并且是双车头推动,原來的37mm速射炮已经换成了两座双联25mm高射炮,在第一节车皮和第六节车皮上,仍然保留了12挺马克沁重机枪。
在这三列装甲列车的后面,都挂载了两个平板车皮,随同过來的就是12辆坦克,还有两个连的步兵,这就是白书杰手下的第二坦克营,营长关兴国也是少年特种排的楞头青。
关于白书杰对铁甲营和坦克营的整编问題,这还要从头说起。
当初白书杰让盛治国专门和汤姆联系购买捷格加廖夫dp轻机枪,结果这家伙还真有本事,虽然dp轻机枪暂时还沒有结果,但是他竟然弄來了苏军刚刚装备的25mm双联高射炮,不过价格的确不便宜,一座就是1580根金条。
白书杰从后世知道,这一时期对付轻型坦克和步兵,高平两用速射炮就属于最致命的武器,后來经过讨价还价,白书杰把自己的金条库存拿出一半,弄回來了50座25mm双联高射炮,外加1000万发炮弹。
除了从通辽招來的6名焊工师傅,白书杰又把阜新煤矿、火车站附近的所有工匠都请了出來,然后大动干戈,对24辆坦克和五列装甲列车全部改造,现在的坦克,已经不能叫坦克了,应该叫做自行防空高射炮才对。
因为炮弹跟不上,对原來的坦克进行了改装,卸掉了37mm火炮,加装25mm双联高射炮,白书杰知道,高射炮既可以防空,更可以对付小鬼子的坦克,如果碰到小鬼子的豆战车或者是中型坦克,高射炮完全可以把它们拆成零件。
白书杰把原來坦克上面的炮塔给去掉了,只采用它的地盘和发动机,然后尽量简化了25mm双联高射炮的辅助设备,再焊接在原來的坦克上,主要目的,是要对付鬼子的坦克和碉堡,关键时刻还可以对付小鬼子的猪突式进攻。
至于五列装甲列车,也采用同样的办法,不过是直接丢掉了原來的两节安装火炮的车皮,另外找來平板车皮,把高射炮直接搬上去进行固定,万一今后不要装甲列车了,高射炮还可以卸下來。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六@@九@@书@@吧!!更新!
装甲列车的前后车皮里面一共装备九二式重机枪12挺,轻机枪24挺,车皮顶上的防空武器,装备马克沁重机枪12挺,25mm双联高射炮两座。
剩下來的16座高射炮,白书杰全部安装在3.5吨的日本运煤车上,整个改造过程,费了两个月的时间。
有了装备,白书杰就以原來的坦克营为基础,加上通辽的青年学生314人,原东北军第七旅6 团的邵建章所部324人,组建了装甲防空大队。
大队长:白书杰(兼),副大队长:马德耀、邵建章(兼)
铁甲一营(5 人):营长:杨鸿才,副营长:秦明远
铁甲二营(5 人):营长:罗定昆,副营长:高志达。
坦克一营(5 人):营长:纪昌年,副营长:柳飞鹏
坦克二营(5 人):营长:关兴国,副营长:刘宏茂。
铁甲一营装备铁甲列车两列,8辆车载高射炮;铁甲二营装备装甲列车三列。
坦克营下辖两个坦克连和两个步兵连,每个坦克连装备坦克6辆,每个步兵连装备轻机枪24挺,在阜新重新整编之后,白书杰就步坦协同作战的战术问題,进行了专门讲解,并组织了演练。
为了加强卫戍大队的机动性和火力密度,加强每个营3辆车载重机枪,全大队9辆车载重机枪。
装甲防空大队组建完毕以后,白书杰考虑到小鬼子接下來的进攻方向,于是就把铁甲二营和坦克二营调往承德方向,接受根据地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另外8辆车载高射炮和8辆车在重机枪调往赤峰方向,由侯自得统一指挥。
这些事情处理完毕,时间已经到了1932年10月中旬,白书杰命令卫戍大队加紧征集各种战略物资,并用手中控制的阜新全部车皮运往承德接待处,命令特种营用一个月时间,对所有的煤矿安装炸药,同时拆卸所有的煤矿设备运走。
1932年10月底,白书杰对所属各部下达冬季练兵的命令,因为他不好说自己是穿越过來的,一定知道小鬼子的进攻路线,所以下达的命令就有些含糊其辞。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