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番外2:不知道就是不存在(2/2)
至于美国在对朝鲜战争的各种报告中说到的穿插迂回,印军表示自己听都没听过。
既然是没听过,那就肯定不存在。
因为自己占据的超级优势,再加上美苏两国的鼎力支持,尼赫鲁觉得中国现在完全可以说是任由印度捏扁搓圆了。
因此他直接对中国提出了大量的要求。
除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外,印度还要将整个xz划归他们。
而且xj地区要重新谈判,除此之外,印度还要驻兵四川,陕西中国也不能设防。
最后,又要求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区设为缓冲区,印度要派观察员入驻。
尼赫鲁直言,如果不同意印度的条件,他们就会出兵打到中国同意。
看着印度递交过来的要求,中央的所有人都懵了。
这么多年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要求,就是慈禧来了都不敢签呐。
想了十天十夜,首长也没想明白,印度这是什么脑回路。
这是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最终,中央得出结论,印度应该是吃咖喱吃多了,脑子坏掉了。
对于印度提出的无理要求,中央自然是直接无视。
跟一个傻币争论,只会丢人现眼。
然而对于中国的无视,尼赫鲁觉得这是怕了。
再加上印度此时正值改革的关键时期,尼赫鲁需要一场大胜来压制国内的反对派,于是立刻公开声称要使用军事力量。
印度国防部长梅农更是声称要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
此时的在印度国内,普遍认为一个印度兵能打6个中国士兵,甚至可能随便开两枪,中军就会溃逃。
眼看印度这么跳,美苏又因为古巴导弹危险陷入正面交锋,在加上这么多年印度一直得寸进尺。
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社论。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个标题是第一次出现,因此印军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们也没有察觉到任何的异样,依旧在边界上全面推进。
甚至为了方便统一指挥,印度还在10月5号成立了一个新的军团,第4军,下辖第2师、第4师两个步兵师。
这个第4师是印度的王牌部队,更是尼赫鲁的嫡系军队。
见印度对于我国的明确警告置之不理,中央内心也有些沉重。
原因很简单,印度与苏俄关系很好,又有美国的鼎力支持。
而且印军的这一番号,也让人心情犯嘀咕。
从民国时期开始,4这个番号就是精锐的代名词。
北伐时期的第4军、井冈山时期的红军第4军、南方八省游击队联合的新4军,那都是响当当的战斗力。
单从这个番号上来看,印度就是来者不善。
综合已经知道的情报,参谋部预判,印军的战斗力应该跟果党的精锐军差不多。
果党精锐部队的战斗力可是一点都不弱,新1军在缅甸是把鬼子精锐18师团都能打的满地找牙。
因此中央决定拿出解放战争中打果党181旅和11师的劲头来。
准备打大仗、硬仗、恶仗,实在不行还要打第二仗、第三仗。
为此,中央甚至组建了一个超豪华参谋天团,准备为对印作战出谋划策。
老帅们也是多年没打仗,手痒的很,很快便为即将发生的战斗进行了全方位设想,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迅速出炉。
东线和西线也分别组建了前敌指挥部,同时西北各军区开始抽调主力,为可能发生的大决战做准备。
西线方面,新组建的山地师进入了阿克赛钦地区。
为了方便战斗,除了山地师以外,西线参与战斗的各步兵团,紧急加装了部分100毫米迫击炮。
一开始大家还不愿意,觉得100毫米迫击炮威力有点小,还是120毫米迫击炮够劲。
可等进了山,炮兵立刻竖起了大拇指。
尤其是山地师的炮兵部队,嘴都合不拢了。
“要不还得说首长呢,这个装备敏感度远超常人。”
“谁说不是呢,在ald区的时候,我还觉得这炮有点小,劲不足,可进了阿克赛钦,我算是服了。”
“这个100毫米炮,怕是最适合山地作战的重迫击炮了。”
之前的时候,海拔稍微低一些,还有公路,120毫米迫击炮的运输不受影响。
但是等进山以后,所有物资都只能靠人背。
如果继续装备那些120毫米迫击炮,炮兵根本就跟不上部队的行军速度。
战士们光是身上的皮靴、皮帽、皮手套、皮大衣这四件套,就已经很重了,再加上枪支弹药、粮食和水,基本上达到了单兵携带极限。
如果是120毫米的迫击炮,步兵根本不可能帮忙运输弹药。
可换成8公斤的100毫米的炮弹,强壮的步兵基本都能额外携带1发。
这对炮兵部队的火力来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只可惜,时间太短,就咱们一个山地师,真跟阿三打起来,不知道能不能占到便宜。”
按照上级的预判,印军的战斗力可能跟果军精锐兵团差不多。
再加上印军占据有利地形,还有更短的补给线,能打成什么样,战士们现在也没底。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打再说。”
而除了山地师以外,西线的各步兵团也感受到了100毫米迫击炮的好处。
100毫米迫击炮总重75公斤,拆成炮管、支架、底板后,三个人扛着可以轻松跟上大部队。
而100毫米的炮弹,高原本地的运输队员,一个人就可以背4发,还能捎带脚再背4发60毫米炮弹。
因此各团果断向上级报告,120毫米迫击炮直接扔在了cn县,后勤紧急抽掉了一批100毫米迫击炮和弹药入藏。
每个步兵团都配备了直属一个100毫米迫击炮连,下辖6门100毫米迫击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