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章 此乃我辈领域(2/2)
夏樱与丁琅简述完毕,堂内沉肃的气氛稍稍松动。
各房长老与主事开始轮番提问,声音在偌大的宗祠中或高或低地响起。
有人细究轴承件公差的具体检测手法,有人询问晶化导魂金属热处理时的最佳火温曲线,亦有人试探着打听部分高规格叶片未来可能的产量需求。
夏樱与丁琅应对得体,前者思路清晰,条分缕析解答各类制造规范;后者则沉稳如岩,对于超纲的涉密范围毫不松口,只反复强化工艺底限的重要性。
交流持续了近半个时辰。
终于,一位坐于中段、须发白的唐氏长老放下手中一直转动的茶盏:“敢问夏部长,贵家族这民生产品的一纸订单,规模……究竟有多大?”
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下了其他琐碎议论,问题直指那份“委托生产”合作的核心。
夏樱立于堂中,目光平静地迎向那位长老以及他身后所有隐含评估的眼神,态度落落大方:“单量规模,取决于贵家族自身——贵工坊能投入多少富余产能,我们便能相应配给多少需求。”
此言一出,不少人面露惊疑,连一直闭目养神的唐景和也撩起了眼皮。
方才提问的那位长老眉峰紧蹙,语带疑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嗤:“这是何意?莫非贵家族要一口吞下我玄黄唐家所有富余匠力?”
“贵家族固然财力雄厚,但根基在药材市场,此等农具炊器、马车部件的日常琐碎买卖,又能消化几许?”
他身体微微前倾,带着某种身为锻造世家一员的骄傲与质疑,“我唐家旗下坐拥数百位精熟技艺的大匠师,十数座遍布郡内各地的大工坊,全力运转起来……”
夏樱并未因那隐含的质疑而动容,唇角反而勾起一丝浅淡而意味深长的弧度。
她没有辩解,只是微微扬了扬下颌:“请诸位勿要将我尘家,与别人混为一谈。”
“我们尘家面向的是全大陆市场,在这里,我就直说了。”
“就在前几日,我尘家已于长安城东市,开设第一家‘超级大市场’,用于售卖日常生活物件,人声鼎沸。”
她目光扫过全场:“此超级大市场,也将如药材市场一般,将铺设整座大陆。”
“此为我族布局新型零售业态之关键一步。”
……
时间回溯至6月18日,长安城东市核心区域。
一座占地极为广阔、门楣高阔的簇新建筑,在无数目光注视下正式揭幕。
门楣之上,“长安超级大市场”七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闪耀夺目。
甫一开营,其内便已是人潮汹涌,沸反盈天。
不同口音的叫卖询价声、推车滚动声、孩童嬉闹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而持续的嗡鸣。
宽阔得惊人的主通道两侧,密如森林的货架层层迭迭,堆满了从精巧的厨炊器皿、厚实的农具钢件、成捆的各色布匹,到筐装的新鲜果蔬、成袋的精米白面、瓶罐林立的调味料架……林林总总,包罗万像,且货量极大。
人头攒动的顾客摩肩接踵,推着特制的宽大推车,其内货物堆迭如山,收银处排成的队伍几乎一眼望不到头。
这一天,这座名为“超级大市场”的庞大怪物,在日暮盘点时,其结算出的营业额数字,便已赫然跃过百万金币的门槛。
这数额无疑比平日集市高出许多,源于其开张盛况与大量备货倾售之故。
然,尘家财政部与经管部,据此番气势与铺开的成本摊算,已然断言:此单一“长安超级大市场”,在未来一个完整的年运营周期内,其最终的总营业额,绝然不会低于5000万金币之巨。
依据此推断,家族中枢已定策:至明年上半年,此等模式的“超级大市场”,将在全大陆范围遴选的至少十处重要枢纽与人口巨城之中,逐一设立,布点成网。
……
“这样吧,我说个确切数字。”
夏樱微微一顿,字字千钧:“一年保底采购额,一千万金币。”
“一……一千万?!”
“嘶——”
“仅民生器物订单?!”
“当真?!”另一位黄袍长老猛地站起,声音嘶哑。
夏樱勾唇一笑:“自然!此乃关乎长期订单合作之根基,我尘家既出此言,便可在拟定的合作备忘录条款中,白纸黑字写明此保底金额的数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