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零件的独特標记(2/2)
他脚步轻快,嘴里忍不住哼唱著歌曲。
可刚走两步,陈露阳的心中陡然一沉,脑海里忽然闪过昨晚那个“林业队司机”的身影。
早晚是个麻烦……!
陈露阳神情中闪过一丝果断,坐上公交车,向著修理厂的方向杀了回去。
年后来修车的人並不多。
陈露阳回到修理厂的时候,只有张国强几个老师傅在。
几个年轻人则是请了假,跑出去逛逛街,玩一玩。
陆局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早上陈露阳前脚刚走,陆局就拎著家里背来的特產,紧隨其后出门拜晚年。
真说起来,这小半年的光景里,
陆局结交的朋友可不比陈露阳的少。
就连中午饭都没回来吃,估摸是被哪个老哥喊出去喝酒了。
“正好……张叔、谭叔、刘叔,你们几个技术高,眼力毒,能不能看出来咱们这些零部件有没有什么与眾不同的地方?”
陈露阳將张国强、谭松仁和刘康文三个人叫过来,拿著仓库里存余的零件,认真的问。
“与眾不同的地方?”张国强纳闷。
“啥叫与眾不同的地方?”
陈露阳解释道:“就是一眼就能看出来零部件是咱们厂的,有独特標誌,別人仿不出来的地方。”
张国强皱著眉,摇了摇头:“小陈主任,说句实在话,这些件子说不上有啥与眾不同。”
“咱们的零部件大多是小规模找外头代工厂乾的活儿,图纸虽然是咱们自己画的,可生產环节零散,哪有统一的工艺痕跡?”
“说白了,这些都是『临时件』,讲不上啥厂標。”
谭松仁也接话道:“小陈主任,我明白你的意思。”
“一般真正大厂出品的零件,壳体上会铸字,零件编號、合格证一应俱全。”
“可咱这批件子,包装就是牛皮纸一裹,甚至不少还是技校学生做的,精度还得靠咱们后期一道道把关。”
“要说独特標誌……实在没有。”
刘康文也点头补充:“是啊!更別说后头咱引进了学生一起加工,谁干的活痕跡都不一样。”
“有人手法细,有人粗糙点,外观上根本统一不了。”
“要是懂行的人拿到手,一眼就知道这是小厂子、试製件,认不出『是谁家產的』,更別提和大厂件比了。”
听了三个人的话,陈露阳並不意外。
“我知道现在这些零件情况,不可能像厂里那样有编號、合格证。况且咱又不是生產线批量生產,更谈不上什么统一標誌。”
他顿了顿,目光认真起来。
“我的意思不是非要找编號。”
“我想知道,除了编號之外,这些零部件里有没有能体现咱们自己特点的地方?”
“哪怕是工艺特徵、加工习惯,只要是別人模仿不了的,就能算是咱们的『印记』。”
听完了陈露阳的话,张国强三个人明白了。
张国强先拿起一根联轴器套筒,拇指在止口槽那来回摩挲,眯著眼端详半晌。
陈露阳注意到,他的指甲在金属弧线上轻轻扣了两下,似乎在比对著什么。
接著,张国强抬头道:“要说独特性嘛……咱这批件子车刀走得慢,工人怕废料,刀口收得乾净,所以止口槽两边的过渡弧比较圆润,不像別的零件那样直接干出直角槽。这算是个痕跡。”
说完,他把套筒递到陈露阳手里,示意他摸一摸。
陈露阳一捏,果真比见过的大厂件要圆润几分。
“还有垫片这边,”谭松仁接著开口。
“咱们的垫片配料跟別人家的配料不一样。”
“咱们用的是修理厂联繫的橡胶车间余料,手感偏硬,切口边缘光洁,但柔韧性差点儿。用过的人摸一摸,能分得出来。”
陈露阳接在手里一压,果然硬劲儿十足,和市面上那些软乎乎的货不同。
“还有吗?”陈露阳眼中冒出亮光。
“还有就是这点火线圈。”刘康文取过一只点火线圈,小心地剥开外层绝缘胶布,看了看里面绕的铜线。
陈露阳凑近一瞧,线圈层层迭得工整紧密,像是学生写的工整字帖。
刘康文笑道:“点火线圈是学生绕的线,绕得紧密整齐,层次清晰。反倒比有些小作坊乱七八糟的绕法好看。”
“要真懂行的人,一眼能看出来是老师傅盯工、学生细手劲绕出来的,不像一般外头货。”
说完,他轻轻把线圈放回桌上,手指还特意在铜线上轻敲了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把各自的观察说了出来。
虽然这些细节算不上真正的“独特標誌”,但至少手艺和工艺痕跡,已经隱隱有了与別人不一样的地方。
看著陈露阳似乎鬆了一口气的模样,张国强忍不住问:
“小陈主任,是不是出事了?”
陈露阳抬头看向张国强。
张国强继续问了一句:“是不是昨天那个司机有问题?”
昨晚上,张国强翻来覆去一整夜,心里总觉得不对劲。
那个司机,那车……都不对劲。
今天白天他又跟谭松仁、刘康文三人復盘了一遍,几个琢磨来琢磨去,都觉得有古怪。
再加上今天,陈露阳好端端的问起了標誌的事,
张国强一瞬间就把两件事情联繫到了一起。
“昨天那司机换件的事,我確实有点疑虑,可问题是咱们手里没证据。”
陈露阳抬手揉了揉额角。
“单凭几句怀疑,没法说人家就是奔著零件来的。”
“况且咱修理厂开门做买卖,总不能谁来修车都疑神疑鬼。”
张国强纳闷:“那主任,你今天问这些是为了啥?”
陈露阳回答道:“我刚刚去市经委,打听到市里已经在酝酿新动作,要把一些小批量任务下放到校办厂、修理厂、合作社,还要搭个零部件协作网,统一调度。”
“到时候,一窝蜂的小厂子都要钻进来,最容易的就是模仿咱们的通用件。”
“要是真有人偷著学,甚至仿造,那咱修理厂辛辛苦苦打出来的牌子,很可能就被稀释了。”
“所以我才想,能不能在零件里留下点只属於咱们的『印记』,哪怕是一道工艺痕跡,也能让人一眼认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