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都来跟我兜风!(2/2)
亏他还以为出啥事了呢!
合计是小汽车停在这,招来了不少学生们的围观。
其中有几个机械系和力学系的学生,就好奇的过来问问车的基本情况。
李河哪懂这些啊!
几下就被问懵逼了。
但是他不知道,不代表陈露阳不知道啊!!
这个寒假,他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给厂里最新型號的小汽车编写英文说明。
这辆车的所有情况都在他脑袋里印著。
“这车是省机械厂的第四代小汽车,动力总成源自日產老型號,四缸水冷发动机,最大马力七十匹,额定转速四千八百转。”
“油耗呢,在市区工况下差不多七个半到八个油,郊区路况还能低一点。”
几个机械系学生顿时瞪大眼睛:“真有这性能?!”
按照课本和《汽车工程基础》里引用的资料,
当时国產的海牌、吉普等车型,市区油耗普遍都在一百公里十升到十二升之间,功率也多在五十匹上下。
眼前这辆车的参数,明显比他们印象里的国產车要先进得多。
这车要是真能跑到七个半油,这可算国內一等一的先进水平了!
一个学材料力学的学生忍不住追问:“那这个的发动机腔体是铸铁的还是铝合金的?”
陈露阳道:“主体还是铸铁缸体。”
“咱们考虑到北方冬天冷,铸铁的耐久性和保温性更好。国外有的车型已经用铝合金,油耗能再降一升左右,但工艺要求高,材料也紧缺。对咱们现在来说,七个半已经算很不错了。”
陈露阳说著,手上也没閒著,顺手一拉车门,把驾驶座敞开来。
“光听我说也没意思,你们自己看看,比翻课本有意思多了。”
话音一落,几个学生立刻围上来,有人探头往驾驶舱里瞧:“哎,这仪錶盘可真齐全!”
“还有转速表呢,咱课本上讲过,可国產车上真少见。”
陈露阳乾脆把副驾驶的门也打开,让大家看得更清楚。
“咱这车是按义大利设计改造的,內饰也是一套设计下来的。”
“方向盘小一號,转动起来轻巧;仪錶板是新加的组合表,油量、水温、转速都有,不用光凭耳朵听。”
几个力学系的学生忍不住蹲下来,伸手摸了摸车门的钢板。
果然又厚又强!
陈露阳弯下腰,指著车门接口笑道:“这是双层衝压件,中间加了一条加强筋。单层容易抖,双层更结实。”
说著,他又走到车尾,掀开后备箱,露出里面规整的工具包和备胎。
“你们看看,这后备箱空间不小吧?”
“平时跑长途,放行李没问题。备胎、千斤顶全都在这儿。”
“发动机呢?能看看吗?”有个学生著急道。
“行啊!”陈露阳爽快地应声,冲李河使了个眼色。
李河会意,从驾驶室里一拉开关。陈露阳走到车头,“咔噠”一声把机盖掀起来。
机舱里,黑亮的发动机、粗壮的管路和银白的散热片一览无余。
“这就是四缸水冷机。”陈露阳得意地拍了拍发动机盖。
“冷却水走这边的水箱,风扇是皮带带动的,冬天一打火预热快,夏天散热也够。”
“化油器在这边,我们针对这个做过改良,燃烧效率能提个十来个点,所以油耗才能压得下来。”
学生们全都挤在车头,伸长脖子看。
这还是头一回见著实车的发动机,这比课本图纸可直观多了。
眼见理论小课堂差不多了,陈露阳笑道:
“光看有啥意思?上车!!!”
“我带你们兜一圈!”
话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了两秒,隨即炸开了锅。
“真噠?能坐吗?”
“我还一次小汽车都没坐过呢!”
“这得多少钱一张票啊?”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
陈露阳乐了:“哪来的票啊!这又不是公交车,都是自己人,谁想坐都行!”
学生们一个个跃跃欲试。
別看他们问问题的时候,一个赛一个的踊跃。
但真要往前迈步上车,真是都有点不好意思,脸上红扑扑的,谁也不敢第一个钻车门。
陈露阳乾脆招呼起来:“都別磨嘰了!一个个都有机会,咱到校门口去兜风,排队上车就行!”
“大根,你去女生寢室把高小琳她们女生也喊下来,咱们一起坐车去!!”
於是,眼前出现了一幕稀罕的景象——
北大校门口,十几號学生老老实实排成一条长队,就跟等公交车似的。
一个个脸上写满了兴奋,又强忍著矜持。
“哎,前头快点儿啊!”
“別挤別挤,反正都有份!”
“这感觉跟抢座似的,哈哈哈!”
……
此时正是同学返校的高峰。
眾人瞧见大家都在门口排队,以为有了什么新活动,都好奇的跑过去看。
陈露阳则是瀟洒的站在旁边,挨个做解释。
听到能免费坐车,登时大家一个个都兴奋起来,一个排一个的都在校门口排队,等著坐小汽车。
猛一瞅,简直比拉活还热闹!
正当陈露阳在车门口指挥“排队有序、人人有份”的时候,校门口另一边,两个老师从事务楼出来。
瞧见校门口乌泱泱的排了一大堆人,两个老师眉头一皱,走过去。
“怎么回事?校门口排这么一长队?”
不等其他的学生开口,陈露阳忙不迭挤出笑容,三步並作两步迎上去:
“老师您好,我们是在做学生实践活动呢。”
老师皱眉:“学生实践活动?谁批准的?有没有系里盖章?!”
陈露阳从容回答:“老师,这车本来是修理厂顺路给咱们实验室送设备的,我想著大家平时光在课本里看,不如趁机近距离讲解一下发动机结构,算是临时的学习交流。”
老师眯了眯眼,显然还是半信半疑。
但是如今北大確实是倡导“理论联繫实际”。
不少学生一放开手脚,就干些出乎意料的事。
上半学期,物理系的学生们还自己拼了个“太阳能热水器”,用黑漆铁皮和玻璃板搭了个大匣子,后头连著一口铁桶,硬是搬到操场正中央晒了一下午,结果全楼的同学都跑去围观,弄得跟庙会似的。
跟这些比起来,陈露阳开个小汽车进校门,居然还讲起发动机原理,倒也不算太“出格”。
所以,眼下看见陈露阳扯著同学讲汽车,老师心里虽有怀疑,但也不好当场一口否认。
陈露阳见老师眉头越皱越紧,赶紧又补了一句:
“老师,您放心!”
“油钱、车钱、司机都是修理厂出的。我这边不过是借了个机会,带同学们做个实践交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