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赵巧儿失踪(1/2)
第296章 赵巧儿失踪
今日是除夕,京城的大街上张灯结彩,处处洋溢著喜庆的年味。
朱红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街边小贩吆喝著卖年货的嗓音此起彼伏。
温暖的阳光透过薄云洒在青石板路上,却怎么也照不暖秦姨娘秦嫣然那颗冰凉的心。
她裹紧身上半旧的藕荷色袄,在大理寺高大的朱漆大门前反覆徘徊。
青砖围墙內传来隱约的锁链声响,每一声都像钝刀般割在她心上。
自从赵巧儿结识了长乐郡主,她们娘俩的日子倒是好过了许多,可半月前赵巧儿却突然失踪了,音讯全无。
“这位娘子,您在这儿转悠半天了。”一个挎著菜篮的老妇人狐疑地打量她,“可是要报案?”
秦嫣然猛地一颤,下意识將面纱又往上提了提:“不、不是,我等人……”
她声音细若蚊吶。等老妇人走远,她攥著帕子的手才稍稍鬆开,丝绢早已被她揉得不成样子。
昨日在王府的井边浆洗衣裳时,她偶然听见府中两个婆子在嚼舌根。
“听说长乐郡主被大理寺抓去关在地牢里。”
“可不,听说罪名是勾结反贼,那可是要杀头的……”
她当时木盆“咣当”一声落在地上,溅起的水打湿了她的绣鞋。
“巧儿……”秦嫣然望著衙门檐下悬掛的“明镜高悬”匾额,嘴唇微微发抖。
半月有余了,除了她们居住的王府和林远山家,这偌大的京城,巧儿还能去哪儿?
她曾壮著胆子去过林府询问,可门房认出她时那声嗤笑犹在耳边:“切!想什么呢?被休的下堂妇怎会还住在夫家?快走吧!”
林家的管家更是满脸讥誚:“少奶奶……啊不,赵姑娘要是在这儿,老爷早拿扫帚赶出去了。”
大理寺门前当值的差役第三次朝这边张望时,秦嫣然终於鼓起勇气往前迈了半步。
赵巧儿既然不在林远山家,那她就只有到大理寺来问问了。不知赵巧儿是否和长乐郡主一起被抓到了大理寺。
她刚跨出半步,忽听得“哗啦”一声铁链响,两个狱卒押著个蓬头垢面的犯人出来。
那人的脚踝被镣銬磨得血肉模糊,在地面上拖出暗红的痕跡。
“让开让开!”差役的呵斥声惊得她连退数步,后背撞上了拴马石。
冰冷的石棱透过单薄衣衫刺进皮肉,却不及他心中恐惧的万分之一。
她也是赵樽的家人啊,若长乐郡主和赵巧儿都是因为赵樽谋逆被抓,那她要是被认出来……
秦嫣然摸上自己带了面纱的脸,喉头髮紧。
“这位大姐。”一个挎刀侍卫突然走近,“看你神色慌张,可是有冤情?”
秦嫣然心跳如擂,袖中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我、我找……”
她话到嘴边又咽下。
若说出找长乐郡主,岂不是自认与反贼有牵连?可若不问……她望著西沉的日头,明日就是新年了,巧儿是她在京城唯一的亲人。
“我妹妹在郡主府上当差……”她急中生智,声音却虚得发飘,“已有半月未归,我想来问……”
侍卫眼神骤然锐利:“郡主?哪个郡主?”
“长……”秦嫣然刚说出一个字又猛地咬住舌尖,血腥味在口中漫开,“常乐坊的绣坊,我走错了。”
说罢,她咽了咽口水匆匆福身离去,几乎是落荒而逃。
转过街角,她瘫坐在一口井的井台边。
夕阳將大理寺的黑瓦染成血色,檐角铜铃在风中叮噹作响,像催命的丧钟一般。
秦嫣然把脸埋进掌心里,滚烫的泪水从指缝渗出……
新年在即。
秦嫣然这边在为赵巧儿的失踪焦头烂额,苍州清水县那边,苍州王府里却热闹一片,喜气洋洋。
冬日的阳光洒进王府庭院,將水泥地面映得暖融融的。
去年此时苍州风雪肆虐,今年却难得天公作美,连檐角垂掛的冰凌都化作了晶莹水珠,滴答滴答地敲击著石阶。
王府上下早已张灯结彩,朱漆大门贴著崭新的“福”字,廊下掛满红灯笼。
厨房里蒸汽氤氳,厨娘们正忙著准备年夜饭,腊肉的香气混著桂酿的甜香飘满了整个院落。
“老夫人,您看这窗贴得可好?”小丫鬟踮著脚调整著窗欞上的剪纸,那是一只栩栩如生的报春喜鹊。
满头华发的老夫人转著手上的佛珠,笑吟吟地点头:“好,真好。孩子们都回来了,今年比往年热闹多了。”
她望著庭院里来来往往的身影,眼角堆起欣慰的皱纹。
赵樽、韩蕾、华天佑、赵灵儿、大胖头等人全都赶回了苍州王府。包括就在清水县附近的肖正飞、麻子、还有亲卫们也全都到了王府过年。
只有平川现在是北关驻军元帅,不能轻易离开北关军营,只得孤零零的留在永安城军营里。
赵樽正指挥著家丁搬来几盆怒放的红梅,韩蕾带著侍女们在廊下掛彩绸,大胖头蹲在石阶上数著刚领的压岁钱。
忽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只见赵灵儿骑著枣红马飞驰入院,滚著狐毛边的斗篷翻飞如蝶。
“娘!”她利落地翻身下马,从马鞍旁解下个包袱,“我从街上带了最新的话本子,晚上守岁时念给您听!”
老夫人正要说话,华天佑已从迴廊转出,手里还拿著半截春联:“灵儿回来得正好,快来帮我看看这对联……”
话未说完,看见少女冻得通红的脸颊,华天佑连忙解下自己的狐裘披风给她披上。
“天佑哥总把我当小孩子。“赵灵儿嘴上抱怨,眼睛却笑成了月牙。
她忽然踮起脚,用袖子拂去华天佑额角沾到的金粉:“瞧你,贴个对联都能弄得满脸都是。”
这时韩蕾拍著手走来:“都別忙了,游园会要开始了!”
韩蕾脑子里那些现代的游园活动多的是!她准备了一些人人都能参与的节目,比如用筷子夹桌球,或者用竹圈套玩偶等等。
只见庭院中央已摆开各式游戏,侍女们正往青石板上画投壶的標线。
大胖头第一个冲向套圈游戏,嚷嚷著要那个最大的熊二……
日落时分,正厅里二十张红木圆桌已摆得满满当当,玩得尽兴的眾人纷纷入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