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退避三舍(2/2)
程普说话间不再掩饰,神情略愠怒。
周瑜更是感觉有意思,笑吟吟将孙策手书递上:“朝廷敕使到济南,酬我军驱逐张杨收复兖州之功。策封伯符为齐侯,右都督也由偏将军右迁为振威将军。”
一听周瑜口呼孙策为伯符,原本程普不觉得什么,甚至孙策当面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可此刻被打搅了好事的程普心中更是不喜,就下意识问:“左都督呢?”
同时翻阅孙策的手书,这次渡河援助袁绍的诸位将军里,右都督程普本是偏将军,左都督徐琨也是偏将军,而周瑜是以齐国中尉的身份行护军之事。
周瑜根本不在乎程普的不满情绪,他乐意陪程普说笑几句话,都是给足了程普面子。
他静静等候,程普看着孙策信中的讲述的事情,见左都督徐琨被拜为荡寇将军……这虽然也是杂号,但也没有振威将军那么杂。
又看到周瑜被朝廷诏拜为……轻车将军。
虽然这也是个杂号,好歹是常见的高级杂号,其性质类似于楼船将军、骁骑将军。
回想自己跟着孙坚、孙策父子打生打死,拼杀将近二十年,到现在不过是个振威将军。
徐琨是孙坚的亲外甥,宗族豪横,当个荡寇将军也理所应当。
可周瑜入伙才几年?
凭什么骑到自己头上?
程普虽然无法理解孙策的具体、真实用意,但他的确感受到了来自孙策的打压与制衡。
不好将这股怨气发泄到孙策身上,也不好当面指责周瑜,程普细细研读孙策的手书,嘿然做笑:“看来是我军渡河解袁军信都之围,里外夹击大破公孙瓒,朝廷知我功勋,这才给了振威之号。可惜未能擒斩公孙瓒,否则我等俱有侯位矣!”
周瑜也是感到有些遗憾,他们腊月渡河北上参战,从公孙瓒侧翼突然杀出,打了公孙瓒一个措手不及,全军自外围开始溃散……至于袁绍也是见势挥兵杀出,这才大破公孙瓒。
过去袁绍、公孙瓒之间每年冬季的鏖战都是双方明牌对垒,连续三年都是这样,结果就是公孙瓒稍稍走神,就被孙策的援军偷袭得手。
可惜的是公孙瓒这里不缺骑兵,缺乏骑兵的孙策军队缺乏远距离追击、奔袭的能力,袁绍这里虽然有骑军,却多布置在河内一线去警惕、预防吕布截断粮道。
程普控制着内心的不满,将手书递还给周瑜,询问:“护军,辽东公孙度可会奉诏出兵?”
“甚难。”
周瑜心情不错,讲述说:“袁本初亦有督促,欲使公孙度全取幽州。奈何公孙度以辽隧深远又春水泛滥、舟船难行为故不肯出兵。”
说着,周瑜询问:“辽隧究竟如何?”
程普正色回答:“千里辽隧,春时冬雪消融,积水漫过道路,道路湿软泥泞人车不能行。秋霖时,亦是泛滥。不过我听闻辽东从东胡处听闻大司马战术,已有许多雪橇战车。公孙度若肯出兵,腊月时自可轻易袭击公孙度后方,使其不战自乱。”
周瑜听着缓缓点头,大概是摸清楚了公孙度的底线。
就是关门过日子,谁赢了向谁投降,不失公侯之位,也能保境安民,对得起治下的吏民男女。
随即收好孙策的手书,就说:“待我稍后见过左都督后,午间要去拜谒袁本初,商讨我军退兵事宜。”
“我军要退?”
程普惊异询问,很快又释然说:“如此也好。”
周瑜笑了笑,也没有解释什么。
公孙瓒只要还活着,那他们与袁绍就是相对牢固的盟友;可公孙瓒若是死了,袁绍又怎么看他们这两万多人?
再说了,公孙瓒现在半死不活的,赵基率兵来援怎么办?
没有必要,就不要跟赵基碰撞。
这是出军之前,孙策再三嘱咐的事情。
在冀州的土地上,为了袁绍与赵基开战……这很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