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历史同人]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 第333章

第333章(2/2)

目录
好书推荐: [红楼同人] 红楼之邢夫人 在后宫里开后宫(1vN) 心软予你 (重上架版)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咒回同人] 咒术高专的麻辣女教师 [综] 教主之结发此生 [综漫] 被教师悟捡去当女儿后 [咒回同人] 五条家禁止带球跑 [综漫] 乙骨君要当我的狗 渣男骂我拜金,可我老公超爱

后来,连家里的毛驴也有了一张棉布垫子。

今年潘阿瑶入学之前,学馆里便派人来给潘阿瑶按身量量了量,给了衣样子,让每家自己用买棉布棉花缝制“校服”。潘阿瑶这一身便是她在阿娘的指导下,自个为自个缝的,针针脚脚全是满心喜悦。

校服一共做了四套,夏两套,冬两套。

潘阿瑶个矮,阿娘给的棉布做完还有剩的,她还给自己缝了同料的斜跨小书包,虽然学馆里的课本她还没抄完,还不能将课本带回家来,这小书包里只能每日装些点心和饼子——书籍昂贵,学馆里每间学舍都有几套大族捐献的书,但也没法为每个学子分发书本,因此学馆供给了纸笔,让自个抄一份,既是抄书也是复习。

学馆开学的时候,圣人最喜爱的公主——太平公主来学馆勉励她们勤奋读书,公主说了,等她们学成“毕业”,日后也是要去考科举当官,她们不仅仅是为自个读书,还是为了实现大周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就为了这句话,潘阿瑶风雨无阻,从没有缺过一堂课。

公主还问她们:“你们日后,想成为怎样的人呢?除了相夫教子、在内宅过一辈子,你们可有想过旁的?”

潘阿瑶想了很久,在进了学馆之前,她曾经想过嫁给隔壁成衣铺的胡商的儿子,这样她就不用离开阿耶阿娘了,垮一道门槛便能回家。

后来学馆成立了,能进学馆读书,便成了她梦寐以求的事。

学馆全名叫“洛阳女子学馆”,但大伙儿都管它叫“学馆”或是“女子监”,如今已经开了近十年,最初不论贫贱,没有家里愿意让女子去读书的,是圣人降阶亲自拜会说服了五姓七望,捐钱修建学舍、教舍,又送来自家的女儿们,学馆才算真正开了起来。

三年后,学馆里出了头一个进士科榜首,那可是女状元!还是最古板老套、看不起女子的陈太傅的女儿,那一年真是街头巷尾没有人不谈论这件事的,大伙儿都津津乐道,这天底下、古往今来第一个女官诞生了!

虽然陈太傅气得险些提前下去见祖宗,陈娘子还是得到了圣人亲命,外放地方,带着护院与师爷,走马上任了。骑马出城之前,她还在洛阳城墙上留下一句词: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潘阿瑶也知道这句诗,是仙迹里说过的往后有个宋朝词人苏轼的诗,后人都称他为天下第一词人!潘阿瑶读了这句词也忘不了,时常在心里念叨:谁怕?谁怕?我也不怕!

陈娘子就像是一盏明灯,顶着天下流言蜚语与骂名为天下女子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据说陈太傅都与她断绝了父女关系,将她的名字剔除族谱了——但潘阿瑶却不屑地想,什么剔除族谱,本来族谱里便没有女子的名字呀?陈娘子这样惊才艳艳,在族谱里也只是在陈太傅的名字下头,添了个“育有一女”罢了。

但总要有人做那头一个,自打有了陈娘子后,这天下的规矩与锁链便松动了起来,许多寒门世家、平民百姓都将学馆视为通天之道,纷纷将女儿送去读书,不再计较什么名声有碍——学馆里授课的是女先生、同窗也是女子,路上家人接送,又有什么有碍呢?

目录
新书推荐: 怪猎:荒野的指针 网游之巅峰传说 诸君,该入万魂幡了 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无限恐怖之无限逆转 华娱从摆摊算命开始 这次,我不当魔王了 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 在璃月,做一个合法商人! 火影:我的忍术平平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