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晋庭汉裔 > 第392章 密诏风波

第392章 密诏风波(1/2)

目录
好书推荐: 燃骨 碧霄(NPH) 要命!钓系omega他超级漂亮 海域修仙:巨舰重炮叩开万族之门 绿茶女友[快穿] 我真是情痴啊 收留一只吸血鬼当男友 坠翠蓝河(ABO NP) 盛年再重来 有利可图(一见钟情 1v1 h)

这篇表文是由一名无名小卒送到的。在抵达洛阳后,这名小卒直奔铜驼街司马门前,高呼“河间王殿下上表弹劾大司马”,在宫卫们还没来得及做反应前,他周围便聚拢了大量看热闹人群,但见他高举黄帛,再度呼号道:“大司马不臣,勤王志士当深思!”

而在看守宫门的卫毅到来时,他又道:“当以我血荐此书!”竟抽剑自刎,血溅当场,在场民众无不骇然,继而对表文的弹劾内容议论纷纷。

于是数日之内,这篇河间王的弹劾表文便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司马冏本来还有将此事打压下去的念头,至此也不可能了。为表毫无私心,他只能将此表文的内容公之于众,抄阅各府,并令朝廷百官,于今晚尽入大司马府议论此事。

司隶府自然也在受邀之列。刘羡第一时间就拿到了表文,与众幕僚展卷细读。

此篇表文名为司马颙上表,实则由李含主笔,内容如下:

“王室多故,祸难罔已。大司马冏虽唱义有兴复皇位之功,而定都邑,克宁社稷,实成都王、长沙王勋力也。而冏不能固守臣节,实协异望。在许昌营有东西掖门,官置治书侍御史,长史、司马直立左右,如侍臣之仪。京城大清,篡逆诛夷,而率百万之众来绕洛城。阻兵经年,不一朝觐,百官拜伏,晏然南面。坏乐官市署,用自增广。辄取武库秘杖,严列不解。”

这是表文的第一段,李含开宗明义,矛头直指司马冏。声称司马冏在勤王之役上,并无功劳,不过是靠得司马颖等人的战功,才侥幸辅政。这是从执政合法性上否定了司马冏,然后便一一列举他的逾礼越矩之处,表明其不是良臣贤辅。

“故东莱王蕤知其逆节,表陈事状,而见诬陷,加罪黜徙。以树私党,僭立官属。幸妻嬖妾,名号比之中宫。沈湎酒色,不恤群黎。董艾放纵,无所畏忌,中丞按奏,而取退免。张伟惚恫,拥停诏可,葛旟小竖,维持国命。操弄王爵,货赂公行。群奸聚党,擅断杀生。密署腹心,实为货谋。斥罪忠良,伺窥神器。”

到了第二段,李含则是直接从行为不端,开始指责齐王府罪行。控诉司马冏冤杀兄弟,纵情酒色,治国无方,任用种种小人。眼下的朝堂,可谓是“群奸聚党”“斥罪忠良”,司马冏更有“伺窥神器”的不道想法。

“臣受重任,蕃卫方岳,见冏所行,实怀激忿。即日翊军校尉李含乘驿密至,宣腾诏旨。臣伏读感切,五情若灼。《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冏拥强兵,树置私党,权官要职,莫非腹心。虽复重责之诛,恐不义服。今辄勒兵,精卒十万,与州征并协忠义,共会洛阳。”

第三段话锋一转,表示这并不是河间王的编造,而是他的心腹李含,自洛阳带了天子的密诏回来的。他将以十万精兵,号召天下义士共讨司马冏。

“骠骑将军长沙王乂,同奋忠诚,废冏还第。有不顺命,军法从事。成都王颖明德茂亲,功高勋重,往岁去就,允合众望,宜为宰辅,代冏阿衡之任。”

最后一段是最要命的,李含特地点出来,长沙王司马乂与成都王司马颖,皆是河间王同党。几人蓄谋已久,就连事成之后的分赃都已定下。

一篇读罢,刘羡已是满脸苦笑,他对傅畅等人道:“李世容真是好算计,我竟然反应慢了一步!”

直到李含出逃,刘羡才终于明白李含入洛的目的。这一年来,李含不断地在洛阳煽风点火,所为不是其他,就是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获得讨伐司马冏的大义。

河间王虽然有精卒良将,但他到底是赵王党羽出身。在政治旗号上,无论如何都不能与首倡义旗的司马冏相匹敌。一旦司马冏用朝廷的名义征讨关中,关中官员势必彷徨不定,难以死命效力。

而李含不仅拉拢了成都王,而且天才般地进行了一番入洛表演,就将政治舆论上的劣势翻转了!

这就好比一首绝妙的曲子。煽动民间舆论,指责司马冏施政有亏,是前奏;串联东莱王造反,实则毁坏司马冏的忠孝之名,是铺垫;佯作与司马冏斗争,暗地里拉拢司马颖,是过渡。等这一切都准备好后,李含出其不意地入洛,以身犯险,再在与司马乂进行一次无法说清的谈话后,忽然离开洛阳,声称有密诏征讨司马冏。

此前的所有准备,都是为了这一封所谓的密诏。

虽然李含并没有说,这封密诏是从哪里来的。但任谁都不得不相信,这封密诏是确有其事。否则,他为什么会在面见长沙王后,突然离去呢?又为什么,河间王不推举自己为宰辅,而要推举成都王呢?

在不知情的旁人看来,真相只有一个:齐王跋扈日久,有不臣之心。这使得长沙王忍无可忍,便向天子暗地弹劾,获得了这封密诏。同时,长沙王联络了亲兄弟成都王,获得同意后,这才将密诏交给李含,令河间王发兵洛阳。

这便是最高明的舆论宣传,李含虽没有宣传一字,但人们仅凭自己猜测,就能将一切发展都顺理成章地推演出来。而且这还是有先例的,当年汉献帝的衣带诏,不就是这么一回事么?齐王是曹操,长沙王是董承,成都王是袁绍,河间王是刘备,这不是全对上了么?

如此一来,此事便闹得沸沸扬扬,使得齐王、长沙王、成都王皆卷入舆论风波中,而河间王经此事件,终于洗脱了赵王残党的出身,成为了忠君爱国的头号忠臣。

设计中唯一的破绽,可能就是李含在离开长沙王府的那一刻钟。如果司马乂能及早反应,将其抓获斩首,李含的计策就无从发挥了。

可米已成炊,现在的事态已经激化,无法改变了。

在李含的设计之下,现在刘羡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不是该如何重获兵权了。司马冏在收到表文后,必然会猜忌司马乂,继而影响到整个长沙王一党。以自己为首的这些长沙王党羽们,到底该采取何种手段,才能在接下来的风波中活下去呢?

这一点不止是刘羡看出来了,刘琨、陆云等人也看出来了,他们面面相觑,皆露出担忧神色,刘琨问道:“怀冲,今晚的大司马府议事,你要不要称病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娱乐大亨:从互联网开始布局 唐朝小教父 搬空家产去随军,禁欲大佬痴宠我 华娱的盛宴 伊塔纪元 斗罗:唐三都起飞了,我才来 这阴间地下城谁设计的! 灵笼:我从久川来 混在模特圈,我的情报每日刷新 斗罗:穿越金龙王,截胡生命毁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