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王的审判,从金帐狂欢到种族清洗令(1/2)
第369章 王的审判,从金帐狂欢到种族清洗令
历史上,铁木真第一次西征时期,西域大地被鲜血浸透。
那时的蒙古铁骑踏过之处,撒马尔罕被屠灭,无数城池与部落化为焦土,上百万具尸体横亘荒野。
待大军返回草原时,五十万中亚女奴被裹挟而去,沦为蒙古勇士的生育工具,直接促成了东西方血脉的交融。
而今秦军在西域的所作所为,虽未如蒙古人那般嗜杀屠城,却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牢牢掌控着撒马尔罕的命脉。
秦军大营,金帐外的草地上,早已是一片狂欢景象。
帐外炭火熊熊,烤肉的油脂滴在火上滋滋作响,与烈酒的醇香交织成粗野的气息。
秦军将领们赤裸着上身,有的腰间只系着染血的丝绸,怀中都搂着肌肤雪白的撒马尔罕美人。
这些从贵族府邸掳来的女子,鬓发凌乱,眼神怯怯,强忍着泪水挤出笑意,任由将领们粗糙的手在身上游走。
偶尔发出的细微啜泣,瞬间便被粗犷的哄笑与酒碗碰撞声淹没。
“哈哈哈,撒马尔罕这城,真是块肥肉啊。”
二虎举起酒碗,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酒液顺着下巴流到胸膛的刀疤上,他却毫不在意,拍着大腿喊道。
“三百多万两黄金,两千多万两白银,还有那些珠宝丝绸,粮食马匹堆起来能把咱们的中军营帐填满。”
“这仗打得,值。”
李骁怀中同样搂着美人,笑着点头道:“二虎说得对。”
“咱们打了这么多年仗,就属这仗最肥。”
“光是能生孩子的女人就有二十多万,带回秦国,分给军中兄弟和国内百姓,不出十年,大秦人口就能多上百万。”
二十万女奴也只是撒马尔罕城内外俘虏来的,还有众多从其他地方俘虏的女奴,总数量不下三十万。
都是年纪不算太大,有生育能力的。
而且撒马尔罕作为中亚的商业中心,无比繁华,很多商人都号称富可敌国,一座商铺的价值便能养活一支军队。
仅仅是撒马尔罕这一座城的财富缴获,就超出了他们的想象,缴获了三百多万两黄金,两千多万两白银,其他的珠宝、丝绸、粮食等贵重物品更是不计其数。
总价值估计,不下万万贯铜钱。
“那些男人也别浪费。”
李东山放下酒碗,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贬成矿奴去挖金矿,贬成农奴去种地。”
“西域这片大好的土地,可不能浪费了。”
蒙古人西征,杀的西域血流成河,是因为他们没有将这里当成自己的土地,更没有准备在这里经营,杀成废墟也无所谓。
不过,李骁可不准备浪费了这大好的土地,而是准备经营一番。
可短时间内缺少足够的人口,想要从华夏移民也并非那么简单。
所以并没有进行大肆屠杀,而是留下了足够的奴隶,为自己种地,生产粮食,开采矿藏,供养秦国。
至于如何管理这数十万俘虏,也简单的很。
这些战俘又不是一个种族,粟特人、回鹘人、契丹人,相互之间仇怨多着呢,正好让他们互相盯着。
就照老毛子管战俘的法子来。
将棒子战俘提拔起来当监工,去管理鬼子。
毕竟棒子被鬼子欺负了那么多年,一朝翻身,自然用尽浑身解数讨好毛子,报复鬼子。
这套办法放在任何时代都有用,把以前受欺负的小族群提上来,让他们管那些大族群。
秦国只需要当好一个仲裁者就够了。
而西喀喇汗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
生活在这里最早的土著,被称为粟特人,人数最多,也是城里的主要商户和农民。
后来回鹘、葛逻禄这些突厥系族群从南下,征服了粟特人,建了喀喇汗国。
再往后就是契丹人,又把突厥系的贵族给压了下去。
所以现在这城里,真正的统治阶级就是两拨人——契丹军事贵族和突厥系军事贵族。
挑选‘监工’的时候,肯定要避开这两个族群。
至于粟特人,虽说以前被欺负,可他们人多,又是土著,要是把管理权给了他们,说不定哪天就会借着‘本土’的名头闹事。
所以李骁要找的,是那些在这三层压迫下,没权没势、一直被欺负的小族群。
将领们继续搂着美人喝酒,话题从财富人口聊到后续的管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志在必得的神情。
他们不仅仅是要拿下撒马尔罕这座城,更要通过这些精心挑选的“代理人”,把这座中亚重镇,彻底变成大秦在西域的“粮仓”与“牧场”。
不久后,亲兵走来汇报:“大王,战俘中的小族首领带到。”
李骁搂着美人,轻轻点头,随意的说道:“让他们进来。”
说罢,便继续与李东山说着撒马尔罕之战后的战略方向。
很快,几名身穿各异服饰的男人被亲兵领着来到帐外草地。
他们大多低着头,浑身瑟瑟发抖,不敢抬头看这狂欢的景象。
将领们裸露的胸膛、怀中美人的娇怯、毫不掩饰的蔑视目光,都让他们心头发颤,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唯有一个中年人略有不同。
他穿着一件破旧的亚麻布长袍,长袍拖到脚踝,四个角上还缝着磨损的“子”,看起来像是个读书人或者传教士。
他原本手里捧着一本羊皮书,却被亲兵扣下了。
此刻,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发抖,反而抬起头,好奇地打量着秦军将领,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一丝探究。
当亲兵推搡着众人上前见礼时,其他人都是慌慌张张地跪下磕头。
唯有这中年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挺直腰背,对着李骁等人微微躬身,行了一个不卑不亢的礼,用生硬的突厥语说道:“小民……见过各位将军。”
李骁眯起眼睛,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也用西域的通用语言突厥语说道:“哦?你倒不怕我们?”
中年人抬起头,目光平静地与李骁对视:“将军们要的是管理撒马尔罕,不是杀光所有人。”
“小民活着,对将军们有用,为何要怕?”
这话让秦军的将领们都愣住了,随即李骁哈哈大笑起来:“好,有点意思。”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族群的?”
“小民沙玛什,是耶胡迪人。”
“方才听闻将军们商议管理撒马尔罕之策,心中有几句话,斗胆想对将军说。”
二虎等将领们的笑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在满是赳赳武夫的军营中,他略显单薄的身形和沉静的气质显得格格不入。
李骁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语气平和地问道:“哦?你想说什么?”
沙玛什深吸一口气,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一种学者般的恳切:“将军的武功,如日当空,无人敢质疑。”
“这撒马尔罕,如同熟透的果实,自然会落入强者手中。”
“在下冒昧进言,并非质疑将军的权威,而是思虑更远之处。”
“将军,撒马尔罕已破,财富人口皆归北疆。”
“可这些日子,城中杀戮不断,百姓惶恐不安。”
“小民斗胆恳请将军,少些杀戮,多些行善事,善待战俘,安抚百姓,如此才能让撒马尔罕长治久安,也能让北疆的威名在西域传扬,而非恐惧。”
这话让帐外的将领们都愣住了。
一个阶下囚般的小族群代表,竟敢对秦军统帅指手画脚?
可没等将领们发作,李骁却哈哈大笑起来:“好,有点意思。”
“你倒比那些只会磕头求饶的人,多了些胆子。”
他脸上没有丝毫怒意,反而带着几分随意:“你说的这些,这些年劝本王的人不少,说杀戮有伤天和,说本王该仁慈。”
“本王也不想杀那么多人。”
李骁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外,声音沉了几分:“可我华夏有句俗语叫做‘屁股决定脑袋’。”
“本王是二十万秦军的统帅,是大秦万民的王,要考虑的不是一两个人的生死,而是大秦数百万军民的生存。”
“当前西域局势混乱,不发动战争,不靠杀戮震慑敌人,大秦怎么扩张?”
“怎么守住地盘?怎么让北疆的人有饭吃、有衣穿?”
沙玛什却没接话,反而往前凑了两步,语气突然变得带着几分教义式的庄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