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不务正业的弟弟们(1/2)
第239章 不务正业的弟弟们
当个坏人不一定是坏事情,马寻虽然看似情绪稳定,但是不代表没脾气。
当个坏人的好处就是少了很多的麻烦,不用担心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找上门。
他此前就是太温和了,所以杨宪、李善长等人还想著拉拢他。
朱元璋抱著马祖佑仔细看了看,“这才几天没见著,完全长开了。这眉眼瞧著还真是你马家的人,这是小弟褪了个壳。”
马秀英就开心了,“那可不,我这侄儿长的好,比他爹都要强。等到景隆和驴儿长大了,这俩孩子估计是家里最好看的。”
朱元璋点头也不否认,隨即也说道,“还真是小弟的儿子,这么摆弄都不哭。”
刘姝寧开口说道,“姐夫,驴儿也就夜里哭,平时谁都能抱。”
朱元璋环顾四周,隨即吐槽,“这么好带的孩子还是第一回见著,我家里头就標儿那会儿好带一点,其他一个个白天哭、夜里豪。”
朱等人都麻木了,他们可是知道的,大哥出生那会儿是在太平府,父皇在打金陵呢。
等到母后带著大哥去金陵的时候,大哥都快满周岁了。
马寻也有些许得意,“驴儿確实乖巧,长的也好,见著的人都喜欢。本想说还是看著他姑姑的面子,不过现如今看看还是他好看、可爱。”
马秀英不高兴的强调说道,“以后要叫姑母,这听著就亲近。”
这事情也没人和她爭辩,称呼本来就是非常『敏感』,各地习俗不同、说不定还有方言等等。
但是在马秀英这里,她强调的不是『姑』,而是『母”。没能將娘家侄儿抱进宫里,这也是她的一个遗憾。
刘姝寧带著常婉、朱静茹等人开始忙著布置饭菜了,这一大家子的女人当中也就是马秀英不用做这些事情。
至於男人们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是“饭来张口』,包括李景隆也是一样“舅舅。”朱摸到马寻身边坐下,“我听闻草原上信奉长生天,他们也有一些草药。”
马寻回答说道,“嗯,我此前閒著没事翻书,有记载铁木真时期元刺速惕、
帖良古惕和客思的迷这些部落熟悉蒙古药剂。”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朱就连忙追问,“那您这一趟去草原,是不是打算去找药啊?”
马寻隨口敷衍说道,“到时候再说吧。”
朱橘可不信,“我可是听说了,这一次大军入川蜀,您可是让人注意收集土方、草药。”
这也算是马寻的一个优势所在了,因为他现在是大明的国舅,可以搜集、整理很多的东西。
要不然的话,很多的东西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说到底就是信息传播不便、
有些地方比较闭塞,好东西也只是小范围有认知。
马寻忽然意识到不对,“你是我大明吴王,该想著的是拱卫京城、保境安民,你没事惦记著草药做什么?”
朱橘嬉皮笑脸的说道,“舅舅,衣钵总要有人继承才好。我看弟弟学个工匠就好,您的奇思妙想得他来做,医术传给我得了!”
马寻顿时头皮发麻,这一眾外甥们跟著“学本事”的不少。
只是更多的还是朱元璋和马秀英的安排,马寻只需要盯著这些外甥们別让他们跑偏就好。
偏偏也就是朱橘这个『小外甥”,这是真的想要跟著马寻学本事,惦记著马寻的『看家本事”。
“不说你父皇母后了,你大哥听了也要说你了。”马寻就语重心长说道,“老五,你没必要学医,你是亲王,以后能管著很多郎中。”
组织郎中编纂医书,和那些爱好农学、植物学的学者们编纂书籍,这些都是可以做的事情。
没必要非得自己当郎中啊,当个喜欢医术的藩王也挺好的,不是非得是当个藩王郎中。
朱就不认可了,“舅舅,我要是不懂医术,那些人不得我啊?太医院的那些人哪个敢谁你,还不是您本事高吗?”
马寻挺无语的,太医院的那些人可能是不敢他,但是真要是了的话,他也不一定知道。
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一旦有人了他没有识破,那以后有些人可能就有恃无恐了,就知道他是个假把式了。
看到马寻和朱橘在嘀嘀咕咕,朱元璋顿时警惕起来了。
直接坐在旁边,朱元璋问道,“说什么呢,聊的这么开心?”
“劝他走正道,少研究医理。”马寻实话实说,“好好的大明亲王,以后能管著多少郎中,他偏偏想要自己当郎中!”
朱元璋立刻找到了知己,“我就是见不得他凑你跟前,说了多少回都没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