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刺激消费(1/2)
第330章 刺激消费
马寻对东瀛那边算是虎视,可是他也明白一些现实的事情。
没有足够的动力、没有足够的好处,朱元璋不会兴兵。
毕竟就算是有倭寇滋扰,但是那算不上是大明的真正敌人。
在这片土地的敌人歷来都是来自北方或者內部,还真的没有出现从海上来的敌人。
所以这些事情急不来,马寻需要大明的水师给他带来一些好消息。
更何况就算是出海这件事情看起来不难,大明的使者到了东瀛不假。可是如果是需要大量的兵马穿越海峡,那就不容易了。
真的要是开始征战等,后勤等一系列事情更加需要考虑,这是实实在在的难度。
马寻现在不需要考虑其他的事情,现在还有很多的事情该做。
除了继续要关心皇太子妃的事情之外,另一方面就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了。
烧玻璃,这可是一个大事情。
但是到底该怎么烧玻璃呢,这就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了,没人是生而知之,更不存在什么技术储备都有。
马寻所知道的烧玻璃不是靠黏土,而是沙。
只不过这些沙肯定不是普通的河砂、海砂,而是比较特殊的石英砂、硼砂了。
好在马寻现在管著的事情不少,尤其是南镇抚司主要是管理工匠为主。这个是他接手北镇抚司的搭头,反倒是最让人喜欢。
閒著没事的马寻开口说道,“姝寧,你说我要不要弄几个青瓷回来?”
帮忙在整理书籍的刘姝寧问道,“家里缺了瓷器?”
元青以后的价格高啊,很多都卖出来了天价。
汤和的墓虽然被盗,但是还遗存一个双兽耳大罐。
看到马寻有些不知道回答,刘姝寧笑著说道,“家里的青瓷可不少,有两个酒壶就是,只是您平时不留意罢了。”
“真的?”马寻还真的有些意外,“这么说来,家里的好东西確实不少。”
刘姝寧笑著问道,“夫君,现在也召集一些工匠在商討,您这是打算烧什么瓷器啊?”
瓷器,这一直都是中国的骄傲。
马寻现在就算是『投机取巧』了,既然大家都不知道烧玻璃,那就从烧瓷器的工匠这里寻找一些灵感。
“烧著玩。”马寻也张口就来,“过两天让礼部、鸿臚寺的人去问问从其他地方来的人,这玻璃得仔细问问。”
刘姝寧更加奇怪了,玻璃多少是听说过的,这可是稀罕玩意儿。
只不过现在的玻璃基本上都是“进口』,极为稀少而且极为昂贵,最主要的是没有后世的那么大块、透光。
刘姝寧好奇了就问,“怎么对这感兴趣了?”
“赚钱啊。”马寻笑著说道,“我先前没事的时候就瞎琢磨,你说有人赚钱了做些什么?”
刘姝寧仔细想了想说道,“那得看是什么样的人家了。”
看到马寻拍了拍腿,刘姝寧自然的坐在他的腿上,开始认真分析了。
“如果是寻常百姓家,得了钱財得交租,真要是能攒点下来,买点布匹、粮食,说不定能见著个荤腥。”
这是正常的,马寻非常认可,“对,只不过咱们这玻璃不是给他们用的。”
刘姝寧又说道,“要是有些家產的,说不定攒钱继续买地,要不给子孙后代开蒙进学。”
这也是常规操作,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后,那就要考虑做大做强,让家族发达起来。
马寻继续笑著说道,“我这玻璃要是制出来了,这些人家多半也是不捨得买。”
刘姝寧顿时明白了,“这是给富贵人家准备的?”
“什么准备的,是让他们买的!”马寻就直接说道,“咱们这些人家,算得上是越来越富。其他不说,驴儿收的礼可不少。我早年要是有他一件首饰,我就不至於买个旺財。”
金项圈多的戴不过来,上头还得镶著宝石才能配得上身份。
手鐲、脚鐲换著戴估计都戴不及,还有一大堆长命锁等等,马祖佑从各家勛贵那里收的礼可不少。
刘姝寧就说道,“要我说就算是有钱,也得是旺財。就是买匹马也没用,没旺財灵性马寻嘿嘿一笑表示认可,隨即说道,“就说咱们这样的人家,要是不拿著钱去瀟洒快活,多半又是买地了。”
刘姝寧觉得这是天然的想法,也就是马寻要求不许再买地,要不然她来当家肯定是买地了。
买地好啊,自己不种就租出去好了,每年收收租子也是一大笔收入。
而且这些土地的价值会不断的提升,別看现在大明在不断的开垦田地,可是优质粮田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也因为人口多了啊。
再者就是非常现实的,土地可以传家,这就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財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