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徐达的身后事(1/2)
第344章 徐达的身后事
马寻这个神医现在就是在忙,忙著去徐达家里看看手术的准备工作。
这可是大事,绝对不能含糊,所以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必须充分。
实在是徐达对於明朝太重要了,不容有什么闪失。
大家对马寻非常信任,那自然也就意味著更加不能辜负这些信任。
除了在徐达这里检查手术的准备之外,马寻也没忘记去邓愈家中。
別看在一眾勛贵之中,马寻看似是和邓愈打交道比较晚。
可是不管是因为朱楼的原因,还是因为性格的因素,马寻和邓愈相处的非常好。
原因自然是俩人在性格上有相似之处,都算得上虽然身份尊贵,不过非常的低调、谦逊,这就是所谓的忠厚老实人。
给邓愈自然也是会诊了,太医院的那些人对邓愈的病情倒不是很担心。
短期来看现在也就是有些肝火太旺,还没有什么严重的病症。也就是因为马寻说的一些话,这才让太医院的人格外慎重。
静养,太医院的人也有不少温养的法子,对邓愈还是有些帮助。
洪武八年正月二十,马寻再次来到了魏国公府,这一次也是真的要动刀了。
马寻前脚刚到,就听到有人通告,“老爷,太子殿下到了。”
徐达和马寻立刻快步朝著府门走去,而朱標带著朱棣已经先进门了。
“徐叔、舅舅,这都是自家人,用不著出去。”
徐达连忙说道,“殿下,君臣之礼还是要遵的。”
朱標笑盈盈的说道,“徐叔这么说可就见外了,先不说您和我爹本就是同乡,现在我家老四可是您的女婿,我弟弟也是您女婿。”
马寻的脸都要黑了,这婚事我还没认,但是『眾口金”,要是继续这么发展下去,我以后想要不认都不行!
造成既定事实的徐达开怀大笑,“这么说来倒也是,今天可是我亲家来主刀马寻直接吐槽,“我手不稳、认不太清经脉,我才不主刀。
?
虽然被迫刻苦学习医术,可是马寻有自知之明,很多时候他就不丟人现眼了。
不过就算马寻这么说,或许大家也知道有些领域不是他擅长的。
只是这个神医还是得在场,有些事情好似也就是他看的最准,这神医救死扶伤的案例可不是一件两件。
朱標看著徐达认真说道,“我爹本来是该来的,只是现在朝堂上还离不得他。等叔父休养的时候,他再来探望。”
徐达立刻谦逊说道,“有劳陛下牵掛了,臣这只是小事,不必劳烦陛下。”
“叔父可是我大明柱石,朝廷可离不开您。”朱標认真说道,“如今叔父抱恙,於情於理、於公於私,我爹都该做些事情。”
对於朱標的说话、做事,马寻自认为没什么好教的,这就是个心智成熟、少年老成的太子,有些方面的能力也远超马寻。
朱標隨即看向马寻,“舅舅,您这边准备的如何?”
马寻立刻公事公办,“回太子殿下,臣从太医院挑选了太医,从大都督府也选了五个医官。大蒜素、酒精、纱布或者刀具也都准备齐全了。”
朱標连忙说道,“舅舅,用不著如此。”
徐达看向马寻的眼神那叫一个欣赏,这就是同类人,该有分寸的时候极有分寸。
有著这么个爹,马祖佑绝对差不到哪里去!
马寻继续说道,“从昨夜开始,蒸馏的酒精、大蒜素等就开始了。算好了时间,魏国公能用得上。麻醉汤剂等,也准备齐全了。”
说起来麻醉汤剂等可不只是麻沸散,这也是在不断改进的,也不只是用在手术上。
比如说在南宋,贪官污吏用口服麻醉剂搞假死以逃应得的惩罚。
再好的药,再好的东西,总有人能想著用在歪门邪道!
朱標关心问道,“既然是舅舅选的人,自然不用担心。只是我多嘴问一下,
这些人有治过此类病症吗?”
徐达抢先为马寻解围,“殿下,背疽是如何病症,想必您也知道。国舅选的太医、医官虽说没治过背疽,不过也都是给伤残军士医过伤,割腐肉、缝伤口等都不在话下。”
这话问题也不算大,中医可不只是会开药方,外科也厉害著呢。
发展到明朝这时候,现在很多的手术器械看似和后世没有什么区別。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柳叶刀,这就广泛使用了,切开较小面积皮肤和“死腐、
余皮”之用。还有镊子、针、剪、刀、钳、凿等等。
徐达显得比马寻还有信心,“殿下,国舅早就在准备了。臣这背疽还没有发,想来里头也没怎么糜烂,应该不难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