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跟著张邋遢去修仙?(1/2)
第368章 跟著张邋遢去修仙?
马寻有些慌,实在是因为疑似张三丰找上门来了。
这个张三丰可以说是奇人,又说他宋末元初就出生了,那现在来算一百多岁了?
当然中间还“死过一回”,常见的那种死而復生。
歷史上的张三丰在元朝灭亡后自称『大元遗民”,所以面对朱元璋的屡次徵召都避而不见。但是他也曾经劝当时在四川的蜀王朱椿学道。
在朱椿不愿意之后,也是在这段时间,张三丰在武当山建遇真宫。
朱元璋、朱棣父子两个在歷史上都非常想要招揽张三丰,可惜没能成功。
不过在朱棣时期,武当山一下子辉煌起来了,得到明朝政府大力扶持,武当山的地位隱隱有超越龙虎山的趋势。
朱棣在听闻是过道人来找马寻,也显得比较亢奋。
因为现在的张三丰名气很大啊,在元朝的时候这就是得到两任皇帝敕封的,甚至是在元顺帝时期被救封为『三丰仙神”。
亢奋的朱棣,一头雾水的马寻,以及得到了消息匆匆赶来的朱標等人,这都很好奇。
说起来朱元璋在开国后也派有司访求山林高人、隱士逸才,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不太理想的时候。
一头雾水的马寻来到了中都皇城门口,立刻看到了一个大耳圆目、须髯如戟,穿著破烂衣衫、背著斗笠的老年人,有些鬚髮皆白,可是看著十分有精神。
张三丰看到马寻,露出笑容,拱手作揖,左手抱右手,微微俯首,“福生无量天尊。
马寻下意识的双手合十,微微躬身,“阿弥陀佛。”
这一下好了,標准的道士和和尚打招呼的方式。
张三丰主动开口,笑著说道,“明智师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你以为如何?”
果然,张三丰就是来找马寻要说法的,或者说是打算一起参悟太极拳。
太极拳究竟是谁所创,又是在什么时候所创,这是一个眾说纷的事情。甚至『太极拳』的正式说法,还是要到方歷时期。
不过很明显一些事情发生了改变,京中权贵谁不知道太极呢?
马寻稍微琢磨了一下说道,“气,呼吸既阴阳也。”
张三丰眼前一亮,顿时激动起来,“贫道多有参悟,只是不得其法。”
马寻虽然尷尬,不过还是说道,“我也有些不解之处,我觉得五臟,人得五臟以成形,即由五臟而生气,五臟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也。只是这呼吸吐纳,我不得其法。”
朱標等人一头雾水,但是在这些事情上还是没有什么发言权。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要说太极,大明的太极宗师自然就是马寻了。而张三丰,则是天下皆知的“仙神”。
朱標则主动开口,“舅舅,要不然咱们进宫敘话?”
马寻也觉得站在皇宫门口不好,主动开口,“真人,请。”
张三丰微微点头,“师弟,请。”
等等,这又是师兄、师弟了?
可別说惦记著元朝时期的僧道论战,当时的很多道教领袖被迫削髮皈依佛门了。你现在来找我,可別是想要劝我出家啊?
道教修士有很多,其中也有些派別是讲戒律的。
至於和尚和道土关係好,在如今这个年代一点都不用觉得奇怪,和尚和道土互相欣赏、结为挚友,那也是常见之事。
朱楼等人很好奇,在不断的打量看张三丰。
而朱標在前面领路,看著就是主人的样子。至於马寻的任务,那肯定是和张三丰攀谈了。
张三丰心情不错,笑著说明来意,“贫道一直以为阴阳之道、五德,本为天下至理。
本觉得难以参破,幸得师弟为知己。
1
马寻脸色古怪,因为张三丰好像是认为阴阳家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儒家五德的仁义礼智信和人体五经的肝肺心脾肾是一一对应的。
这也就意味著五德即五经,德失经失,德成身成。
不管是太极拳,或者是刚刚马寻的『五臟”之说,在张三丰看来就是极有造诣的。
甚至这位国舅是真的有大智慧,这是名医,所以將阴阳、五行和医理结合。其他人看不出来,张三丰可以看得出来。
心虚的马寻就只能说道,“真人说笑了,我已还俗。”
张三丰笑而不语,皈依后可以还俗。可是还俗之后,也可以再次出家。
这並不矛盾,无非就是先前遇到了些许波折,这些有大智慧的人也应该可以参破那些执。
马寻有些好奇的问道,“师兄近些年是在云游天下?”
张三丰也不隱瞒,“早年弃官丁忧,便绝了仕途的心思。游歷各地名山古剎,吟咏閒观,且行且住,何其自在。这些年公卿故交、死亡已尽矣,便只想著传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