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道听途说的宝藏(1/2)
第392章 道听途说的宝藏
什么破產的武土,寻求活路的平民,这一刻都没有任何狡辩的意义。
出现在倭寇的船上,那就是烧杀抢掠、为非作列的倭寇,这就算是死有余辜了。
何大看了一眼马寻,他越发肯定这些倭寇肯定是早年间得罪了自家国舅爷。
要不然以国舅爷敦厚、仁善的性子,肯定不会这么淡定的坐在这里看著狱卒挥舞著鞭子將倭寇打的皮开肉绽。
“还不说!”马寻恼了,看著哭豪的倭寇骂道,“敬酒不吃吃罚酒,给他们消毒!”
有医官立刻上前,也別说给倭寇用酒精消毒是浪费。
国舅爷吩咐了,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陈之栋这人贼兮兮的说道,“国舅爷,这些倭寇怕是听不懂您说些什么啊?”
马寻愣了一下,我只是在追问石见,下意识的觉得这些倭寇应该懂。
可是实际上呢,倭寇群里虽然有不少元人、明人,但是这些倭寇未必学会了汉语,更何况就算是『汉语”,说不定还是地方语言呢。
再者就是“石见”,谁知道因为翻译的原因,现在那边是在叫什么名字呢!
马寻看向陈之栋问道,“你过来做什么?”
陈之栋有些討好的说道,“国舅爷,下官是您亲自选的人,蒙你提拔才有今日。国舅爷征疫,下官自当鞍前马后。”
作为学院的祭酒,陈之栋的仕途可谓是『一帆风顺”,从普通太医成为了『重臣”。
但是他还没有满足於此,还想要更进一步。
看到马寻在思考,陈之栋立刻说道,“下官本就是太医出身,这几年也没忘了医术。
再者说了,这一趟也要管辖不少將士、医官或者徵调的郎中,这些下官可是拿手的!”
这一下马寻心动了,因为陈之栋的话非常有道理,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不过马寻还是有些担心,“那学院那边呢?”
“学院那边早就有了模样,再者不是有太子殿下监督吗。”陈之栋立刻说道,“我等只是出去几月、乃至一年,不会影响大事。”
对於马寻,陈之栋也是有著足够的信心,他相信国舅爷出马肯定是马到功成。
至於学院的祭酒看似是要让出去,但是隨从国舅爷將天给制住,这得是多大的功劳啊!
到时候就不只是让自已这学医有所成就了,回京之后就不再只是祭酒了,而是有机会进六部或者中书省等衙门,那才是正经仕途。
马寻酝酿了一下,说道,“行,回头我去问问。要是人能安排的过来,那就带著你。”
陈之栋喜笑顏开,他可是国舅爷的心腹、左膀右臂,这些功劳自然不能被其他人抢走。
至於调遣更是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本来就是有些作用。更何况国舅爷下令要人,没有正当理由的话,中书省那边也不会得罪。
毕竟学院的祭酒,在中书省眼里也不算什么正经官职,只不过是太子、国舅信任的人罢了,在朝堂也没什么发言权。
喝了杯茶,马寻就开口说道,“仔细拷问一下,问问这些人到底是哪些家族,是跟著哪个大名、幕府。给我好好的问一问,东瀛岛上的势力、地形,能问出来多少就多少。”
大名、幕府,现在有没有出现不重要,反正马寻想要自己需要的情报。
仔细的拷问是真的,进行一定的印证也是真的。
不过最终的结果,必然是马寻欢天喜地的拿著口供去报喜,我找到了银山,请陛下派人去查!
实在不行就是我招呼著廖永忠出海,带著工匠等去石见,找到了银山矿脉再回来报喜先將箭射出去,然后我再画靶子。
別管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结果肯定是好的,这就行了。
不过演戏得演全套,有些口供、证据,或者是一系列的线索等等,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
忙完工作的事情,马寻就回宫了。
马秀英看到马寻就问道,“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五天之后吧。”马寻就吐槽说道,“我还得去趟中书省,估计不少人都等著我去说说预防天的事情了。”
马秀英含笑问道,“是他李相他们刁难?真要如此,我也过去旁听。”
马寻笑著说道,“李相他们才不会刁难我,我就是胡说他们也都认了,恨不得我早点离开京城才好。”
马秀英就是在笑,显然也是认可马寻的说法。
“我到时候还是去听一听,这预防天的法子还是闻所未闻。”马秀英那是发自內心的骄傲,“先前你虽然说过一些,只是怎么听都觉得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