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不打仗,你信吗?(1/2)
第394章 不打仗,你信吗?
开了两天会,將很多可能发生的状况都想到了,也做了一系列的预案。
告別不舍的亲人们,马寻威风凛凛的出征了。
应天府不少百姓在沿街观看,徐国公一如既往的高大魁梧、威风凛凛,骑著高头大马、手握银枪,看著就是让人敬畏。
而这一次百姓们更多的是敬慕,因为徐国公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治天!
“舅舅,二哥和老四他们可羡慕我了。”刚登船,朱就幸灾乐祸了,“他们还在准备春耕,这些事情最累!”
马寻笑著问道,“这可是天,你不怕?”
朱实话实说,“那自然是怕,听著就嚇人。不过到底是您坐镇,我就是出面镇住一些人罢了,您还捨得我犯险?”
这也是朱的心里话,虽然不如皇兄受重视,也不如老五受宠。
但是朱稠也好、朱棣也罢,他们都知道马寻就算是以身犯险,也不会让外甥们承担风险。
朱继续眉飞色舞的说道,“再说了,我们也不会登岛,自然不会传染到我。”
旁听了两天的会议,朱也知道接下来会层层隔离,他將会处在最安全的区域。
俞通源拎著酒壶来了,“小弟,咱们喝一杯。这一路顺江而下也没事,咱们可以歇歇。”
和这个巢湖水师的將领,马寻的往来確实少。
吴禎也过来说道,“咱们喝酒,行船之事自然有人安排。徐国公,咱们这一趟过去不会真的只是守著岛吧?”
作为江阴侯吴良的弟弟,这兄弟二人的性格差別很大。
吴良崇尚节俭,对名声、女色、钱財、权利都不看重。他镇守江阴十年,张士诚不敢犯,他还兴建学校,又派兵屯田。
但是吴禎呢,这人性格就比较矛盾。大错没犯过,偶尔犯点小错。
他看著是豪迈,但是早年常潜入敌境刺探消息。早起虽然也参与过水战,但是更多的还是陆战。但是打看打看,便成为了大明最擅长海战的將军之一。
徐司马就负责倒酒了,他是皇帝的义子、卫所指挥使,这身份放在別处是够厉害、够显赫。
但是现在这场合,唯一和他平辈的就是普王朱稠了。
忙著戴罪立功的廖永忠安排好事情也赶来了,“小弟,大恩不言谢。”
马寻就笑著说道,“说这些做什么,无非是太子殿下网开一面。”
“太子的恩典是太子的恩典,你的恩情是你的恩情。”廖永忠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这些年荒唐事做了不少,这一回算是知道怕了。”
这是有感而发,这也是很多勛贵心里的真实写照。
因为这一个个的,以前还普遍是有恃无恐,还以为这是打天下的时候呢,都觉得自己能打仗就不会被处罚。
俞通源几杯酒下肚,好奇问道,“小弟,咱们这一回怎么打仗?”
马寻矢口否认,“什么打仗?不打仗!”
在场的人都不信了,大概是因为级別低,所以不知道密旨。
包括朱櫚都有些失落,他这个普王看起来还是岁数小,所以还没办法率领眾公侯出征。
不过往好了想,在一眾兄弟之中,他是第一个节制诸公侯的,哪怕这只是名义上。
打仗,那肯定是要打仗的,毕竟现在这阵容和组合,怎么看都是要打仗的!
朱就好奇问道,“舅舅,怎么这一回带了这么多锦衣卫?
1
徐司马也说道,“我先前还留意了一下,好些都是擅长探查消息的,还有不少是从其他地方抽回来了。”
其他人也都目光灼灼的看向马寻,这就是他们推测要打仗的原因。
锦衣卫除了监督百官之外,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探查情报,尤其是周边诸国的情报。
马寻只能解释,“我是怕倭寇、海盗趁机闹事,所以才叫了这么些人。”
这话没人信,马寻说的虽然在理,治天当然是重中之重,再小心都不为过。
可是不管是陈友谅、张士诚的余党,或者是倭寇,这些人看似是在沿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不过现阶段的倭寇等只能侵扰一些小的乡镇,遇到了朝廷的正规军逃的飞快。
直接朝看重兵护卫的地方去攻击?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马寻怀里肯定有密旨,这也是不少人的共识,毕竟按照马寻的习惯,大军出征就要带工匠,这也不是秘密。
哪个大將出征,不得帮忙找草药、找矿產、收集地方志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