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和胡惟庸打擂台(1/2)
第485章 和胡惟庸打擂台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对自己的寿命很好奇,尤其是岁数大的,或者是生病的人。
像刘邦那样在重病时洒脱的,到底是极少数。
马寻这人基本上不会轻易的去断定別人的寿数,也就是邓愈当时的情况特殊,那还是以医生的角度去解释。
可是偏偏就是有误会,马寻光环太大,以至於很多时候百口莫辩。
朱元璋是开心了,长寿看起来是有指望了。
李贞可不管那么多,他是真的长寿,“重八,我都这岁数了,我想著也是托小弟的福,总是给我看病、调理。”
无功不受禄的马寻连忙说道,“大姐夫,这和我没关係,是您福气好、底子好。”
李贞不认可这说法,在场的人基本上也不认可这说法。
李贞这个岁数还身体健康,没事还能溜达几圈、带带孩子,不少人也觉得肯定有马寻的功劳。
“真到了那时候,你別为难小弟。”李贞严肃起来,说道,“生老病死是免不了的事,他是神医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朱元璋连忙说道,“姐夫,这个就別担心。我心里有数,他有能耐、有本事肯定就拿出来了,
他见不得家里人遭罪。”
李贞这才满意点头,“这倒也是,咱家的人就没不护著自家人的。”
朱元璋颇为得意,他是这样的人,他的姐夫是这样的人。
现在呢,小舅子同样是这样的人。
长辈们都是这个模样,所以晚辈们也都是有样学样,朱標在这件事情上也表现的极为出色。
朱元璋就开玩笑说道,“我先前还和妹子说,真要是有事,得是我和小弟出去討饭、化缘,得是你在破庙里头帮著照料晚辈。我和他去討饭,肯定饿不著家里人。
”
“我老是想著以前,就记得那年保儿三岁。”李贞满是怀念的时候,“世道还没那么乱,我就挑著担子,装两筐米麵,让保儿也坐里头。”
其他人不说话,只是安静听著,“你姐就跟著,杀个鸡、买块肉也捨不得吃,就想著带回去孝敬爹妈。”
朱元璋也颇为怀念,“那会儿就盼著过年过节,我就带著文正、圣保他们去路口等著。我就知晓姐夫和姐回来,我有零嘴吃。”
李贞转头看向李文忠和李景隆,“咱们家受的皇恩太重,你俩务必报效朝廷、忠於陛下。”
马秀英连忙开口,“姐夫,今天是好日子,小弟才回来,不说这些。”
李贞这忙著交代后事一般的语气,听的人心里急,毕竟他的岁数在这,不免让人多想,
李贞也不管,隨即看向马寻,“你姐夫、你姐,也就咱俩这同辈人。我在就是皇亲国戚之长,
我不在就是你了。”
马寻就劝著说道,“大姐夫,我岁数不大,德行一般。还得是您坐镇,我就是懒散的性子,受不得框束。”
李贞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得改改,咱们这样的人家不能只想著自个儿,得有些担当。”
马寻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大姐夫教训的是,我以前是紈綺、懈怠了些。”
朱元璋帮著说道,“小弟吃过苦,岁数也小,再者说了这些年也没让咱们操心,大事小事做了不少。这样很好,很好了。”
李贞也笑著说道,“是这个理,小弟是用不著操心。以后辅佐標儿,他也镇得住场面。”
不对,马寻再次感觉到不对,肯定是联手给他下套!
“他什么都好,就是对政事太懈怠。”李贞抱著马毓,有些抱怨的说道,“朝廷还有那么多大事,他倒好,也不管妻儿跑出去大半年。”
马寻小声为自己辩解,“我也有正事,大事小事也要处置。”
朱標就挥手了,朱静茹和朱静嫻连忙扶著刘姝寧和观音奴先出去,这些政事她们不能听。
“你的大事是开海吧?”朱元璋没好气说道,“我前脚海禁,你后脚走私。”
马秀英咳嗽一声,朱元璋立刻改口,“不是走私、不是走私,这事情是奉我的命,是朝廷的差事。”
李贞笑著点头说道,“你在海外找回来好东西是真,廖永忠也是找到了银山,这对大明有诸多好处。”
马寻抢先开口,避免李贞再说一些事情,“大姐夫,我就是瞎琢磨呢,道听途说的事情我想去鑑別真偽。我好列也是有些官职、爵位,总是要为朝廷办些事。”
李贞更加满意这个说法,“这一趟开海,还是有好东西?”
“我听闻海外好似有多种作物,想著去查找一些。”马寻说道,“朝廷的人口越来越多,地迟早是不够分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