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2/2)
两个人聊了很久,方唯也没有回来,婷婷便回家睡觉去了。
方唯和孙道人在关崇阳这边坐了挺长时间,三人商量有关孙道人重回三清观的事情。
“到了现在,我实际上并不着急回去,晚个一两年都不要紧。”
反而是孙道人并不急于返回道观,一方面是他在红尘中找到了修行的真谛,另一方面现在的政策遮遮掩掩,道观少有进项,多一个人就一份负担。
他在队里受人尊敬,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甚至还有余力接济自己的两个徒弟。
事情就这么神奇。
“那就过来年再回道观吧,孙老,最近我抽空去一趟山上,给道观送一些粮食和生活用品过去。”
方唯也不再劝对方,随后等盘莲休息的时候,两人带着几个壮劳力去了三清观。他们这一趟带了稻谷、食盐、调味品、一些粗布以及一些日用品,走了大半天才抵达了目的地。
“三哥,这边重新修缮之后,看起来是不一样了。不过观里的神像是不是也该修了?”
夫妻两人在道观里转了转,两名道长将三清观打理的很不错,唯一感觉不协调的就是破损的神像。
但是修缮的时候方唯不让休,主要担心惹来麻烦。
盘莲提议找时间把神像修好,万一有人到这边烧香拜神,残破的神像看着也不大好。
“是应该修了,等回头我和他们两个商量一下。”
方唯点点头,现在已经比前些年宽松了一些,虽然不提倡但也不至于上纲上线。
吃晚饭的时候,方唯和两个道人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孙道人的这两个徒弟当场落泪,这件事都快变成他俩的执念了,一直都在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他俩不禁喜极而泣。
其他人先回去了,方唯和盘莲在道观里多住了一晚,然后从后山返回了队里。
这一路上又有很多的收获,采摘了二十多种以前没有的草药,顺便还打了两只麂子。如今山林里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好,动物的数量明显增多,当然危险性也同步提高。
随便打猎的日子不多了,趁着现在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方唯只要进山总想着练练手。
两人特意绕路去了一趟草药培育基地,将路上找到一些稀缺草药移栽在了这边。随后,他们还采摘了一些枞树菌,这才回到了家里。
第二天。
方唯去了一趟公社,找大哥商量修复三清观神像的事情。
方平二话不说,就派出了几名手艺精湛的木工,其他的事情孙道人的两个徒弟就能搞定,倒不需要他操心。
这几个木工的手工钱自然是方唯掏了,不光是看在孙道人的面子上,他也是希望能把一座历史悠久的道观一直保存下去。
这点活儿就不用方唯亲自出马,这几个木工之前就修缮难过三清观,他们找得到地方。
至于需要的木材,三清观的后山就有,其他材料下山也能买得到。所需的现金都是方唯出的,难怪孙道人开玩笑说,以后三清观的话事人就是方唯。
“老赵,山里的野果快要成熟了,你回头通知大家,愿意进山采摘的社员可以自行行动,但一定要成群结队,注意安全。”
采摘季即将到来,方唯第二天和赵金生说了此事,让对方通知一下各队。
如今林业局的护林员也不来了,但他不想落人口实,所以队里不会组织集体采摘。至于个人采摘谁也管不着,队里也不会管。
等了一段时间,方唯和盘莲带着方涛、方婷婷进山采摘野果。文小雅就算了,她不去还好一些,去了反而是拖累。
大城市长大的姑娘,走山路都费劲,还能指望她进行采摘?
方唯的主要目的是采摘野生枇杷果,顺便采摘一些油茶籽和野生板栗。现在食用油这一块有定量供应,不像以前看得那么重。
野生板栗就是尝个鲜,他哪有闲工夫采回来去卖钱?真想赚钱还不如去山里采药呢,那个收益要高得多。
匆匆数日。
方唯开始在队里炼制【枇杷膏】,很多社员都把采摘的枇杷果贡献了出来,等方唯炼制好之后他们会得到一些成品。
忙完这件事,婷婷也快开学了。
方唯抽空带着侄子侄女进山采摘了一些珍稀草药,卖给中医院卖了4000多块钱。他给两人一人分了1000元,方涛这边是当做孩子的奶粉钱,婷婷那边自然是一个学期生活费了。
方婷婷高兴坏了,她在学校还有补贴,加上这笔钱她的大学生活能过得很滋润。
她回学校上课,方涛一家三口依然留在了下塘大队。等到秋收的时候就会收获大量的【南光三号】稻种,课题研究也就告一段落。
上午。
方唯在办公室里给大东北那边打了电话,高产玉米种子的培育很顺利,从目前的生产情况看,各种抗性就有明显的提高。
产量暂时还不好说,增产增收是一定的,但具体数据还得等秋收之后才能确定。
有属性的加成作用,高产玉米种子肯定能培育成功。
他随后结束了通话,正好郑先发和郑虎来到了队里,检查秋收前的准备工作。
这个时候的公社和未来的乡镇并不完全一样,首先是整个公社有编制、吃财政的干部也是20来个人,公社干部大部分的时候都在各队巡查甚至是参加集体劳动。
其次,公社干部和社员们的关系一般都很好,也很熟悉各队甚至是各家各户的情况。
郑先发和郑虎都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干部,深知广大社员的疾苦,所以根本不会摆架子或者刁难人。
只不过,公社经历这么多年之后,再有几年就会消亡从而被乡镇建制取代。
“郑主任,我们大队的稻种生产绝对没有问题,产量和品质都能保证,请你放心。”
方唯陪着二人在队里转了一圈,然后就打了包票。
再转下去也没啥意义还浪费时间,于是他就委婉的下了“逐客令”。
“我没啥不放心的,我相信你说的话。”
郑先发和郑虎随后便去了其他的大队,只要下塘大队能稳住,那么公社今年的生产任务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匆匆忙忙来一趟,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吃。
不过他们也饿不着,去了其他大队可以去社员家里吃饭,不过钱和粮票是一定要给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