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盯紧杨文干(2/2)
现在不仅不突厥奴隶、铁勒奴隶、粟特奴隶、契丹奴隶等北虏在代北卖的好,
南方来的什么五溪奴、五岭奴、羌奴、猿奴等也照样抢手。
代北,
今年春天火热无比,
到处都是屯垦种田忙。
李家调来诸多土豆红薯玉米种,也是跟著又大卖了一波,赚了不少。李家这几年一直在不断的扩大这些新作物种植,从关中一直推广到各地,光是卖种就赚了许多了。
李逸很重视屯田,
屯田是代北根本,没有粮食就没法维持一支足够力量的驻军,没有足够的军队,代北就无安全红薯土豆玉米这些杂粮,正適合现在屯田,
“岭南的瀧州、扶州獠人叛乱,朝廷令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出兵进剿,平叛战事比较顺利,擒获了大量疗蛮,
这些撩蛮正被大批运输北上,三叔你安排人去买一批来。”
骑马返回太原城,
太原已经完全恢復了生机,凭藉著其河东第一重镇的地位,这里又是欣欣向荣。
城门前进出的车马络绎不绝,
边患一解除,太原立马就兴盛了。
自大唐开国以来,
太原城一直不怎么安定。
李渊起兵之前,突厥人就曾进入太原,李渊玩了出空城计把突厥人嚇退。
可他攻入长安,把太原交给元吉镇守,李元吉各种胡作非为,惹的满城怨恨,最后刘武周来袭,太原豪强直接开门引武周军入城,太原失守。
唐军击败刘武周后,
虽收復了太原,但接下来几年,突厥几乎年年破关入寇,每次突厥游骑都抄掠到太原附近。
虽然太原城没被破,但太原城郊也是屡次被掠,而且每次突厥人一来,太原就得封城,道路也阻断,商贾不通。
回到大都督府,
同马张亮迎了上来。
“秦王来信,说已经回到了长安。”
李世民回长安路上一切顺利,但李逸知道,长安才是龙潭虎穴,步步杀机。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代王,我一直派人盯著东宫和齐王那边,刚得到消息,东宫右虞候率可达志,私下从镇守涇州的燕王李艺那里,调了三百幽州突骑,將他们安置在东宫东面的几个坊內,准备补东宫长上。
齐王府护军宇文宝,最近正四处招募人手,许多都是亡命之徒、有罪之身,齐王对他们赏赐极丰·::“
李逸点头,
对这些消息也不算意外。
“让你盯著中书令封德彝,可有什么发现?”
“齐王暗里送给封德彝十车金帛財宝,封德彝收下了。齐王还给宫中的张婕好尹德妃等各送了许多金帛,並给乡尹两家子弟安排了官职。”
张亮好奇,“封德彝一直亲近秦王,数次给秦王通风报信,怎么如今却又接受齐王厚礼?”
“封德彝此人,可没表面这么简单,厉害著呢。別人都以为他亲近秦王,可实际上他跟太子也一直保持秘密往来,太子也认为他是自己人。
封德彝甚至还跟齐王也关係不错,
但其实,封德彝是皇帝的心腹。”
张亮大惊,“如此两面三刀?”
“你以为呢,封德彝最早是依附杨素起家的,后来又依附裴世基,江都之变后跟著宇文士及,
后来到了长安,甚至还来走我的门路,”
他初到长安,李渊很厌恶他,都不给他授官,让他回老家。可封德彝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內,改变皇帝心意,甚至得到皇帝信任,这份本事,可不一般。
他现在明面上跟秦王亲近,暗里又跟太子和齐王也交好,可实际上他却又是李渊的心腹。
他甚至还能让秦王、太子、齐王、李渊,都认为封德彝是只忠於自己的。
脚踩四条船,都还能不翻。
“代王怎么发现封德彝有问题的?”张亮好奇。
李逸当然不能说他是穿越者,封德彝隱藏极深,死后李世民还以为他是个大忠臣,追封他为司空。直到后来,有人揭发他两面三刀,曾跟建成、元吉私下往来极密,这才让李世民发现他真面目,气的要剥夺他的封官赠諡。
“你亲自去趟长安,把这些当面告诉秦王。”
“还有件事,我听说杨文干外放为庆州都督了?”
“嗯,不久前才授为庆州都督。”
杨文干是太子李建成的亲卫出身,在东宫也做到四品卫率,如今外放庆州都督,並没哪不合適。
“你多安插一些人手,盯著这个杨文干。”李逸交待。
“还有司农卿宇文颖,此人也要派人盯著。”
张亮虽然不知道为何要盯这两人,但都应下了。
“之前让你联络关东豪杰好汉,你这次进京,也悄悄带一些可靠的人进京,记住一定要隱秘。
“万一你失手了,”李逸看著张亮,
张亮立马拍著胸脯道:“万一失手,我会扛下所有,绝不会牵连到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