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起兵勤王救太子(1/2)
第650章 起兵勤王救太子
“你是不是想趁朕带著秦王去华阴金城宫避暑,便要召庆州都督杨文干率兵入京,里应外合夺取长安,谋朝篡位?”
“和你一起谋逆的还有谁?四郎元吉?燕王李艺?政事堂诸相里,有谁是你的同党?”
“你在长安城里,除了那两千长林兵,以及被逐出的三百幽州突骑,还暗藏了多少兵马?”
巨大的太极殿中,
只有天家父子二人,
阴雨天,
殿中显得昏暗,
空气中浮动著让人室息的味道,
建成跪伏殿中,在父亲一声声喝斥指责声中,已经是嚇的魂飞魄散,面色惨白如纸,浑身不可控制的抖动,如筛糠一般。
他张嘴,
却发不出声音来,
“你说!”李渊看著儿子的模样,越发的失望和愤怒,忍不住指著建成咆哮。
“儿臣,儿臣不敢,儿臣没有。”
“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欺君罔上!”
“三百套鎧甲,私运给庆州杨文干,现在被人揭发,你说没有?”
“这三百套鎧甲从何而来,你说!”
李建成来时並不知道东窗事发,现在也没法找人商量对策,面对皇帝的喝问,
他脑中迅速的转了几圈。
死不承认,明显不行。
可承认,又承担不起后果。
面对勃然大怒的皇帝,建成最终咬著牙道:“陛下,儿臣不敢欺君,秦王凯旋,功高震主。
他的夺储之心,路人皆知。
儿臣因一时害怕,才听信属下之言,从涇州燕王处,选调了三百边军回京,准备让他们加强东宫宿卫,以防万一。”
“此事是儿臣处置不当,未能先向陛下稟奏清楚,儿臣原本是要稟奏陛下的,可谁知出了秦王中毒之事,儿臣一时犹豫,
待陛下把那三百边军流放岭南,
儿臣因害怕陛下降罪,因此想把这三百人的鎧甲悄悄运走,不敢运回涇州,便想著先送到庆州。
庆州都督杨文干是儿臣亲卫出身,且庆州去年遭受突厥两次入侵,兵马、器械都损失不少建成跪在殿中,声泪俱下,大声懺悔。
十分坦诚。
交待了从涇州私调三百边军进京的事,也交待了那三百套鎧甲私运去庆州的事,
甚至两千长林兵,都是从各处边镇挑选的精锐,先调入东宫六率军府,再入京宿卫东宫,驻於左右长林门等全都如实交待。
这一切,
都只是为自保。
是秦王功业日隆,对储君之位虎视耽耽,他无奈之下的自保手段。
“陛下,儿臣是太子,怎么可能会谋反。”
李渊嘆气。
那怒火也消了不少。
其实李渊又何曾不知道,建成招募四方驍驻守东宫长林门,还是从李艺那调三百幽州突骑进京,都不是衝著他来的。
建成头重重碰到地板上,
“陛下,儿臣不爭了。
儿臣愿意把太子之位让给秦王,秦王功高·::”
李渊弯腰扶起太子,
“说什么混帐话,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这太子之位岂是能爭来爭去的?
再说,二郎虽有不小军功,可你辅佐朝政同样有功。
马上打天下,但不可马上治天下。
如今天下一统,又击败了突厥,国家正是要大治之时,需要的是偃武修文·:·
李渊为儿子整理衣襟,他看著太子,“你是太子,行事要堂堂正正,私调兵马,暗送鎧甲,这些事情岂是能做的,何况还都被人告发,
就算朕相信你不是要谋反,可也要落个识人不明,用人不善、御下无方的评价。”
太子身份敏感,私自结交边將,而且还偷运鎧甲,数量还不少,这是严重越界的行为,哪怕李渊相信太子不是要造反,但这事仍很严重。
不过因为有李世民的存在,反倒是让李渊没有急於要严惩太子。
建成的行为暴露,形同谋反,但並非谋反。
李渊也相信他这都是在防秦王,是大郎二郎在爭储。
让李渊態度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建成能够主动坦白。
他的坦白、认错,甚至是主动请辞太子,都让李渊不再追责太子。
太子刚才有句话说的对,秦王凯旋,已是功高震主。
李渊都已经感受到了秦王的威胁,
太子是皇权的最后一面盾牌。
李渊现在也很头痛,心里有那么一丝丝想立秦王为太子,觉得秦王更有能力,
但却又始终过不去自己那道关卡,总觉得废立立幼是取乱之道,尤其是有隋朝杨广夺嫡后的前车之鑑,李渊不敢轻易废立。
“你是嫡长子,你这太子之位是朕册封的,谁也抢不走。”
“你也不用担心二郎,等过两月,朕让二郎分封建藩,派官吏工匠去他封地营建王城王宫,明年便出京之国就藩。”
先斥再抚最后李渊叫来殿中少监陈福,让他带太子去承乾殿暂住。
“这几天你就先在承乾殿看看书,暂时不要回东宫了,朕要替你好好整顿一下东宫。”
把太子打发走,
李渊独立殿中许久。
心里对太子有太多的失望。
门下省,堂后院。
朱尔焕一直在不停的步绕圈,好像是只被圈太久的狗一样。
洪奕却是坐在那里淡定的看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