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军神崛起(2/2)
“永康公有什么作战计划吗?”李逸问。
他现在也还兼著个兵部尚书,这也是李靖一回来就先见他的原因。
“要灭梁师都很简单,朔方其实无险可守,梁师都更无战略纵深。民寡兵少,又无大將。
如今没了突厥靠山,甚至突厥还要奉我大唐詔令攻打他们,
可以说还没开战,偽梁军心士气已尽失。”
“我看到时,可以多路齐进,利用兵力优势,以雷霆之势打到朔方城下,
数路合围,
偽梁山穷水尽,必然人心惶惶,到时便可再劝降招安,定有人愿意投降。
甚至,还有敌將可能会斩梁师都开城投降,以求保全。”
李靖从巴山杀到岭南,这一路击败了多少割据势力,见多了这种大树倒散的场景。
只需一道赦令,或是一个封赏承诺,有的是人愿意提故主首级来降。
“朝廷真要出兵吐谷浑吗?什么时候?”李靖问。
李逸拿起银壶,又冲了一泡茶,
“永康公觉得要多久能討灭梁师都,出兵吐谷浑何时最好?”
李靖捧著茶杯,“灭梁师都,三月可矣。主要是行军费时,特別是要调突厥兵。
善后倒是可以交给灵、延两都督府等。
现在七月半,寒冬前差不多就能结束战事了。
不过今年肯定是来不及出兵吐谷浑了,吐谷浑毕竟也是个大国,因此得做好充足准备,
出兵时间,我觉得等到明年夏季五六月时最好。”
李逸抿了口茶,“永康公若指挥击吐谷浑,打算用何等战术?”
“分道合击,擒贼擒王,歼其主力。”
吐谷浑虽也修有王城,可他们本质还是游牧民族,不能擒俘可汗,歼灭主力,那进攻和占领就没有意义。
隋朝当年灭吐谷浑没成功,根本原因就是没能歼灭吐谷浑主力,也没能擒其可汗,只带回一个年幼太子,
在吐谷浑地盘上设置几个郡,又有何用。
打吐谷浑,就得跟打突厥一样。
“其实,
征吐谷浑,司徒最合適执掌帅印,你有灭突厥之战绩,打吐谷浑是手到擒来,
调派各路將领,肯定也都能信服。”李靖说道。
他自然是愿意掛帅征吐谷浑,但威望这块,肯定不如李逸。若是多路合进,
到时各种行军总管,未必会服他这个糟老头子。
当然,李靖倒不觉得这对他来说是问题。
执掌帅印,统兵出征,还能节制不了魔下將领,那还叫什么帅,
“吐谷浑那鬼地方,其西南是黄河之源,但那里有雪山冰川,都说汉人到了那里,容易晕倒。
我特意找人研究过,
其实是因为那里地处高原,地势极高,这地势越高啊,空气越稀薄,咱们中原汉人,
突然过去,一时无法適应那里的气候,就会出现头晕脑胀气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这就好比夏日雷雨前的池塘,鱼都冒头一样。
都是缺氧,此症名为高原反应。”
李逸提前把吐谷浑高原反应的症状告诉李靖,让他好有个心理准备,既然是要擒敌主力,
那免不了追击、包抄,
吐谷浑高海拔地带可不少。
追击或是迁回包抄行军时,就容易穿越这些地带,要是没准备,那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在陇右和吐谷浑的边境上,有赤岭,
这赤岭古道上,就有一地名叫汉哭山,
说汉人途经此地就会哭,说那里非常险要,汉人难以適应,其实就是海拔太高,从陇右內地过来的汉人,到了这里往往就会有严重的高反。
“我正在让医师们研究药剂,用以缓解这种症状。若是能顺利配製出此等药剂,到时也能给你们帮助不小。”
李靖还真没研究过这些,听了后记下此事。
“永康公啊,陛下可是对你寄以厚望啊,三个月拿下樑师都,这个计划很好。
不过实际用兵,你也別太过强求,只要今年內能灭掉梁师都就已经可以了。
此战重点,是要用突厥兵灭梁师都。明年打吐谷浑,到时也还要徵召突厥兵从征的。”
李逸笑著对他道:“等你明年灭掉吐谷浑,便回朝来接任这兵部尚书之职。
李世民克制著今年不出兵吐谷浑,很不容易了。
他这个兵部尚书,也天天能收到一堆將领的请战书,都要求为君解忧,为国杀敌,带兵去灭了吐谷浑呢。
都想拿吐谷浑刷军功,都有点轻敌狂妄了。
好在李世民还是比较谨慎务实的,否则说不定唐高宗时的大非川十万唐军覆没的惨败,就要提前上演了。
也有许多人提议让李逸掛帅征吐谷浑,
李逸才不会同意,別的將领都爭著抢著要打,唯有李逸是坚决不愿去的。
而皇帝其实也不会让他再掛帅征吐谷浑的。
这是君臣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