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千贾宴(1/2)
第777章 千贾宴
洛州都督府门口,
摆了一排长案,都督府的令史们坐在后面。
商人们凭邀请帖到那边去登记。
“洛阳哪市、哪行,叫什么名字?”身着绛褠吏袍,外罩着件羊皮袍子的令史瞧了排到面前的商人一眼,声音没有半点感情的问道。
“来自东市,”刘掌柜的刚开口就被打断了。
“我大唐洛阳三市里,没有东市,只有西市北市和南市。”小吏冷哼一声。
刘掌柜的赶紧捧拳讨好道:“是小的一时胡言,是丰都市,南市。”
隋朝无西市,唐朝无东市。
三市虽还在,名字却改了,刘掌柜说惯了东市。
“南市哪行?”
“小的是南市粳米行的行首,也是同日增米铺的大掌柜,名叫刘日升。”
其实这些,明明在他刚递过去的那张请帖上都有。
可那令史却故意还要这么问一遍。
“南市粳米行行首,同日增米铺掌柜刘日升,”中年吏员抬头,“按上面交待,问你,
你店中所售的粮有哪些,细次粗三等各什么价,店中有多少存粮?还有,你们的粮进价是多少?
都如实报告登记一下。”
刘日升犹豫了一下,那吏员便喝道,“这可是李司徒交待下来的,你还想故意欺瞒不成?”
“真是好大的狗胆!”
刘日升赶紧赔不是,“不敢,一时走神,抱歉。”
“赶紧说,今日来的可不仅是你,足有千贾!”
三市二百二十行,除了这大小二百二十位行首,还有几百位大商家,总共邀请了千贾赴宴。
这是一场千贾宴。
刘日升老老实实的把书吏要求的都告之,最后还按下手印。
登记完,刘日升被交待往里走,随同来的儿子却被留下,里面没他位置,得在外面安排。
都督府内,
挤满了商人,
不少都是熟人,便三五成群,凑在一起窃窃私语,个个都带着几分不安。
都督府后院。
李逸这个宴会东主,
却还在看着一份份搜集来的物价报告。
小米一石一千二百钱,麦子一石一千八百钱,更有的奸商,大米一石涨到了两千四。
甚至昨天他买过的一家店,当时一斗米一百二十钱,这才过了一夜,翻了一倍,二百四十钱一斗了。
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一升米二十四钱,这可是开元通宝钱,若是兑换成隋末的白五铢,那就是斗米七八百钱。
“当初王世充被围城的时候,也不过如此了。”
“这群家伙,太丧心病狂了,真是胆大包天。”
李逸将那迭物价表扔到了案上,揉着脑门,“屈突通真的老了,洛阳三市的物价都涨成这样了,他还没反应。”
时间一点点过去。
午时,
千贾便都到了。
可他们进了都督府后,被安排在院里,
今年冬天虽不冷,可此时也是十一月底,
没有炉子,又没遮没挡的,
就算今天是个晴天,
可这太阳也没什么暖意。
四面都是披甲执锐的禁军把守站岗,进来了就不许离开。
可没人招待,也没人理睬。
连一杯热水都没有,更别说个炭炉。
好在人多,
一堆堆的聚一起,还能互相挡点风。
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
太阳西斜,
太阳落山,
天都昏暗起来了,
寒意更重。
这千贾宴还没有开始,
大家现在只想有杯热水暖暖。
刘日升也在熬着,可有什么办法呢,进门前他就有心理准备了,这就是砧板上的肉了。
他在心里猜测着那位司徒要怎么对付大家,
是要让大家捐钱捐粮,还是认购债券,又或是让大家恢复物价?
他想起来几年前,李逸那时是兼侍中、河南河北安抚大使,洛州都督、刺史。
那时李逸在洛阳主政了一段时间,虽然时间不长,后来又去了河北。
可那段时间,
战后的洛阳恢复的挺快,他这个米行商人生意也不错。
甚至当时被迫认购的债券,也已经都兑付了,不仅本钱拿到了,也确实拿到了承诺的利息。
眼看着天黑了,
刘日升饥肠辘辘,甚至冻的流清鼻涕了。
可李司徒的威名,没有人敢放肆。
特别是那披甲士兵如一尊尊铁塔似的围在四周,那步槊上的锋芒,让他们说话都不敢高声。
就在他们几乎绝望时,
李逸出来了,
洛州都督、蒋国公屈突通陪着那位年轻的司徒出现。
“抱歉,让大家久等了。”
“本来今天准备好好招待下诸位,没想到出了点意外。”
“不过好饭不怕晚嘛。”
李逸望着暮色下一张张不安的脸,
“昨日我一到洛阳城,便到南市逛了逛,不逛不知道,一逛吓一跳啊。
蒸饼居然要二十钱一个,糜子黄酒也要二百钱一觚!”
“几年前,我也曾兼任过洛州都督,那时刚平定王世充,大战过后,物资紧缺,可蒸饼和糜子酒都没卖这么贵。”
“我问卖饼的,他说粮价涨了、薪柴也涨了,他也只能跟着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